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新闻>娱乐> 正文

《老师·好》:遇见了你们才是最好的时光

前不久上映的电影《老师·好》在影院刮起一阵校园怀旧风。影片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苗老师与学生们从高一到高三斗智斗勇的青春故事。很多网友评价:这是一部在某些方面可以和《美丽的大脚》《一个都不能少》并驾齐驱的优质教育类电影。

  教育类电影是以教育事件为主题,以塑造教师和学生形象为主的艺术电影。它们描绘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结并传递富有内涵的人生哲思。外国影片诸如《放牛班的春天》《死亡诗社》《起跑线》,国产影片如《一个都不能少》《美丽的大脚》都是教育类电影的经典之作。虽然这些电影年代不同,文化背景各异,但是总能从中找到一些共通的叙事元素和文化内核。

  教育类电影离不开“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他们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原动力。电影《老师·好》中的高一(3)班是一个典型学生的根据地:桀骜不驯的洛小乙、温婉可人的安静、新潮前卫的关婷婷、爱看武侠小说的王海……这是一个永远也不缺故事的集体。不论是因苗老师没有让她当班长,于是怂恿其他同学拆掉老师自行车挡泥板的关婷婷,还是桀骜不驯、从小混社会的洛小乙,按照传统观念,他们不是老师们喜欢的“好学生”,除了安静,他们都是“问题学生”。虽然他们花式“作妖”,但是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问题都不是无缘无故的,电影中每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都是各不相同的成长故事。他们不是“坏”,而是在对抗中寻求关注。当他们感受到了老师的关怀,内心的善良就被最大化地激发出来。

  与其他类型电影中的反面角色不同,教育电影中的“问题”学生有着“人之初,性本善”的人格本质,这就为后期他们的“改邪归正”做出了情节与情感上的铺垫,而这一转变过程恰恰彰显的是教师作为其中变量的重要意义。黑框眼镜、朴素的衬衫,手拿搪瓷杯的于谦还原了20世纪80年代老师的形象。影片中的苗宛秋要求严厉,对“不听话的学生”毫不留情,对好学生存有“私心”。但是好老师形象就是在教师身份与普通人的身份被剥离开的某一个瞬间完成的。

  作为普通人他是好面子的,当他得知学生被抓到了派出所,他抛下面子跑去“营救”;作为普通人他是怀才不遇的,但是当他与学生提及人生遗憾时,不忘激励他们去勇于追求;作为普通人他是缺钱的,但当学生生病,他捐出了一个月的工资。

  这种身份剥离的催化剂,正是教师这一普通但又特殊的职业本身。不论遇到什么,作为教师的苗宛秋始终不能放弃的是将每一个学生变成更好的人的坚守。正如苗宛秋的扮演者于谦表示:“我觉得尊师重道必须要内心对教师尊重。好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一辈子的。”

  教育类电影应当给观众留下许多关于教育的思考。《起跑线》引导我们思考学区房带来的阶层流动和教育公平的问题;《放牛班的春天》引导我们思考教育的目的是灌输知识还是培养人格完整的人。《老师·好》则让我们思考一个好老师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在电影联合制片人曹郁眼中,这部作品折射出家校关系、师生关系、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才是最好的时光。”电影以这句话开头,也以这句话结尾。结尾的这句话是苗宛秋老师离开学校前在黑板上的留言,这句话深深影响了王海。于是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当上教师的王海重复了苗老师的教导。总体来说,《老师·好》成功诠释出了我国教师和学生群体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和正能量的精神风貌。

   (作者:宗小宁 孙金行)

责任编辑: 修己
相关阅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