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巨幅画作《新中国诞生》前,著名导演李前宽、肖桂云夫妇回顾起了当年拍摄电影《开国大典》的幕后故事。如此别具匠心的一幕出现在昨天下午中国美术馆“大师讲大美”学术讲坛上,两位导演围绕“大美情怀与电影品格”的主题分享了他们艺术创作的心路历程。
电影《开国大典》4K新版正在热映,导演李前宽、肖桂云这段时间也在多地出席讲座活动,但能在中国美术馆开讲,并且面对着名画《新中国诞生》与200多名观众现场交流,让两位导演感到意义特殊。“面对祖国的重大事件,文艺工作者总是通过不同的手段来表现它,这就是我们的情怀。”肖桂云深有感触地说。
虽然《开国大典》的拍摄已经过去了30多年,但提起当年的创作细节,仍历历在目。“1988年7月,本子交到我们手里,7万多字,连夜看完了,心情非常激荡。当我们决心拍的时候,全厂哗然,很多老同志非常理智地告诉我们,太困难了,这个剧本涵盖的内容和人物是史无前例的,但恰恰这种告诫让我们增强了拍好这部戏的决心。”在只有一年时间和500万元资金的情况下,他们想到了用资料片和拍摄有机结合的办法进行创作。
《开国大典》全片有138位历史人物,但肖桂云知道,只要把毛泽东、蒋介石这两个人物塑造好,电影就成立了。他们选择了在形象上最接近毛泽东的演员古月,但并非专业演员出身的古月当时在表演上存在着一些“套路”,“比如说他特别擅长模仿主席最典型的挥手、叉腰动作,所以只要一拍戏就爱用。我们就让他认真考虑台词,不再用外部动作来表现人物,而是通过内心思考反映出来,后来他演得很好。”
在蒋介石这个人物的处理上,李前宽坚持“真实”二字,但也在审片时遭到了一些质疑,“有人认为,你把蒋介石拍得让我们恨不起来。”对此,李前宽认为,以往影视作品中的蒋介石都是青面獠牙的,太脸谱化了。所以他坚持按艺术规律创作,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之心,“把毛主席从神坛请到人间,把蒋介石从鬼域拉回来。”谈到这里,他直言不讳地批评了当下某些主旋律创作存在的问题:“有些作品是快餐式的,神话、戏说历史,把敌人拍成窝囊废,这都是不可取的。”同时,他也欣慰地看到,在一代又一代电影人的努力下,中国电影的发展形势很好,也涌现出《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等一批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好作品。
学美术出身的李前宽还谈到,自己和肖桂云多年来一直坚持着绘画创作,他认为美术和电影是分割不开的,艺术家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对艺术的思辨与追求是息息相通的,电影创作与美术创作互为借鉴、互为启发、相映成趣。(记者李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