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新闻>社会> 正文

从世界500强看中国企业与世界一流差距及发展路径

最新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公布。依据这个榜单的数据,人们可以了解全球最大企业的最新发展趋势,深入了解中国和世界大公司的竞争趋势、优劣势和潜在差距。

今年2月28号,中央深改委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把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作为一个阶段的行动纲领提出来,并且把它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联系起来。对世界500强榜单分析,了解中国企业到底差距在哪里?怎么缩短这个差距?做好这个分析,有利于明确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与发展路径。

从1995年公布世界500强榜单,到现在已经27年了,世界500强中国由3家到145家,实现历史性的跨越。到今年已经连续三年居于世界第一位。在这个时候,我们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陶醉于企业数量的世界第一,从发展质量上看,离世界一流企业差距还是不小的,尤其从利润指标这一角度考虑,差距非常明显。与美国500强企业比较,觉得中国大公司数量稳步增长,质量差距仍然明显,结构需要调整,增强创新能力尤为急迫,企业竞争力急需强化。

世界经济在疫情中重启,中美企业都在跃升

2021年是全球抗击新冠疫情的第二年。新冠疫情对全球产业链和各国经济仍然有重大影响。但世界经济在疫情中艰难重启,从《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看到形势,确实让人出人意料。今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企业的营业收入总和约为37.8万亿美元,比上年大幅上涨19.2%,实际上是该榜单有史以来最大的涨幅,相当于当年全球GDP的五分之二,接近中国和美国GDP之和。进入排行榜的门槛最低销售收入也从240亿美元跃升至286亿美元。同时,今年所有上榜公司的净利润总和约为3.1万亿美元,同比大幅上涨88%,是2004年以来最大的涨幅。2020年,各国企业往往受新冠疫情影响,导致经营状况恶化。中国采取独特抗疫方式,企业比较早走出疫情恢复生产。这一年,中国企业与美国企业的差距明显缩小。但在2021年,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企业,在抗疫过程中走出困境,迅速恢复全球经营。如果不是《财富》世界500榜单放在这里,大多数人不会相信经济增长会这么快。与美国的一流企业对比,是认识世界大企业发展的一个坐标。

中美两国企业占全球500强企业二分之一以上。中国达到136家,加上台湾地区企业,中国共有145家公司上榜,大公司数量继续位居各国之首。作为对比,美国今年共计124家公司上榜,比上一年增加2家。两家加在一起,达269家。

今年榜单出现一个转折点。中国上榜企业的营收占500家上榜企业总营收的31%,首次超过美国。而美国上榜企业占上榜企业总营业收入的30%。营收数字指标,中国超过美国是今年500强的一个大亮点。

放眼前沿行业,今年上榜的互联网公司共有6家,分别是美国的亚马逊、Alphabet公司、Meta Platforms公司,以及中国的京东集团、阿里巴巴集团、腾讯控股有限公司。这些中美互联网大公司的排名较去年均有提升。中国的互联网巨头京东、阿里巴巴和腾讯,在今年榜单的排名均有上升,分别位列第46位、第55位和第121位。这是这三家企业登上榜单以来,名次最高的一年。

中美两国企业在全球500强企业前10名中占领先地位。在《财富》世界500强的前10名和前100名企业中,中国企业的地位也明显上升。2021年排行榜中,前10名里的美国企业5家,中国企业3家。沃尔玛连续第九年成为全球最大公司,亚马逊上升至第二位,榜单前五名中,另外三家企业来自中国,分别是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中国企业排在前面的是能源企业。

中美两国企业在全球500强企业前10名中利润占优势地位。在盈利方面,在利润榜的前十名中,中国和美国的上榜企业占了九家。沙特阿美以约1,054亿美元的利润位居榜首。苹果公司位居利润榜第二位,利润超过946亿美元,伯克希尔-哈撒韦以约898亿美元的利润位居第三位。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微软分列利润榜第四、第五位,利润均超过600亿美元。中国工、建、农三大中国商业银行继续位列利润榜前十位,其中工商银行的利润高达540亿美元。

