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市地处三晋西南、运城西北,黄汾交汇、襟山带河、钟灵毓秀,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全市国土面积593平方公里,总人口40万人,辖两办两镇五乡143个行政村。新世纪之初,曾一度跻身全国百强,荣冠三晋首富。
2017年以来,运城市“凤还巢”计划实施。借此东风,河津市委、市政府集众之智、举众之力,全力推动河津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崛起复兴。
01基本概况
2017年,“凤还巢”计划出台后,河津市委、市政府立即聚焦“如何栽好梧桐树、怎样引来金凤凰”展开大学习大讨论,专题会议研究,动员大会部署,围绕“改革抢先机,发展站前列,各项工作创一流”的总要求,共商共谋、精心筹划,党政同心、群策群力,认真落实运城市委书记刘志宏“抓两头,带中间”指示精神和运城市市长朱鹏“深化平台建设、创新运行模式、挖掘产业空间、培育特色品牌、实现新的突破”具体要求,以组织建设为抓手,以精心关爱为推手,收获颇丰。
两年多来,河津市先后收集建立11649名在外人员信息档案。建立66个在外人员组织服务机构。其中,建立临时党组织19个,主要分布在北上广等一二线城市;建立大小商会、服务站47个,主要辐射深圳、大连、成都等经济活跃地区。吸引返乡创业人员80人,引进项目84个,创办各类企业85个,总投资33.4亿元,涉及氧化铝新材料加工、智能科技、城市运营、文化旅游、电商、健康、家政、教育培训等多种行业,直接促进就业1000余人。树立“古耿鲁班”“爱之桥月嫂”“晋铝焊工”三大劳务品牌,输出建筑技工1万余人次、家政服务3000余人次、品牌焊工3200余人次,人均月工资收入5000元—20000元不等,年累计增收10亿元左右,拉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一个多百分点。2019年1季度—3季度,河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8.5%,比2018年同期提高两个百分点,一跃跻身运城市前三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凤还巢”计划的实施成效。
02主要举措
河津市成功实施“凤还巢”计划,主要得益于谋划精心、举措得力、用情专注、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一)构建体系,经纬交汇搭平台
2017年“凤还巢”计划一出台,河津市首先从健全组织机构、搞好平台建设、完善激励机制入手,立足实际需要,立即成立了“凤还巢”计划领导小组,将人社、财政、工商、税务、国土、城建、发改、经信等职能部门列为成员单位。同时,请示运城市委编办批准,增编选人,成立了在外人员服务中心和9个乡镇工作站、148个村和10个社区联络点,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服务体系,当年便完成在外人员信息收集、建档立卡工作。出台《河津市返乡创业兴业激励奖惩办法》和《河津市筑巢引凤优惠政策试行办法》,设立多部门24小时服务热线,全面推行“四办”审批服务,成立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临时党组织及服务站。2018年,经过综合考量、精心研判,并结合脱贫攻坚实际,树立“古耿鲁班”“爱之桥月嫂”“晋铝焊工”三大劳务品牌,为各类群体“走出去”开阔眼界、积累技术经验、脱贫致富搭建起航母平台。2019年,利用“凤还巢”智慧大数据技术,建立起在外人员、在外学子、外来人员、本地化人才信息库,完成“凤还巢”智慧服务平台建设,给引凤还巢插上电子翅膀,进一步助推群凤云集、展翅飞翔。两年多来,河津市上至市委书记、市长,下至各服务点负责人,齐心合力抓落实,将引凤还巢的触角迅速伸展至大江南北,并率先跨出国门,为“凤还巢”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制度、政策和平台保障。
(二)细微关爱,真情温暖游子心
