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在冰壶世界杯总决赛男子组比赛中,中国队以3比7不敌美国队。本报记者 饶强摄
首届世界壶联冰壶世界杯总决赛9日在首钢冰球馆继续进行,中国3支队伍的阵容与此前参加世锦赛时均有不同。新的冬奥周期,中国冰壶协会采用自由组队、公开选拔的方式分配国际赛事“门票”,为更多选手提供了登上世界舞台、展示与锻炼自我的机会。
女子、混双轮流当家
代表中国参加本次总决赛女子组比赛的姜懿伦队,在一个月前的全国冠军赛上夺冠,凭此获得了参赛资格。登顶过程中,她们战胜了3月代表中国参加世锦赛的梅杰队。
姜懿伦率领的队伍是上赛季国内赛场的王者。本赛季,她们受到了梅杰队的冲击。去年12月的全国锦标赛决赛,梅杰队险胜姜懿伦队夺冠,获得了世锦赛“入场券”。而在今年4月的全国冠军赛上,姜懿伦队将梅杰队挡在决赛门外并最终夺冠,争取到了出战世界杯总决赛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梅杰队中的麻敬宜、王芮都参加了平昌冬奥会,而姜懿伦队中只有姜馨迪是冬奥会女队替补。但梅杰认为,如今国家集训队的几支队伍实力旗鼓相当,每支队伍都在进步,相互之间都可以抗衡。
混双比赛此次派出的则是一对新组合——曹畅/苑明杰。两人曾代表中国队出战世界杯第三站分站赛,而在那之前,苑明杰一直是男子项目选手,曾作为队长率领国青队在世青赛资格赛中晋级正赛。组队后,曹畅和苑明杰上升势头稳定,并在3月的一站世界冰壶巡回赛中小组出线。最终,两人在综合选拔中突围,获得了此次总决赛资格。
选拔机制接轨国际
中国冰壶曾长期存在人员匮乏的状况,男队、女队、混双均只有一套阵容征战世界大赛,王冰玉等“四朵金花”更是驰骋国际赛场10年之久。而各冰壶强国则是数支高水平队伍并存,通过国内赛事层层选拔,竞争上岗。
新周期,为备战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国冰壶在夯实人才基础、扩大选材范围的同时,也力求在选拔方式上更加符合项目发展规律,与国际接轨。本赛季初,冰壶项目在组建国家集训队时扩大规模,选拔出男、女各5支队伍和数对混双组合,并通过一个赛季的演练形成了不同的内部竞争格局,大大促进了项目发展的活力。“这种机制给了每一个人公平竞争的平台,每支队伍都有机会参加世界大赛,形成良性竞争。”姜懿伦说,“同时,这种模式对心理素质是一种历练。只有在国内比赛中胜出,才有机会参加世界比赛,这会令选手的抗压能力更强。”
曹畅也认为,这种机制有利于项目整体竞技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人的加入促使我们进步。”苑明杰介绍,混双项目的选拔并非“一站定输赢”,而是通过参加国内外比赛赚取积分,“只要状态稳定、平均能力强,就有机会参加国际比赛,对所有队伍都是一种锻炼。”
男队人才厚度尚浅
与女子、混双内部竞争激烈相比,中国男队本赛季重要国际赛事的参赛资格一直属于邹强队,而这支队伍的阵容也仍在不断调整和磨合中。
本赛季,邹强队参加了亚太锦标赛、世界杯第二站分站赛、世锦赛和世界杯总决赛,除邹强一直担任队长外,其他垒次人员一直在调整。与4月初结束的世锦赛相比,此次总决赛的阵容又有微调,将世锦赛替补巴德鑫提到四垒的位置,替补由臧嘉亮担任,在世锦赛上担任二垒的邵致霖则落选。
巴德鑫和臧嘉亮都是“老男壶”获得索契冬奥会第四名时的成员,此次调整的目的不言而喻。队员许静韬认为,巴德鑫经验丰富,以前在世界大赛中取得过不错的战绩,“他担任四垒会令战术更灵活,对信心也是一种提升。”
老将回归固然能够稳定军心,但也从侧面说明,中国男队的人才厚度尚未达到女队“群芳争艳”的程度,无法形成数队竞争上岗的格局。“尖子队”的阵容亦难稳定,新人仍在冲击前辈的主力地位。尽管国家队领队雷懿曾表示“原则上不建议频繁调整阵容”,但邹强也坦言,目前队伍尚在尝试、磨合的阶段,“大目标当然是北京冬奥会,希望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