中美两国企业在全球绝大多数行业遍地开花。根据五百强的分类,500家巨头企业总共涉及大大小小56个行业。在绝大多数行业里都能找到中国企业和美国企业的身影。而其他强国,比如德国和日本,尽管在某些行业内很突出,甚至能形成垄断地位,但在大多数别的行业中很难找到他们曾经存在过的证据。譬如韩国的矿山企业、俄罗斯的通信设备公司,都不存在。观察中美两国的竞争格局,在基础产业、制造业、消费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四个产业,竞争尤其明显。基础产业是为加工产业提供原材料、动力、基础条件的各产业部门的统称。就是那些“离开之后就活不下去”的产业,包括电力、能源、采矿、铁路、通信、石油等。根据2020年部分基础产业的中美入围企业数量对比,显然:中国能够给社会提供更多的资源以满足生产需要,中国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因此而确定。而这些产业集中在中央企业,实在牵涉国家经济安全。

中美两国企业在全球500强企业新增呈饱和状态。今年,中国大陆(含香港)公司数量增长下滑,相比去年增长11家,今年只增加了一家。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不仅数量增加,而且企业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的平均营业收入达到755.5亿美元,总资产3,200亿美元,净资产419.6亿美元。进入排行榜的136家中国大陆(包括香港)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达到809.8亿美元,总资产3,580亿美元,净资产431.8亿美元,均超过世界500强的平均水平。由此可以说,中国企业在《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的地位得到攀升。从近十年的情况看,中国的世界500强入围数基本上每年增加五六家是正常的。现在一年增加两家,也表明中国世界500强的增加数已经到达了顶峰,不会出现幅度太大的变化,稳居榜首是毫无疑问的了。然而,量的增长潜力也是有限的。

分析今年中国企业在全球500强企业榜单,可以发现一个鲜明的特点,中国企业仍然处在重组扩张阶段,大企业时代的形成是中国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阶段。此次《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一共有44家新上榜和重新上榜公司,其中有14家中国公司,它们是: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苏商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杭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湖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潞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新疆中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兴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德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台湾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发现,重组为中国进入世界500强与名次上升的强大动力。去年中国中化和中国化工分列为151名、161名。2021年5月,两家企业合并,组建为新的中国中化,企业规模实力提升明显,位列2022年榜单的31名,跃升一百多位。近年来,中国宝武在钢铁行业开展了系列并购重组,先后重组了武钢、马钢、八钢、韶钢、重钢、鄂钢、太钢等企业,形成了中国“钢铁航母编队”。2022年,中国宝武位列44位,较上年提高28位。除了航空燃料是自然上升之外,其余几乎全部是省属国有企业。2022年的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共有39家地方国企入围。山东高速,它就是由两家省属企业合并而成。蜀道投资由四川省交通投资集团、四川省铁路产业投资集团重组而成,中泰集团前身为新疆烧碱厂,2020年,新疆粮油集团整体划归中泰集团。

这告诉我们一个趋向,在今后一些年,在世界500强中央企的总数增长基本上是静止状态,主要靠地方国企和民企,而国企主要是省级国企。随着大范围的重组,各省国有企业按主业集中到一个头部企业。在今后三年内,这种势头在继续增长。

世界500强,说明世界经济在进入恢复性增长阶段。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多年未见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而实际形势比人们印象中的哀鸿遍野说法相去甚远。也有企业因为抓住机遇而发展。今年世界500强排名增长排在第一位的企业,是中远海运。这家企业抢抓全球运力短缺市场机遇,集团销售收入已经连续两年排名全球航运业第一。2021年,中远海运资产、收入、利润50%以上来自境外,用1/18运力承运了全球1/10货运量,净利润突破千亿元大关。世界五百强的排名也从去年的231前行到了127,进步超过百名。是今年世界500强排名增长排在第一位的企业。

中美企业差距在质量,特别表现在利润上

通过纵向不同年份和横向不同行业的比较,人们既可以了解企业的兴衰,也可以了解公司的销售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全员生产效率等经营质量的变化。如果说速度和规模的增长是可以量化的,而质量的增长是难以量化的,而事实上讲,利润增长的便是质量的重要标志,或者说是主要标志。这几年,高质量发展的导向鲜明树立。国务院国资委发挥经营业绩考核指挥棒作用,构建起以“两利四率”为主的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两利”就是利润总额、净利润。“四率”就是营业收入利润率、资产负债率、研发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这四个指标,非常清楚,利润是一个高质量的导向。引导企业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从过去侧重追求规模速度转到聚焦提升发展质量上来,努力实现高质量的稳增长。我们所说最高质量增长,利润指标也是高质量增长的第一指标。我们可以围绕利润指标来分析中国的500强企业,可以从四个维度来看中国500强企业与世界一流的差距。这里主要以美国为比较对象,当然也包括其他发达国家。

