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今年3月,工人在三峡大坝上游秭归县沙湾锚地水上敷设电缆。 |
核心阅读
湖北宜昌是长江中上游的分界处,也是长江黄金水道的“咽喉”所在。据统计,三峡坝区核心区平均每天积压待闸船舶580艘左右,平均待闸时间约54小时。船舶停靠期间使用柴油发电造成空气、噪声污染,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构成威胁。
解决柴油发电机污染问题,一些部门和企业开始尝试让船只在码头靠泊时使用岸电。绿色岸电的使用有何优势,又面临什么问题?
作为长江黄金水道的“咽喉”所在,湖北宜昌每年有大量过往船舶在此停靠待闸。据三峡通航管理局统计,三峡坝区核心区平均每天积压待闸船舶580艘左右,平均待闸时间约54小时。船舶停靠期间使用柴油发电造成空气、噪声污染,威胁库区生态环境。
“以陆地清洁岸电代替船上柴油发电的使用,是一剂良方。”宜昌供电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长江宜昌段已有64个经营性码头具备岸电供电能力。2018年,全市码头船只用电量1700万千瓦时,相当于年减少燃油3612吨、减排二氧化碳11379吨、氮氧化物11吨。
以电代油,天更蓝、水更绿
天空倒映在水中,阳光播撒在江面上。湖北宜昌秭归县沙湾锚地,一艘艘船错落有致地停在岸边。不远处的岸上,杜国文的“西江楼”农家饭庄人声鼎沸。
杜国文已经在长江边的松树坳村生活了20多个年头。在他的记忆中,“江景房”并不总是这么宜居。沙湾锚地是准备通过三峡大坝的待闸船舶集中靠泊的地方。“以前,村里24小时都能听到柴油发电机发出的噪音,家里人被吵得没法休息。江面上黑烟弥漫,气味刺鼻。”杜国文说。
宜昌市港航建设维护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每年约有4万艘船舶待闸三峡。
“在国家关于港口岸电相关标准、规范尚未出台,鼓励地方先行先试的背景下,我们多措并举推进港口岸电试点建设。”宜昌市港航建设维护中心港务运输科科长黄治荣说。
2015年4月,三峡库区首个岸电试点工程在沙湾锚地正式建成送电,锚地建成了3个配电台区,安装自助式接电箱20台,可同时为80艘船舶接入电源。
根据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的研究报告,目前船用柴油机发电的燃油消耗一般为220—250克/千瓦时。1立方米柴油燃烧会产生2616.6公斤二氧化碳、8.57公斤二氧化氮、10公斤二氧化硫、1.8公斤烟尘。三峡坝区停泊船舶一年的用电量约为2500万千瓦时,据此估算,年均可减少燃油消耗5875吨,年减排碳氧化物18300吨、氮氧化物59.94吨、硫氧化物69.94吨、烟尘12.59吨。
扫码用电,省时省钱
深夜,三峡大坝上游的秭归港茅坪游轮码头灯火通明。从重庆出发的“凯蕾号”游轮缓缓驶入港湾。船员们将低压岸电箱电缆卷筒上的电缆与船上的配电设备相连接,打开专用APP扫描岸电箱上的二维码,申请用电。码头工作人员收到申请,确认无误后,也用APP扫码,船很快通上了电。
“过去停靠期间都要靠柴油发电,不仅有废气、噪音,客人意见很大,而且电压不稳定,天热的时候,船上电器负荷过大,容易有火灾隐患,需要派人24小时值守。”“凯蕾号”船长李杰说,如今用上了岸电,晚上安静多了,客人投诉少了,而且电压稳定,也不用一直值守。
李杰还算了一笔账:“凯蕾号”每次在茅坪码头要停泊大约40个小时。非夏季高峰时段,靠泊期间船上用电一般是1500千瓦时左右。如果烧柴油,大概需要0.7吨,按照当前油价,需花费约4900元。如果用电,按照当前1千瓦时1.6元左右的岸电价格,只需要2400元,节省了50%。
经宜昌供电公司实测,散装货船用柴油辅机发电平均成本为2.91元/千瓦时,游轮发电成本约2.5元/千瓦时。相比之下,目前1.6元/千瓦时左右的岸电价格更实惠。
试点先行,为全流域推广探索有益经验
岸电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难题。
“现在绝大多数宜昌籍船舶都有受电设施,但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船岸岸电接口标准不统一,造成船港间联通困难。”宜昌市港航建设维护中心船舶检验科有关负责人坦言,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8年修改通报)》,明确了船舶岸电系统岸基装置和船载装置的统一标准。按照新标准,根据用电功率不同,一艘豪华游轮的受电设施改造成本从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而普通货船改造成本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
据悉,由于交通运输部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奖励政策已于2018年3月到期,后续奖励政策尚未出台。有船主表示,由于申报流程繁琐且补贴不高,吸引力不大,很多航运公司并没有申报。而船主自己投资改造受电设施后,收回成本往往需要两年甚至更长时间,主动改造的意愿不足。
“公司有两艘游轮,2016年投入了7万元改造配电箱、加装岸电接入设施,但使用岸电还是有些不方便的地方。”湖北东方皇家旅游船有限公司海务主管徐刚说,由于船舶外舷上没有受电设施,当同一个泊位有不止一艘船靠泊时,停在外侧的船需要十几个人将电缆拉到轮机舱内,每次接上电缆都要花20多分钟。
此外,徐刚表示,目前需要先将燃油辅机断电,才能接通岸电。频繁断电启动,对船上的制冷、照明等设备有影响。近两年,这些设备更换次数比以前频繁了。有关部门也正在研究不断电情况下转换使用岸电的技术。
“过去,不少地方的岸电面临‘建得不少、用得不多’的尴尬。”宜昌长江三峡岸电运营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荣延海表示,此外,三峡坝上锚地水位落差达30米,接电劳动强度大,船舶使用积极性不高。
去年6月以来,国家电网公司会同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国家能源局、湖北省政府、三峡集团等建立政企合力工作机制,重点建设三峡坝区岸电实验区。一年来,针对季节性水位落差大等难题,推出“靠岸固定式、靠岸浮动式、离岸固定式、离岸浮动式、船电宝、水上服务区综合能源保障”等6种典型岸电系统,完成三峡坝区秭归旅游港、沙湾锚地等示范项目建设。
在商业模式上,由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电动汽车服务企业等共同组建专业化岸电运营公司;建成车船一体化岸电云网服务平台,为港口、船舶提供统一结算、移动支付等便捷服务。
今年2月,交通运输部等4部门及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共同推进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工作的通知》,明确对新建船舶提出配备受电设施要求,统一码头与船舶间岸电接插件标准;严格落实新建码头和船舶同步建设岸电设施要求。通知要求加快研究制定岸电使用部门规章。今年7月1日起,具有船舶岸电系统船载装置的现有船舶(液货船舶除外)应按要求靠港使用岸电,2022年1月1日起,中国籍的内河船舶和海船应按要求靠港使用岸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