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浙江省正在加快推进大湾区建设,杭州湾区域将进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如何保护好杭州湾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是必须面对的问题。目前,影响杭州湾海域环境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推动杭州湾近海海域污染防治?针对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长期关注杭州湾区域污染防治问题的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大学校长沈满洪。
杭州湾属于我国污染比较严重的海域之一,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的严峻形势与大湾区、大花园建设格格不入。做好杭州湾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大湾区、大花园建设的必解之题。
中国环境报:沈校长您好,您这次带来的是关于杭州湾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的建议。为什么会关注这个问题?
沈满洪:当前,湾区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级战略,比如大家最近都很关注的粤港澳大湾区。杭州湾区域包括了浙江和上海两地,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且体量较大的区域。随着浙江省推动大湾区、大花园战略的实施,杭州湾区域又将进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阶段。但是,杭州湾属于我国污染比较严重的海域之一,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的严峻形势与大湾区、大花园建设格格不入。从这个角度来说,做好杭州湾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大湾区、大花园建设的必解之题。
中国环境报:据您了解,目前杭州湾海域环境状况是怎样的?
沈满洪:近些年,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杭州湾治理工作,先后出台了《浙江省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规划》《浙江省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杭州湾区域污染综合整治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全面开展杭州湾陆源污染治理。宁波市也出台了《宁波市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行动方案》《杭州湾(宁波)区域污染综合整治方案》等文件,采取了“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污水处理厂准Ⅳ类提标改造、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全覆盖全收集、入海河流全面剿灭劣Ⅴ类、养殖尾水治理等措施,近5年用于治水方面的投资超过500亿元。
但是,从近5年杭州湾近岸海域污染指数分析看,杭州湾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程度总体较高。数据显示,2012年-2016年,杭州湾南岸富营养化指数由60.27上升至120.78;镇海—北仑—大榭近岸海域富营养化指数由12.64上升到31.5。此外,水质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污染也很严重。
中国环境报:治理力度在加大,但杭州湾海域环境质量仍不容乐观,原因有哪些?
沈满洪: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杭州湾是一个半封闭型的海湾,本身海水的流动以及与外海的交流就比较缓慢。加之杭州湾是一个潮涨潮落的海湾,这些特征决定了杭州湾的海洋环境容量比其他海域更小,这就要求进入海域的污染物要更少。但实际上,杭州湾的周边区域属于我国经济发达区域,工业发达,污染物排放多,如印染产业是浙江绍兴的主导产业,石化产业是宁波的主导产业,上海金山区是石化基地,污染物排放超过了环境容量。
杭州湾海域的污染源不仅来自上海和浙江,还来自长江入海水体,建议推动全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此外,很多年前的研究成果能否支撑弄清当前杭州湾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的成因,也要统一组织开展更加全面、科学、权威的调查研究。
中国环境报:解决杭州湾近岸海域污染问题,您有哪些建议?主要是基于哪些因素提出的?
沈满洪:杭州湾海域地处上海与浙江交界海域。但是,杭州湾海域的污染源不仅来自上海和浙江,还来自长江入海水体。由于涉及长江流域,所以仅靠浙江和上海不足以解决污染问题。像这种涉及全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建议还是从国家层面来推动解决。
此外,根据1994年《杭州湾环境研究》和2005年《长江口及毗领海域碧海行动计划》调查结果,进入杭州湾的营养物质,如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等,分别约有90%、94%来自长江。杭州湾是我国唯一的河口型海湾,喇叭状地形和半日潮水文导致海湾内水体扩散条件较差,水体半交换时间约90天,比胶州湾、大连湾长1倍以上。这些很多年前的研究成果能否支撑弄清当前杭州湾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的成因,也要统一组织开展更加全面、科学、权威的调查研究。要弄清杭州湾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的成因和机理,按照杭州湾区域各城市排污总量,制定实施科学的治理方案。
中国环境报:要推动杭州湾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目前应开展哪些工作?
沈满洪:我认为,首先必须弄清楚到底是什么污染因子导致杭州湾海域水质下降、哪些区域对杭州湾污染物贡献率最大,把这些因素搞清楚之后,才能做到对症下药。为此,要组织开展杭州湾污染源的研究和普查,找准原因。
其次,将杭州湾污染防治工作纳入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予以谋划。杭州湾是长江经济带和长江生态带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建议将杭州湾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纳入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规划,统一组织制定并实施科学的治理方案,推动杭州湾区域污染防治工作。
第三,强化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坚持陆海统筹,深入实施治污减排,强化排污许可证的发放和管理,造纸、电镀、制革、制药等行业排放达到特别限值标准。按照“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雨污全分流、村庄全治理、排水全许可”的要求,强化截污纳管工作。巩固提升入海排污口、入海河流整治成果,2022年所有入海河流达到地表水功能区标准。加快推进绿色港口创建,强化船舶污染源防治,持续推进船舶结构调整,协同推进船舶污染物接收、转移、处置及相关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出台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养殖尾水对海洋环境污染有一定的影响,无序的养殖和排放会加重海洋污染,治理规范养殖势在必行。
第四,加强杭州湾陆源污染源的执法监管。加强部门间的配合和联系,实施资源和监测数据共享,破除信息孤岛。强化对陆源污染源执法监管,对现有的陆源排污企业在线监控平台进行完善和升级改造,实现所有直排海污染源全部安装在线监控,并增加总氮指标。逐步建设入海河流及重点养殖企业在线监控数字化平台,对陆源排污情况实施实时监控。坚决打击各类涉海违法行为。
第五,采取“组合拳”推进杭州湾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实施污染治理和总量减排考核,考核成绩纳入当地党政领导考核体系,并与项目审批、总量调剂挂钩。建立完善海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和海洋环境损害赔偿机制,双管齐下,以经济手段激励海洋环境保护。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的教育与引导,将海洋环境保护的教育纳入大中小学教育体系,推动公众参与其中。(记者 原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