01

中国和美国利润上的差距

中国大陆上榜企业平均销售收益率为5.1%,总资产收益率为1.15%,净资产收益率则为9.5%,三个指标都落后于《财富》世界500强平均水平。与美国公司相比,上榜124家美国公司的三个指标分别为11%、3.21%和21.9%,经营状况明显优于上榜中国企业。我们从利润这一最重要指标比较,中国公司盈利能力与世界500强公司平均水平的差距拉大。中国145家公司上榜公司平均利润约41亿美元,虽然与自身相比有所提升,然而世界500强平均利润同期上升至62亿美元。以部分国家作为比较对象:例如,上榜的德国企业平均利润44亿美元,英国企业69.6亿美元,加拿大企业47.5亿美元,法国企业48.5亿美元,巴西企业84.8亿美元等,均高于中国公司。与上榜美国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利润差距更加明显。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上的美国124家企业平均利润高达100.5亿美元,几乎接近中国上榜企业的2.5倍。中国上榜企业利润及其增速远低于美国和世界平均水平。

02

中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差距

在中国上榜公司中利润率排前十的公司,除了腾讯、台积公司和华为外,全部是商业银行。今年进入榜单的中国银行共有10家,这10家银行利润占全部上榜中国大陆企业利润总额的41.7%,上榜银行利润占比仍然很高。而银行利润过高必然挤压非金融企业的利润。如果不计算银行所得利润,2021年中国大陆上榜的非银行企业126家平均利润只有26亿美元。作为对比,117家美国非银行企业平均利润近92亿美元,相比去年差距增大,超过中国大陆非银行企业的3.5倍。

03

中国的国企和民企盈利情况比较。

今年,中国大陆(含香港)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达到809.8亿美元,与自身去年数字相比大幅提升;此外,平均总资产3,580亿美元,平均净资产431.8亿美元,均超过世界500强的平均水平。我们对中国大陆国企和民企进行比较:今年有86家国企上榜,平均营业收入923亿美元,营业利润39.5亿美元,总资产4,153亿美元,净资产508亿美元。与此同时,上榜的50家民企这四个数字分别为614亿美元、44.2亿美元、2,608亿美元和349亿美元。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上榜民企的销售收益率是7.2%,总资产收益率是1.7%,净资产收益率是12.7%。上榜国企的三个指标则分别为4.3%、0.95%和7.8%。显然,上榜民企的经营状况优于国企,盈利能力强于国企。当然,我们应当看到,中国的国有企业承担着社会责任,非市场因素使得国有企业付出重大代价。而民企中大企业盈利能力强也不代表整个民企盈利能力,民企中两极分化严重,出现冰火两重天现象。国企中盈利能力强的不在少数。譬如中海油从建立起按照全球一流企业的标准和市场化国际化的方向不断改革,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全球竞争力。2022年中海油进入世界500强排行榜第65位,当年利润92亿美元,其销售收益率达到7.2%,总资产收益率达到4.3%,净资产收益率达到9.2%,中海油的经营状况优于不少民企,与埃克森美孚、英国石油等世界著名石油公司的经营水平接近或持平。

04

从行业结构中看中美经济区别

通过中美行业结构对比可以发现:中国有19家金属制品上榜企业,平均利润只有11亿美元;美国在该分类下仅有纽柯一家钢铁企业,其利润达到70亿美元。中国有12家建筑工程公司和6家煤炭开采公司,美国在这些类别下均无上榜公司。同时,榜单上的房地产企业均来自中国。但是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一共只有5家,比上年少了3家。相比去年,这些房地产公司平均营业收入有所上升,达到678.8亿美元。但是平均利润下降,减少到28.7亿美元。

从这四个维度上比较,我们就可能得出清晰的结论,容易建立起一个比较坐标系。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2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融入全球,中国企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成长空间。中国企业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企业群体。企业的成长壮大,使得中国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里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财富》世界500强见证了中国企业的这一成长历程。但是通过是中国与美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比较,可以看出中国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比较,科技水平低,发展质量低,盈利能力弱,实体经济盈利能力弱,竞争力不强,产业结构陈旧。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实现路径

