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新闻>政务> 正文

推进“五个振兴” 谱写“三农”新篇

——河津市阳村乡苍头村住村调研报告

  鞠 振

  省委书记骆惠宁指出,主要负责同志每年都要抽出几天时间住乡村,扎扎实实搞点调研。为落实好“真正沉下去、身到更要心到”的工作要求,7月5日至7日,自己在河津市阳村乡苍头村与当地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同探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运城市委常委、河津市委书记 鞠 振

  苍头村位于黄河河畔,距河津市区约7.5公里,共有609户2042人,村民小组6个,党员55名。该村是典型的纯农业村,共有耕地17374亩,人均耕地5.25亩。2018年人均收入7000元,集体经济收入40万元。苍头村虽小,但很有代表性,可以管中窥豹、以小见大,是乡村振兴调研的好样本。

  住村之思

  参加工作后,自己长期在高校和省直机关工作,在农村生活、工作的经历较少。这次住村调研,自己住农家屋、吃农家饭、议农家事,补上了基层锻炼这一课,也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做好思想准备、能力准备和作风准备。主要有4点感悟和收获:

  (一)“身入”而“心至”,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了党章。这些新思想是对农村实情的洞察,是对发展规律的总结。通过这次住村调研,自己深刻体会到,倘若没有“身入”,对新思想永远只有感性认识,但只是“身入”而没有“心至”,就不可能把乡村振兴做深、做实、做细,取得实效。

  (二)“下沉”而“博闻”,才能真正掌握实情、科学决策。3天的住村,自己田间地头问农桑,夜宿农家话发展,还召开了乡村振兴调研座谈会,更加深切感受到,群众的实践是最丰富最生动的实践,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领导干部必须走出办公室、走到一线,才能真正了解实际情况,绝不能嫌麻烦、图省事、拍脑袋作决策。

  (三)“共情”而“共鸣”,才能做好知心人、交心人、贴心人。住村期间,农民群众善良、淳朴、勤劳的精神和品格深深感染了我。同时,张娇娥等极度贫困家庭也深深刺痛了我。更加深切体会到,在民生上投入再大的资金和精力都不为过,对困难群众更要带着感情进行帮扶,让他们不仅体验到大温暖,还能感受到小关怀。

  (四)“知困”而“治本”,才能真正打牢基础、全面振兴。实现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和关键。苍头村土地资源丰富,但长期粗放发展,同时,受气候、技术、营销等方面限制,农民收入并不可观。自己深切感受到,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兴旺”,必须要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加快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精细化发展。

  乡村之忧

  苍头村是河津农村的缩影。在住村调研过程中,自己以苍头村为切口解剖麻雀,梳理出全市乡村振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基础不牢。普遍存在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粗放经营多,精细管理少;单打独斗多,合作发展少;按部就班多,先行先试少等问题。蔬菜种植面积仅占总耕地面积的11.4%,干鲜果种植面积仅占12%,规模养殖场仅有6家,“三品一标”产品仅20个,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一二三产业融合不深。

  二是集体经济不强。集体经济主要来源是资源开发、土地运营,实体带动、服务创收、资产收益等很少,收入渠道单一。全市有3个村的集体经济在千万元以上,但仍有26个村未突破5万元,发展极不均衡。

  三是改革引领不足。对农村改革理解的深度不够,推进举措不多,农村综合改革处于探索阶段。作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市,基本是按照全国节奏走。土地流转率低,很多合作社都流于形式。

  四是基础设施不均。农村基础设施缺乏统一科学的规划,存在重建轻管现象;农业基础设施普遍超期服役,有效灌溉面积仅占78.7%;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产品供给不足、质量不高。

  五是队伍建设不力。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高年龄、低学历现象突出;“两委”干部普遍缺乏先进经营理念和技术,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尚未充分激发。

  振兴之路

  上下用心,惟农是务。下一步,自己将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推进“五个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一)发展现代农业,打牢产业振兴这个基础。立足构建“东苗木、西滩涂、南农旅、北修复”的现代农业格局,深入实施“八大提档升级行动”,做精做特连伯韭菜、南里山楂等“王牌产品”,推广富硒黑小麦、优质小麦等先进生产技术,扩大“有机”占比,加快构建促进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全面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统筹推进农村金融创新、科技人员收入分配等重点改革,形成“人往农村走、钱往农村投、政策向农村倾斜”的生动局面;按照“集体领航、村企共荣、田园旅游、依城兴商、转型搬迁”五大模式,实施集体经济“三年倍增”行动,持续开展“一企帮一村”活动,擦亮“鲁班工匠”“爱之桥月嫂”“晋铝焊工”三大劳务品牌,真正实现“村强民富”。

  (二)聚拢乡村人气,抓住人才振兴这个关键。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通过“群星灿烂”“凤还巢”计划,推动“乡贤回归”,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技能人才等,通过不同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结合“万人计划”,培养一批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技员,全面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培训管理,建强村级班子,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优秀干部从乡村基层选拔的用人导向。

  (三)厚植文明新风,铸牢文化振兴这个灵魂。扎实推进“基层组织政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土文化人才队伍、文明家庭优良家风、村民思想道德文化”五大建设,探索走出“以基层党支部为核心、五星级文明户创建为抓手、乡村文化礼堂为载体、各类道德模范和各级新乡贤队伍为骨干、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乡村文化建设新路。尽快制定专门针对薄养厚葬、封建迷信等旧风陋习的具体指导意见,实质性解决天价彩礼问题,推进移风易俗,传承优秀乡土文化,让文明之风劲吹古耿大地。

  (四)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生态振兴这个支撑。学习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按照“三个三”的工作思路(加快从重面子、轻里子向面子里子并重,从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向政府引导、群众自发,从财政投入向财政撬动、社会融资“三个转变”;推行城中村、厂郊村、纯农村“三种模式”;达到生活习惯的改变、生活质量的改善、生态环境的改观“三个成效”),提升水、电、路、气等“硬件”设施,加快争取中央、省、市投资项目,推进四好农村路、农网改造、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等建设;加大“五改”力度,实施拆违治乱、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卫生乡村5个专项行动;加快54个村生活污水综合利用项目,着力打造14个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逐步实现“一年打基础、两年抓实干、三年要过半、四年全覆盖、五年再巩固”的目标。

  (五)强化党建统领,夯实组织振兴这个保障。以开展“党建质量深化年”活动为契机,狠抓“三基建设”,推进支部规范化建设,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强化平安乡村建设,让乡村治理更加有效。同时,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无职党员、流动党员管理,推进“两评一考”,让党员干部主动了解群众的诉求和建议,争当政策“宣传员”、致富“带头人”、党群“联络员”、文明“引导员”,全面擦亮“富民强村”党建品牌,努力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河津篇章。

  (作者:运城市委常委、河津市委书记 鞠 振)

  记者:许冬晖 侯雷钢

责任编辑: 管理员
相关阅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