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平均海拔4200米。三年前,西城区广外医院副院长刘云军主动请缨,带着一支西城区的医疗专家团队,来到青海玉树州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三年的医疗援青。通过一系列改革,不仅推动了医院的发展,更是为当地培养了百余位医疗骨干。
69份辞职报告激发绩效改革
医疗援助,就是帮助贫困地区摆脱“就医难”。此前有过援疆经验的刘云军以为,援青可以按部就班地推进,谁知一上任,一厚沓病退、调离报告便摆到他的案头。“数了数,69份!大多是医疗骨干。”
接下来的科室调研,情形比69份辞职报告更为严重:本应是全州最好的医院,但最多时一个月转出病人2000人次,甚至出现产妇剖宫产转到同级医院,阑尾炎手术转到下级县医院的怪现象;拥有280多人的大医院2016年已亏损1300多万元,全部流水不到6000万元,一年医疗收入仅2000多万元。
调研中刘云军发现,玉树州人民医院存在“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医生护士普遍认为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多了还可能承担更多的风险,反正月底绩效考核都会发一点。
“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玉树老百姓的看病难问题怎么解决?”详细了解医院的情况后,上任20多天的刘云军决定启动绩效改革:拿出230万元医改资金作为奖金,将原来每个季度30万元的工资绩效提升到每月50万元,并将院领导班子绩效工资降低50%,向临床一线和重点科室倾斜,激发一线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此时,有人劝刘云军不要太“较真”,医院本身有1300多万元的亏空,如果改坏了,亏空更大,到时候没法收场,还不如安安心心“混”三年,等着回去提干最稳妥。而医生们也习惯了懒散的工作氛围,不乐意改革,也不相信改革能带来什么变化。
“很倔”的刘云军下定决心要改。他对想走的医生说,给我三个月,如果搞不好,你们尽管走。对于别人的劝说,他反问道:“要是混个头衔,别地儿也可以,如果不能带来改变,援青的意义在哪里?”
让百姓在家门口治好病
当年9月,绩效改革正式启动。一个月后,住院病人数量明显上升,两个月后达到了100人,第三个月医疗收入结余突破40万元。玉树州人民医院打响“医改”的第一枪。绩效改革后,医院上下都是正能量,连临聘人员都把医院当成自己的家。
刘云军援青期间,医院年收入超过1.4亿元,年医疗收入翻了三倍多,年绩效工资翻了9.1倍。“医改”的同时,玉树州人民医院不断完善学科建设,先后组建了包虫病诊疗基地、消化腔镜中心、高原缺氧适应性康复中心等14个新学科、6个新病区,并顺利评上玉树第一家三级综合医院。很多当地的藏族患者再也不用奔波到省会西宁看病,家门口就能把病治好。
“他是我们家的恩人。”生命被挽救的牧区百姓这样说。三胞胎外孙刚满2周岁的藏族老人格加每见一次刘云军都双手合十,老泪纵横。2017年3月,他的女儿早产生下了三胞胎男婴,因极低体重,脏器发育不完善、窒息等症状并发,生命危在旦夕。一家人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转院,适逢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建成投入使用。刘云军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抢救三天三夜,随后又调度专业力量进行一个多月的救治护理,使三胞胎各项体征趋于正常。
“孩子脱离危险的消息一确定,我看到三天没合眼的院长嘴角抽动了几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主任索南巴久说,刘云军是个雷厉风行、遇事不慌、很少流露感情的人,但这次和此后几次带队“家访”,他脸上总藏不住和蔼。“考虑到三胞胎家庭困难,医院减免了费用,回访了解到孩子家庭没有放牧之外的收入来源,院长将孩子父亲聘入医院,这也是他在任期间唯一招聘的后勤人员。”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医疗援青毕竟只有三年,北京的医疗专家离开后,如何让医疗技术留下来,医院的水平不滑落?
刘云军作为北京市第三批援青医疗队队长,与他一起来的是一支来自北京西城的医疗团队,包括复兴医院、宣武中医医院、北京市第二医院、西城区妇幼院等四家医院的大夫参与其中,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救治病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使命,就是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不看你治了多少病人、下了多少次乡,就看走的时候教会了几个徒弟,留下的技术能不能用,这是唯一的指标。”刘云军说,复兴医院的杨齐大夫是腹腔镜专家,来到青海玉树后,刘云军让他做了三四台教学手术,之后就让当地医生上手,杨齐专门在一旁辅导和支援。
西城区的医疗专家亲自带徒弟,取得了明显效果。6个月里,杨齐培养出了两位当地的腹腔镜专家。当这些医疗专家回京时,玉树州人民医院已有20多位骨干人才,成为医院的中坚力量。
据统计,这些努力共为玉树州人民医院培养了100余位骨干人才,其中38人走上了领导和学科带头人岗位。医院3年间开展了168项技术业务,医疗水平不断提高。
文/本报记者 李天际
供图/西城区卫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