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新闻>政务> 正文

群众动起来 脱贫有动力

滔滔湟水,巍巍祁连;河湟谷地,风光无限……位于青海省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互助土族自治县曾经都是深度贫困县。这里的人们世代以农耕为主,兼营畜牧业,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2018年,循化县通过专项评估检查,实现脱贫摘帽,成为全国第一个区域性整体脱贫摘帽的少数民族自治县。2019年5月,互助土族自治县全县综合贫困发生率低于3%,也已达到整体脱贫摘帽条件。

两个位于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是如何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完成自身蝶变的?近日,记者走进循化县和互助县进行了调研。

一场移风易俗攻坚战

“一个媳妇半条命”“一场丧事两头空”,在循化县,花费高昂且名目繁多的人情支出让“因婚、因丧致(返)贫”的现象十分突出。

在循化县白庄镇,过去仅“彩礼”一项的最低标准就高达20多万元,丧葬费用仅“舍散”一项就可达十几万元。

为解决群众负担,2018年11月,白庄镇对主要红白喜事庆事做出了“硬性规定”,统一费用标准:彩礼不得超过12万元,今年7月后又降至10万元;“舍散钱”每人不得超过30元,并提倡仪式简办、减少宴席规模。同时,在村里建立村民婚丧喜事守信台账,结婚人员签订移风易俗婚前承诺书。

面对群众的观望和怀疑态度,白庄镇乙日亥村村民韩向庆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曾任白庄镇中心小学校长的他,对于移风易俗有着新的理解。在当地普遍不重视女性教育、让女儿早早嫁人的环境下,他培养两个女儿完成大学学业。

“我的小女儿出嫁时,镇上的群众对移风易俗都持观望态度,特别需要一个‘带头人’。于是我坚定地履行镇上的要求,把小女儿的彩礼钱控制在12万元以内。”韩向庆说。

从韩向庆开始,白庄镇83个新婚对象的彩礼都控制在标准之内,节约费用500万元左右;58起丧葬活动的费用都控制在3万元以内,节约费用120万元左右。

“今年7月,撒拉族彩礼上限降为10万元,结婚男女双方家庭婚事费用也至少节省了10万元,摈弃了早婚现象,同时夯实了‘控辍保学’的基础。”白庄镇党委副书记韩宝林说。

白庄镇的移风易俗举措给群众带来了巨大变化:大操大办的风气得以遏制,消减了不必要的攀比心理,群众的生活负担极大减轻,“少上学、早结婚”的问题得到有效纠正。

实行移风易俗措施后,循化县为群众减轻负担约1.5亿元,广大群众从此告别了婚丧嫁娶的旧习俗。目前,循化县的经验已经开始在青海省全省推广,群众都说,移风易俗就是最大的扶贫。

一碗拉面的带动效应

在循化县白庄镇山根村,一碗拉面为贫困群众打开了增收致富的新大门。

马维林是山根村第一位走出山村开拉面馆的村民。他说:“以前村民们以淘金为生,如今全村93户350人在外经营拉面馆,户均年收入达7万元。在外出经营拉面生意的过程中,村民们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文化知识匮乏带来的脱贫障碍,于是开始重视子女教育,村子里的大学生也多了起来。”

实际上,循化县群众对拉面经济并不陌生。早在20世纪90年代,一批循化县撒拉族群众就开始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经营拉面生意,并凭借着一碗碗的拉面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在“亲帮亲、邻帮邻、户帮户”的带动下,拉面经济逐渐成为循化县最具特色的民生产业。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循化县将拉面经济作为实现群众转移就业、推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进行培育,在政策引导、技能培训、服务管理等方面进行大力扶持。县政府运用国家和省级各项就业扶持政策,积极协调金融部门为拉面创业人员发放创业贷款;对有意愿从事拉面经营的群众提供技能培训,并实行带薪在岗实训,即让群众在拉面店里试岗培训,并由拉面店支付相应薪水,政府给予拉面店补贴;同时循化县还鼓励在各地成立办事处,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提高了外出务工人员的组织化程度。

到2018年年底,循化人在全国各地经营的拉面店达7500家,从业人员近4万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00多人,从业人员的工资性收入达20亿元。

“闯了路子、换了脑子、挣了票子、育了孩子、创了牌子”,循化人将拉面经济带来的一系列变化总结为“五子登科”。目前,循化县开始扶持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撒拉人家”拉面品牌,鼓励支持拉面经营户按照统一模式走品牌化、连锁化发展之路,并以此带动拉面调味品和配菜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并将拉面产业与当地特色种植产业和牛羊肉养殖产业进行融合,让扶贫产业“全面开花”。

一次易地搬迁带来的蝶变

海拔在2200米至3000米左右的青海互助县,高山、丘陵地区占全县总面积85%以上。经济社会发展起点低、底子薄。

“之前我们住在山里,交通不方便没办法打工,只能靠天吃饭,一年的收成也只够一家人的温饱。冬天下雪车子都走不了,没有卖菜的,只能吃水兑面。”互助县丹麻镇土族老汉祁生珍说,现在大家都搬到了山下的新村,打工、上学方便了。去年夏天,他去市里搞绿化,3个月就挣了4000多元钱,儿子和儿媳妇两人去西宁打工,每月最少能挣6000元。

和祁生珍一样,更多土族群众因为异地扶贫搬迁迎来了新的生活。

不仅要把贫困群众“搬出来”,还要让他们有产业、能致富。在互助县五十镇班彦村的扶贫产业园里,绣娘张卓玛什姐正在往皮包上缝之前绣好的盘绣,飞针走线间,一个具有土族特色的皮包跃然眼前。

张卓玛什姐是班彦村五社人,也是土族盘绣非遗传承人。三年前,她随着班彦村易地搬迁搬入现在80平方米的新居,并在盘绣园担任绣品制作和技术检验负责人。

“我们原先住在沙沟山上,在土坯房里住了30年”,张卓玛什姐说,以前在山上种十几亩山地,一年的收成也就仅仅够家里的口粮,儿子只能出门打零工挣钱。现在搬到新村,原先的坡地有退耕还林补助,小儿子通过技能培训学会了挖掘机技术,自己在盘绣园负责技术检验,仅刺绣一项的年收入就达3.7万元。

2018年,互助县扶贫产业园在全县建立了10个刺绣基地,依托土族盘绣技艺带动贫困户人均月增收2000元。盘绣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土族妇女增收致富和土族盘绣技艺的传承和发扬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

(本报记者 李 慧 本报通讯员 魏 岚)

责任编辑: 修己
相关阅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