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方齐,气象专家,今年97岁,亲历我国天气预报从加密到公开发布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业和渔业对天气预报的需求十分强烈。1951年起,逐渐开始针对台风或6级以上大风,在沿海区域利用广播、信号球的方式发布警报。
自1955年3月10日起,遇到有经我国大陆沿海转向日本和朝鲜的台风、寒潮、低压而产生8级以上大风及其他严重的灾害性天气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将根据中央气象台的预报,向日本和朝鲜公开广播。此后,中央气象局便着手酝酿撤销气象保密事宜,使气象资料、情报、预报对外公开。
1956年4月14日,中央气象局机要处通知我,局党组扩大会议决定自5月15日,最迟在6月1日起,气象情报取消加密,要相应地做好有关准备。
接到通知后,我和同事立即行动,当天拟就并上报了《天气处对公开气象广播的措施和建议》,接着开始拟编气象电码和区站号等。当日,涂长望局长批复“统一公开广播使用电码的临时措施,时间自6月1日起用”,对暂行五字电码作了“再仔细校阅后付印”的批示。
取消加密的整个过程只用了8天的时间。大家在各个工作环节上互相支持、紧密协作。这为全国气象台站特别是不少地处边远、交通不便的台站能够按时、顺利地执行创造了条件。
至此,天气预报逐渐走入了百姓的视野。天气预报刚公开时,每个地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布预报的次数并不一致。中央气象台一天发布3—4次,主要是8时、14时、17时发布天气预报。由中央气象台制作出的天气预报还通过专线网传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供其播报。
此后,为了扩大国际影响,经外交部同意,共向已建交和尚未建交的80多个国家分发了通知以及气象电码、区站号和广播节目表等资料。通过我国气象情报的数量、时效和质量,世界各国看到了新中国气象事业在短短几年内取得的非凡成就,无不感到震惊和钦佩。
(本报记者赵贝佳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