主页>新闻>社会> 正文

君品谈 |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恰逢青黄不接之际,

他大刀阔斧、招贤纳士;

教育改革招致质疑,

他独立思考、勇担责任;

“发现、吸引、培养、使用”

是他招贤纳士、珍惜人才的决心;

“君子和而不同”

是他面对质疑时的平和。

时代有我,君品相传。由凤凰网出品,贵州习酒联合打造的访谈节目《君品谈》第三季节目,本期对话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理事长王恩哥,走进他的物理世界。

“发现、吸引、培养、使用”

王恩哥珍惜人才,推动教育改革

2009年,52岁的王恩哥从中国科学院物理所调回北大物理学院,担任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物理学院院长。谈及当时接任初衷,他说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只想“把经验在大学里传递下去”。

恰逢当时北大物理学院到了青黄不接的时期,“我想是北大很多优秀的人都出去了,并没有回来优秀的学生,前面优秀的老师逐渐走入了快退休的年龄”,落入了一个低潮阶段。

王恩哥任职后,从环境开始改变。收拾后院、重盖楼房、保证办公室及绿地空间,强调“每个教授都要有独立的办公室……否则你对这些人是浪费”。

王恩哥回忆推动教育改革

2012年,经教育部评估北大物理学院重回全国第一,并在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上升至全球第15位。

2013年,王恩哥升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校长,提出要“发现、吸引、培养、使用”人才。为了“鼓励学校的老师竞争上岗、争取在自己的岗位做到最好”,他推行了“预聘制”的教育改革。

谈起教师预聘制的好处,他希望“把一个人一生做科研教学的好习惯建立起来”,每天早晨起床后,就能想到要去办公室、实验室;每天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推进科研、如何培养学生。

“君子和而不同”

大胆创新 推动燕京学堂成立

谈及与北大的感情,王恩哥说,“北大它有一种潜在的与众不同,这个学校是跟中国近代历史融合在一起的”。

在北大任职这些年,燕京学堂的成立给王恩哥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他希望“为世界的一些优秀的、想了解中国的年轻的人,创造一个能够学习中国文化、社会科学、一直到自然科学的一个非常全面的舞台”。

“燕京学堂”计划提出后,引发多方质疑,比如燕京学堂凭什么占用静园,是否是与清华大学竞争的产物,等等……北京大学校方背负重重压力。

王恩哥谈及当年回应质疑

君子和而不同。面对这种情况,王恩哥接受媒体专访、在北大召开专题座谈会。他表示信息公开和完善管理是燕京学堂计划启动的前提。之后,燕京学堂走出舆论中心,按照原计划按部就班地推进。2014年5月,燕京学堂成立。

随着中国迅速融入世界,与国际交流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来到这里求学,离最初“北大也变成世界最好的学生向往的地方”的目标越来越近。

“经历比青春更美好”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王恩哥的小学、中学都在文革中度过。那个阶段,没有人提倡读书学习,因为大家似乎都认为知识多了是坏事。由于家庭出身不好,王恩哥不能参加当时的运动,这也培养了他耐得住寂寞的性格。

谈起这段时间的历练,王恩哥说,“要掌握自己的命运,要不断地读书丰富自己,无论环境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不要放弃。我想,要做一个正直的人,不要丢弃自己的心”。

王恩哥与他的学生们交谈

他的教育理念也是如此,希望学生们踏踏实实做学问。他的学生谈及与老师的第一次见面,“王老师见我第一面的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他说‘奕霖啊,我们这有一个科学问题,我们一起努力,看几年能不能够把它往前推进一步’……这句话可能也在告诉我们前面有很多的荆棘,你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下来”。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多年来,他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打牢科研基础,不断改善学术环境,推进科学研究的发展。通过不断的积累,取得了科学研究的硕果,这种不浮于追求奖项的治学科研精神,正是对君子精神的阐释。

习酒用匠人精神,酿造君子品质

经历比青春更美好。贵州习酒《君品谈》栏目以传播“君品文化”为宗旨,与你一起见证不同的精彩人生,让新时代的君品精神如习酒人的坚韧品质一般,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责任编辑: 琳琳
相关阅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