“关心关爱”是“凤还巢”工作的核心主线,也是情牵在外人员的红线纽带。两年多来,河津市精心编织红线纽带,不断完善服务机制、服务内容、服务措施,拓宽服务渠道,坚持做好做足“面子”工作。该市利用中秋、春节等时机,组织开展迎接在外人员回家、欢送外出人员就业创业活动,让每个在外人员不仅切身感受到乡情的亲热,而且体会到衣锦还乡的荣耀,有效激发和助推在外人员回报家乡、建设家乡、返乡创业的热情、激情。坚持做好做足“联通”工作,连年组织召开在外人员新春茶话会、座谈会,印制发送新年贺卡、慰问信,主动向在外人员汇报传递家乡建设新政策、新变化、新面貌,请教建设家乡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使每名在外人员能够竭尽所能关注家乡建设、关心家乡建设、支持家乡建设。坚持做好做足“暖心”工作。两年多来,“凤还巢”办公室开通全天候服务热线,制作关心关爱服务流程图,实行精准化服务、网格化关爱。对在外人员家有困难时,通过相关职能部门、乡村两级服务站联络点及时帮忙办理;对在外人员在外有困难时,通过在外组织或“凤还巢”办公室,积极协调解决。目前,河津市已建立58家村级日间照料中心、留守儿童驿站,确保在外人员留守老人有人照顾、留守孩子有人照看。
(三)用情专注,诚意引得凤归来
河津凭借得天独厚的人文和资源优势,历来经济活跃、敢为人先。在“凤还巢”计划实施工作中,该市多次动员党政干群,充分利用人文资源、地域交通、企业多、高知高管多、信息渠道多等优势,大胆开辟绿色通道。该市市委书记、市长等四大班子成员带队,数十次北上南下、东奔西跑,开展联谊恳谈活动,诚邀河津籍在外高端人才、专家学者、科研人员、成功人士等为家乡建设增砖添瓦,对有意返乡创业的在外人员推介家乡“引凤还巢”的条件优势、政策优势、环境优势,鼓励各类企业与科研院校强强协作,引进高新技术,推动产业升级。目前,由鑫马集团兴建、投资18亿元、占地300余亩的河津市“凤还巢”理想创业小镇项目已开始筹建。该项目主要包含创业园、产业园、专家公寓、人才公寓等设施,主要服务兴业创业人员,首期计划入驻的金汇科技将可为河津市高校毕业生提供5000余个就业岗位。
功夫不负有心人,真情引得凤归来。2017年,拥有多项氧化铝发明专利的郭晓琛原本选址在大连投资氧化铝新材料项目,当他参加了河津籍在重庆人员座谈会后,受河津“凤还巢”计划政策、投资环境感召,几经思量决定回乡创业,创办山西炬华新材料有限公司。同年,拥有丰富旅游开发经验、在青岛创业的杜枝俊有意回乡开发旅游项目,“凤还巢”办公室人员得知后,立即与其联系,牵线搭桥,积极协助办理相关手续,使其顺利创办河津市梯子崖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初战报捷,河津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责成相关部门,开辟绿色通道,短短两个月,便全部办理完结项目考察、项目选址、项目立项、建设规划、证照办理等事项。截至目前,这两家企业已分别到位资金4.7亿元、5.08亿元。其中,山西炬华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活性氧化铝、大孔活性氧化铝、负载型活性氧化铝等六大系列产品。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利税总额2.5亿元左右。2019年5月6日,该公司又与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联合建立中海油天津化工炬华博士工作站,全面启动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认定工作,并入库2019年山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录。山西炬华新材料公司的落地,不仅延长了河津铝工业产业链条,并有力推动了全市铝工业发展升级换代。
及锋而试抢先机,顺风扬帆自远航。2018年,河津市“凤还巢”计划领导小组在成都举办座谈会时,闻知河津籍在外成功人士、中科院汇誉通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副主任黄兴良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多有建树时,立即邀约他就智慧城市建设进行了深入交谈,得悉家乡有意建设智慧城市,6月下旬,黄兴良专程带着中科院信息化专家、博士生导师陈根宝一起回乡考察,当年便投资2.2亿元,先后成立河津市“凤还巢”实业有限公司、河津市汇誉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河津市凤翔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河津市凤巢健康医养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成为河津市建设智慧城市的新亮点。目前,河津中学、河津第五小学智慧校园平台已投入使用,有效提升了两校校园管理、教研教学、师资培训水平。河津智慧医疗云平台也已全面投入使用,主要功能包括公共卫生服务、领导决策参考、便民利民服务等模块,实现分级远程诊疗,让该市及周边群众充分享受到就医足不出户的便利。近期,黄兴良又与华为、中科院达成深度合作意向,将在河津高标准搭建“一云一网一图一库”云中心和基础数据库,用创新思维引领河津智慧城市建设。