目前,全球产业链正在重组,全球企业竞争规则也将重构。未来的中国大公司必然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疫情反复,在不确定性的时代,企业经营面临着各种冲击和诸多挑战。如何逆势而上、破局制胜,是当前很多企业亟待破解、攸关存亡的重要命题。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全球企业发展新趋势,看到我们的企业与美国等全球企业的差距,从而积极应对新的竞争和新的挑战。

01

打造世界一流企业要加快结构调整,建立现代化的经济体系。

不少上榜中国企业处于工业化城市化时期传统产业。房地产行业、建筑材料、金属制品、矿业、工程建设等行业迅速崛起。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基本完成,这些行业所属企业经营业绩下滑。因为制造业是工业中最为核心的产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工业能力。在基础产业中,“中国制造”急需升级。比如,工程机械领域,美国上榜3家,虽然中国徐州重工、三一集团、中联重科的工程机械产品越来越好,市场也越来越大,但是相比起美国的CAT(工程机械)、帕卡(重载卡车)和迪尔(农业机械),国内三家仍然没有进入500强。

02

打造世界一流企业要发展消费产业,提高中国消费贡献。

世界五百强企业中,美国消费类企业有19家,中国只有是苏宁易购,一家是屈臣氏的母公司,李嘉诚的长江和记。而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光顾的商超、饮料、食品、文娱、个人护理、服装等常见的消费品公司中,没有中国品牌的身影。工业革命之后的现代经济体,没办法离开消费。美国以科技为代表的高级制造业的确很强,但这并不是美国经济最大的支柱,实际上,美国GDP的70%都是靠居民消费撑起来的。也就是说,三亿美国民众的消费规模约等于整个中国的GDP,而中国消费对GDP的贡献,只有34%。

03

打造世界一流企业要专注核心技术与创新能力,掌握自主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仍然是最重要的,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已经成为了中美竞争的“主战场”。以半导体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无疑已经成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头部的高科技制造业企业中,有一半都是台资,半导体行业更是只有台积电一棵独苗。而美国,已经到了产业发展的最后阶段:淘汰了基础产业,制造业完全渗透进入了国际市场,高科技产业成为了主要产业。延续去年对ICT公司(信息和通信技术产业企业)的关注,在这个全球竞争最为激烈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中,美国有19家上榜企业,平均营业收入1,262亿美元,平均利润达到237亿美元。中国有12家ICT企业上榜,平均营业收入787亿美元,利润77亿美元。该类别下美国公司平均利润是中国的三倍;考虑到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掌握着产业的核心零部件以及关键技术,并且对中国企业的监管持续加强,中国ICT企业需要持续努力以减小与美国西方国家企业的差距。当中国企业巩固了世界500强的领先地位后,要更加关注打造“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而不是片面追求企业的规模。要支持引导行业领军企业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深化改革、强化创新,加大培育力度。

要推动国有企业完善创新体系、增强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提升国有企业原创技术需求牵引、源头供给、资源配置、转化应用能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主动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加快企业向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建设数字企业,是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必须具备的要求和条件。

04

打造世界一流企业要抓住国计民生行业,快速做大。

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底线和保证。一个国家的基础产业越发达,就能给国民经济提供越充足的后劲,这个国家就能够生产越多的产品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当然,强大的基础产业可以保证一个国家不至于陷入空心化,但也意味着整个国家仍然处于粗犷低科技生产的阶段。我们注意,世界四大粮商“ABCD”中,前三家都是美国企业。全球一半以上的粮食交易都掌握在美国人手中。除了规模,“四大粮商”还掌握了从上游育种到下游经销的渠道,可以说是完全控制了全球的粮食市场,还掌握着粮食的定价权。如果中国没有“耕地红线”和战略粮食储备,那之后的日子不可想象。虽然中国的粮食安全有充分的保障,仍然希望能有一家中国企业进入“四大粮商”的圈子之中。

05

打造世界一流企业要提高盈利能力,增强竞争力。

世界一流企业必须是全球市场的领导者,各项经济指标都要领先。世界一流企业不仅体现在资产、营业收入等规模指标上,而且要体现在效益、潜力等发展质量方面的指标上。我们要看到,由于不少国企是通过主管部门主导合并或重组,而不是在市场竞争中做强、做大,因而这些企业规模虽然越来越大,但是盈利能力以及与盈利水平密切相关的销售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三个指标并没有同步提升。

