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新闻>社会> 正文

衡南县雁城飞出闪耀“金凤凰”进驻乡村纪实

衡南县雁城飞出闪耀“金凤凰”进驻乡村纪实

(通讯员:蒋璐   特约记者:王晓华)

“摸清家底”是精准扶贫的关键

精准识别是脱贫攻坚战的第一步。对于扶贫队长张凤和村党支部书记彭彰清来说,刚开始却是一件很头痛事。因为荣华村是由原来三个村合并而成,面广人多,社情复杂,为了把真正的贫困户评上来,做到公平公正,村党支部书记彭彰清首先在自己头上开刀“动土”,大义灭亲,把第一次评选进入贫困户行列的岳父一家果断剔除。然后,进一步按标准精准识别,走访慰问贫困户,逐户摸底,民主评议,确保“不符合条件的一户不进,符合条件的一个不漏”。经过近两个多月的努力,精准识别贫困户由原来并村前的103户核减至34户,另外,新增加识别户20户,最后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54户154人。公示结果获得了村民一致认可。至2020年10月,已全部脱贫摘帽。

增强“造血功能”是乡村振兴的核心

都说“好钢用在刀刃上,花钱花在裉节上”。为此,人武部驻村扶贫工作人员与镇村干部,注重管好“钱罐子”,他们深知“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救命钱”的道理。为了确保一分都不乱花,一厘都不乱用,做到“多处引水,一处放水”。他们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绘制好扶贫规划蓝图,夯实“百年大计”根基,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

进驻村后,一是进行实地勘察,决定修路。他们深知修路工程艰巨,要修路,谈何容易?不加思索,积极行动,齐心协力跑项目,全力以赴争资金;翻山越岭深入农户家中,广泛宣传,发动群众筹资筹劳。通过不懈努力,先后筹集资金368万元,扩建了通村公路6.3公里,新建了通组公路8.6公里,极大改善了村民出行环境。

二是改造农田水利建设。部领导拉下“面子”,通过向农业农村局等主责部门多方争取,于2018年顺利立项,为村里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争取投资260万元。将一条淤积严重、致使两岸稻田抛荒的泉水江河,清淤,扩宽,来一次彻底的“大扫除”,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的生态环境,解决了多年来沿岸500余亩稻田抛荒的问题,造福沿线百姓。

image.png 

            图为:荣华村农田水利建设改造

成立“荣旺种植养殖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推进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发展新模式,今年村级合作社种优质稻280亩、棉花30多亩、油菜20多亩、油茶庄园280亩,实行“直补到户、入股分红、退股还本”,最大限度吸纳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极大地带动了贫困户增收增效。同时,每年大规模送给贫困户鸡苗、鸭苗、种猪、种羊等,支持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业,逐年扩大规模,培养了贺春、蒋受民等养殖大户,为全村树立了榜样。另外每年拿出光伏发电收入80%对部分贫困户进行奖补,先后奖补贫困户资金10余万元,真正做到了扶贫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image.png 

             图为: 荣华村光伏发电产业

着力解决贫困户“看病难”“读书难”和“安全饮水”问题。对于“看病难”的贫困户,除了完善基本医保外,全面落实贫困户“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分级诊疗”政策,做实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和免费体检,有效开展了29种大病集中救治工作,切实降低了贫困户医疗负担,为贫困户筑起一道“健康防线”。围绕贫困户家庭学生学杂费问题,做到精准发放教育资助金,全面覆盖,所有在校学生都按政策规定标准享受补助,对极度厌学反复辍学的学生,持续开展劝返复学工作,并落实“三帮一”劝学行动,做到不让一个学生辍学。人武部周久虎政委“一对一”帮扶的贫困学生龙洁己从长沙师范学院毕业,现己成为车江镇福泉校区教师骨干。为了保障贫困户的“安全饮水”,除了为他们打水井,还强化水质检测监测,解决季节性缺水难题,全力保障贫困户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image.png 

图为:人武部周久虎政委慰问贫困学生龙洁

“支部建在村上”是巩固基层政权的桥梁纽带

“要想富农村必须有个好支部。”县委常委、人武部政委周久虎这样说道。扶贫工作队进驻荣华村之后,村里没有村部,党员没有活动阵地。上校周久虎带领时任硫市镇书记谢辉(现任衡南县副县长)、镇长肖威威(现为硫市镇书记)翻山越岭、爬坡过坎为村部选址,并多方筹集资金建设一个约700平米崭新的村部。为了加强全村党员对于脱贫攻坚政策理论及成果的认识和理解,并扎根每个党员灵魂深处,让党组织真正站到精准扶贫的“前台”,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驻村工作队多措并举抓好扶贫政策宣传工作,扶贫工作队长张凤经常为全村党员上课,开展“三会一课”专题学习。同时深入贫困户家中,促膝谈心,了解生产与生活现状,为贫困户排忧解难,带领贫困村民提志气、改面貌、兴产业。在全村“户帮户、亲帮亲”活动中,有次易地搬迁入住新居时,几户老人在搬迁中遇到了困难,党员干部积极行动起来,出钱出力,租来汽车为他们搬迁,真正做到党的政策一线落实、干部一线下沉、作风一线转变、民情民意一线掌握,实现“群众跑腿”到“党员干部跑腿”的转变,建强一支“永不褪色的工作队”,使“支部建在村上”真正落到实处。

image.png 

图为:荣华村新村部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短短几年,荣华村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不足3000元提高到2020年的11000多元。公共设施完善,易地搬迁环境优美,水泥村道组组相通、户户相连。放眼望去,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一片和谐发展的乡村振兴面貌展现在眼前,仿佛是一只“金凤凰”飞翔在雁城上空。

近日, 衡南县人武部进驻了荣华村,部领导用心用情真扶贫、扶真贫,抓实、抓细推进各项扶贫政策落地。根据走访了解到,系为六水村、水尾村和荣华村3个自然村合并而成。之后,荣华村实现了由省级贫困村到全县乡村振兴示范村有效衔接,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荣华”村。

               

责任编辑: 管理员
相关阅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