(四)彰显特色,精心择选树品牌
河津建筑、晋铝焊工数十年在全国、全省享有盛誉。在实施“凤还巢”计划过程中,河津市委、市政府统筹谋划,结合脱贫攻坚和全民技能提升培训,立足“引得来、走得出”,精心选树“古耿鲁班”“晋铝焊工”“爱之桥月嫂”三大劳务品牌,择优推介以王翠珍为代表的金牌月嫂,按照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的“三统一”模式,全力打造本土特色名片。
建筑业是河津市的传统产业,从业人数众多,各类大型建设工程遍布全国各地,曾荣获国家鲁班奖、国优工程奖等多项荣誉。同时,也培养出一大批职业素养高、手艺精湛的技术能手。为进一步放大这张名片,2017年,在河津市“凤还巢”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以山西安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为依托的“古耿鲁班”之家应运而生。
晋铝焊接研究所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多项技术填补行业空白,先后被确定为“山西省职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山西省钢结构考试中心”。山西爱之桥家政服务有限公司致力于培训下岗职工、失业未就业人员和农村妇女等,被省妇联授予“省级妇女之家”示范点,被运城市妇联授予“妇女创业就业培训基地”,被运城市人社局确立为“家政服务员联合培训基地”,以王翠珍为代表的“金牌月嫂”享誉北京、天津等地。为助推这两大品牌叫得响叫得亮,2018年,“晋铝焊工”之家、“爱之桥月嫂”之家挂牌成立。
王翠珍原是一名民办教师,后因丈夫生病家庭变故,无奈外出打工,又因缺少技能,无依无靠,倍受冷遇。2017年“凤还巢”计划实施后,在河津市“凤还巢”办公室的关心关爱下,被推荐到“爱之桥”月嫂培训学校参加了月嫂培训,并介绍到北京就业,成为北京、天津的“金牌月嫂”,由“找活干”变为“选活干”,现月工资达到15800元,彻底改变了家庭面貌。用王翠珍的话说:“这是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无论再苦再累,我的心里总是感到甜滋滋的。这不仅改变了我一个人的命运,同时也改变了我一家人的命运。我能够有今天,全是河津市委、市政府给我带来的帮扶和支持。”
两年多来,河津市的三大劳务品牌不仅得到运城市委、市政府的肯定,也吸引了人民网、山西日报、运城日报等多家国家、省、市媒体的推介关注,为河津市的脱贫攻坚注入强劲活力。
03体会与思考
总结河津市两年多来落实“凤还巢”计划的实践与成果,明显感觉到各级各部门对乡土乡情乡愁的重视和呵护、对在外及外出人员无微不至的关心与关爱。一是开端定位准。针对河津籍在外人员相对数量较少,高端人才、成功人士较多的现状,河津市委、市政府放眼科技含量较高、与自身优势联系紧密、有利转型发展项目,千方百计引凤还巢。
二是关心关爱精。通过收集梳理在外人员所想、所盼、所求,为充分做好关心关爱服务。河津市委、市政府给予“凤还巢”办公室工作大力支持,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在干部选拔任用上给予关心关爱,从而有效促进河津的关心关爱在外人员工作无微不至,全面精细。
三是工作作风实。在百余次的座谈活动中,上至河津市领导,下至每个职能部门负责人,都以落实“凤还巢”计划为己任,这为河津的“凤还巢”计划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注入了无限的活力。
四是收获成果丰。截止目前,河津市无论是返乡创业兴业人数、落地开工项目,还是到位资金情况、项目科技含量,都在运城市名列前茅。近期,通过“凤还巢”办公室与大连中邦国际劳务公司合作,首批计划输送30余名护工赴日本就业。(侯吴珍 侯雷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