06

打造世界一流企业要坚持深化改革,全面激发企业活力动力。

在排名位次的变化上,今年上升最快的是鞍钢集团,跃升183位,位列第217位。鞍钢集团是国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的典型。他们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和有效运用,以“三类清单”为抓手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全面激发企业活力动力,改革红利加速释放。2021年营业收入、经营利润分别首次突破3000亿元、300亿元关口;2022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3.29%,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应当继续以改革促发展,大力推动市场化改革,着力打造精干高效的组织架构,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推动三项制度改革走深走实,通过混合所有制方式进一步完善体制和机制建设,通过持续深化改革,改出新活力、改出高效率、改出好机制,让一批企业浴火重生,一批企业加速成长。

07

打造世界一流企业要深入开展国际化经营,开拓全球市场。

只有面向全球市场的企业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企业。企业开拓全球市场,可以扩大规模、分散风险、降低成本、促进增长。国际化经营是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世界一流企业是国际化水平高、竞争能力强的企业。在经济全球化和逆全球化暗流涌动的背景下,各国走向开放、走向合作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各国经济彼此依存,利益交融前所未有,以诚相待、普惠共享是根本大计。要支持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面向全球的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将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

08

打造世界一流企业要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推进企业“合规发展”。

在全球化时代企业只有融入全球经济,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才能形成企业自身的全球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不仅规模大,拥有先进的技术、产品等硬实力,而且具有合规管理等软实力。当前全球产业链正在重构,中国企业应该积极参与融入。我们应该像当年加入世贸组织那样,承认并尊重国际通行的经贸规则,造成上榜中国企业盈利能力不强的原因之一,是缺乏企业软实力,尤其是合规竞争力。一些企业在做大过程中由于违规扩张导致被处罚。例如2018年跌出《财富》世界500强的万达、海航、安邦、华信等四家企业以及近年被监管处罚的阿里巴巴等企业。如果说,过去中国企业强化合规主要是应对国际合规监管。那么,现在中国企业强化合规管理不仅为了遵循国际通行的合规监管要求,而且也为了遵循中国政府的合规监管要求。我们应该遏制企业的“违规扩张”,推进企业“合规发展”。

09

打造世界一流企业要管理创新上领先,实现治理现代。

公司治理结构能够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没有优秀公司治理结构,也许今年上去了,过几年就下来了,甚至要倒闭。为什么国企改革中包括混合所有制,是因为这是国有企业要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一个条件,因为我们要逐渐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混改仅仅是股权上的混合是不够的,关键是混改以后有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优秀公司治理结构?混改关键不在于股权的混,而在于后面有一个优秀的公司治理结构,才能够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这方面世界一流企业有很多好的做法。美国杜邦公司在家族式的管理下度过危机把单人决策改为集团式经营的公司。全球都引以为榜样的“精益生产方式”,就是麻省理工的教授总结丰田的管理经验提出的。

10

打造世界一流企业要有世界知名品牌。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机遇与挑战交织并存的特殊时期,打造品牌卓著的世界一流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最新动向,以品牌卓著统领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即夯实国内市场作为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地位,尽快扫除融入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障碍,力争在提升国际话语权、打造全球产业链主导力上取得重大突破。工业革命以来的品牌大概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产品品牌,以产品溢价为主;第二类是平台品牌,以移动互联网的流量溢价为主;第三类是生态品牌,以体验溢价为主。企业应在品牌上具有驰名效应,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影响力的品牌,为全球广大用户提供有质量的服务。

麦肯锡在《完善系统对标,推动管理转型,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世界一流企业有三个特征:一是要大,在体量上要有足够规模,在行业甚至在全球范围内有显著影响;二是要强,在行业内通过不俗业绩来保持领先地位;三是要基业长青,企业要有在市场风云变幻中屹立不倒的长期性,并在发展中积累长盛不衰的国际声望。也就是说,世界一流企业都具有做大做强做久的共同特征。世界一流企业是具有国际竞争力、处于行业领先、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标志性企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必须在技术、管理、品牌、市场等方面具有全球领先地位,能够凭借这些优势对全球发展施加深刻影响。中国企业应该向世界一流的全球型公司学习,与它们合作,同它们竞争,在学习、合作、竞争中,形成数量与质量皆过硬、硬实力和软实力皆强大的世界一流企业。

责任编辑: 修己
相关阅读
关键词: 企业,500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