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考试季,一众宝妈都变得神经兮兮的,有个朋友每天请假2小时,美其名曰“鸡娃假”,还有个娃四年级的妈,她家儿子数学、英语都挺好,就是语文,作文写不出,阅读理解哀鸿遍野,堪称重灾区。也是病急乱投医,跑来问我,天晓得语文这个东西,平时来问,还能让孩子多阅读多写作,这都临到考试了,除了默默生词,背背课文,还能咋办呢?
不过这倒是给我提了两个醒:第一,语文这东西要弄到临时抱佛脚总是好不了。第二:阅读和写作迟早都要上,准备宜早不宜迟。于是我就干了两件事,1、订了窦神的大语文课(效果好不好,等上过再来分享)2、下单买了两本书,一本是《何捷老师的生动语文50问》,一本是豆瓣评分8.4,朋友强烈推荐的《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文学课》先到手,一共不到200页,我就先睹为快了。
这本书我有好几个朋友都写过书评,我也是被她们种草挺久的了。作者是密歇根大学文学教授、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托马斯·福斯特。这位我其实也不熟,所以略过。(作者介绍已经敷衍成这样了吗?不是,我只是比较老实,他之前写的《如何阅读一本文学名著》也蛮好的,算是《文学课》的成人版。)
说回《文学课》,这确实是本不错的书,深入浅出地讲了很多阅读分析和写作思路。但是有个问题,这本书要讲给孩子听,太难了。我那几个强烈推荐的朋友,孩子都还小,所以他们是站在成人角度来推荐的。这本浪花朵朵出版的书,实际面向受众写了是青少年,其实真正能读懂的还不是一般的青少年,是阅读了大量外国名著的青少年。
一年级的小朋友确实自己看不懂,如果逐字逐句念,估计也很难听得懂。原因是这本书列举了大量文学著作,虽然其中不乏童话,但是所涉范围确实太广了,还包括英语中特殊的文体,十四行诗,这个不要说小朋友,就是大人也表示看不懂。
那怎么办呢?放弃不是我的风格。仔细研究过,我发现这本书主要有两个特别精华的点,都有适合孩子切入的点。
一切天气都有寓意
还记得吗?小的时候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总会被问,狂风暴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阳光明媚预示了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一开始总是懵的,下雨不就是下雨?出太阳就出太阳了呗,我又不是cctv气象女主播,我咋知道天气代表了啥,难道下雨暗示了主人公很快就会得重感冒死去?
后来慢慢摸到了门道:
阳光明媚——主人公今儿真高兴;
乌云密布——整个人都不好了;
转瞬狂风暴雨——命运一定是要转折了,要么内心接近崩溃边缘了;
诸如此类……但是我们那代人都不是靠自己悟,是靠刷题丢分取得的经验。
《文学课》上举了个例子,《纳尼亚传奇》,这部电影刚好闺女是看过的。女儿印象很深刻,穿过衣橱就是凌冽的寒冬,白女巫把整个世界搞得天寒地冻,民不聊生。此处严冬代表了什么?这个问题显然女儿没想过。这正是可以引导孩子的地方,冬天的特征是什么样的?是不是一切新的生命都不能萌发?冬天树叶凋零,所以也象征了死亡。白女巫是一个非常邪恶的人,她厌恶整个世界,憎恨生命,憎恨辛福,憎恨希望,所以她要把世界变成白茫茫一片。与白女巫截然相反,救世主狮子王阿斯兰则给世界带来春天。春天有什么?小草发了芽,树叶萌出了,动物们开始交配,孕育起新的生命,一切都是欣欣向荣,充满了希望。这就是天气和四季背后告诉我们的东西。
当然这么讲一遍,小朋友还是记不住的。还要以她熟悉的故事来举例子,女儿喜欢听西游记。每次妖怪出来,都附送一阵狂风大作,这就可以提示小朋友,风起表示有事发生,不然没事凯叔干嘛要讲刮风呢,对不对?狂风代表了危险。再比如看电影,看到主人公正伤心呢,下大雨了,那这个雨是不是有点像眼泪,代表了这个人很悲伤。在我们生活中遇到刮风下雨出太阳都是很平常的事情,作者为什么要写出来呢?一定是因为这个天气和主人公接下来的命运很合拍,对吧!
一切故事,都有别的故事的影子
《文学课》这本书里讲的最主要的核心思想就是这世上的故事不存在原创,每个故事都有其原型,每个故事都似曾相识。在新的故事里找到旧故事的影子,是一件极有乐趣的事情。这就好比你看到一个打扮时髦的女郎,正心生艳羡,仔细一看原来是村口王二狗他妹,距离瞬间就拉近了,好亲切呀!
《文学课》里有一个例子特别适合我讲给女儿听。前段日子我断断续续给女儿读了《小公主》的故事,这是一个富家女变成孤女受尽欺凌,最后扬眉吐气的故事。(之前给这本书写过书评,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我们来看看《小公主》里面的元素,有一个出身高贵,美丽又善良的姑娘萨拉,妈妈早就去世了,后来父亲也死了,有一个待她非常恶毒的长辈,有几个爱欺负她的姑娘,萨拉在厨房里干活,住在有老鼠的阁楼上,她和老鼠交了朋友,有一位好心的邻居,用魔法给她变出了好吃的食物、暖和的被褥,最后父亲富有的朋友找到了萨拉,从此过上了辛福快乐的日子。有木有很眼熟?没错!这不就是灰姑娘的变形版吗?果然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为什么作者点出来以前连我都没发现呢?
一理通百理明,其实很多故事都是批了外衣的“别的故事”,《狮子王》改编自《哈姆雷特》,《老人与海》其实是一个耶稣受难的故事,《红楼梦》和《了不起的盖兹比》都讲述了盛衰交替的故事。迅速剥掉故事的外衣,露出底下的内核,还是熟悉的配方,这就是最快理解故事的方法。
而对于写作来说,了解这个奥义,最大的意义在于两点:
1、对于刚刚学习写作的孩子来说,懂得天下故事一大抄可以迅速消除他们的畏惧感。大作家也是互相借鉴的,你还有什么好怕的,不要怕写不出东西来嘛,不行可以改编你所了解的故事呀,把《白雪公主》搬到动物世界去,把《睡美人》主角的性别倒过来,就是一个新鲜好玩的故事了呀!
2、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小朋友只有读得越多,了解得越多,才更能享受玩魔方的乐趣,从现有的故事上拼凑出新的故事。别的不说,当我点出《小公主》其实和《灰姑娘》一样时,女儿那惊讶的表情,就值回书价了!更重要的是,我在她心里播下一枚种子,一枚阅读和看电影、听故事的时候思考的种子,这个故事和我以前听到的故事有没有什么相似之处,当她凭着自己的力量寻到蛛丝马迹时,一定会兴奋地大喊“啊哈!”
最后,这本书还是建议大一点的孩子们阅读。话说回来,爸爸妈妈自己读一读也是极好的,读懂《文学课》对于理解虚构类书籍很有好处。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文学课》的正确打开方式,就是用他们所了解的故事素材,比照书上的思想,做二次加工,点出来给孩子看,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课》还是适合当妈的自己拿来一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