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的浙江大学化学硕士张韫喆为学医今年重新高考,并于近日拿到了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专业本科的录取通知书,引发广泛关注。他本人称,他一直想学医,却阴差阳错学了化学。
“好之”才能更好“学之”
名牌硕士毕业,又重读大学,有些人表示很不理解,感叹“过于任性”“不值得”:即便不喜欢现在的专业,也没有必要再次参加高考,毕竟,高考不是随随便便的一场考试,理想专业也不一定就能成功考入。坦率地说,这些“感叹”其实都立足于某种现实算计:学校和学历都已经是握在手里的金字招牌,为了专业喜好铤而走险得不偿失。但是,面对种种成见和否定,这位毕业生依然能够坚持最初的学医梦想,为之不懈奋斗并最终获得成功,这种自卸招牌、勇于逐梦的精神和勇气弥足珍贵。
“好之”才能更好“学之”。人一旦有特别热爱的方向或职业,就能更好地为之奋斗。比尔·盖茨考取哈佛大学法律系后,发现必修课程非兴趣所在,执意退学专注于自己热爱的计算机行业。将人生的尺度拉长,就会发现,忠于自己所热爱的事业,是人生的最大价值所在。大学专业,往往决定了人的一生将从事的职业,选择喜欢的专业,往往更能激发自己的学习动力,进而有所成就。
当然,为了理想专业重返高考考场固然勇气可嘉,但这样的风险和代价显然太过残酷,于更多人而言,这种“高级玩家”的操作未必行得通。要让更多的学生学即所好、录即所需,更多地需要从畅通转专业渠道、优化专业设置上找“捷径”。近十年来,我国部分高校推出一些转专业政策,一定程度上化解了转专业难与转专业需求高的矛盾。但是,转学、转专业过程中还是有很多限制,甚至还不如重新高考容易。文科理科专业不能互转,转专业需要达到一定成绩要求,一些非综合类学校没有设置医学专业,无法实现校内转专业,或是考取了硕士学历无法根据已获得学分申请本科专业学习,等等。转专业不自由,学校有学校的理由和苦衷:会造成热门专业扎堆,冷门专业爆冷,还可能因为专业录取分数不同造成不公平。但是,这些考虑都不能成为限制学生按兴趣发展的理由。
综合来看,既避免专业冷热不均,又公平有效地满足学生需求,除了要进一步细化转专业政策,还要在专业设置上下更多功夫。纵观国外一些大学,“专业”是一个弹性的概念,课程以满足学生需要为核心,围绕社会职业需求开展,而我国各大高校基本根据专业目录来开发专业,导致大学的专业与学生需要背离、与市场需求脱节。畅通转专业渠道、专业设置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如此,重回高考考场的“任性”就会少一些吧。
为何不能“学一行爱一行”
评说张同学的选择是否恰当,很重要的一点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从个人、朋友的角度,或可钦佩他的勇气和信念,被他的梦想感动,从而为他加油打气。但从公共观察者的角度来看,他的任性反映出人生规划能力的欠缺,也对宝贵的高等教育资源造成了浪费,并不值得鼓励。
良好的人生规划,意味着在合适的年龄做恰当的事情。社会对20多岁硕士毕业生的期待,应当是学有所成后积极投身工作,在奋斗中找到人生价值。这同时也符合个人的发展规律:在学习能力最强的时候努力求学,而后以初生牛犊的勇气和拼劲在职场上接受摔打。张同学26岁再读本科,30多岁才参加工作,论经验不如同龄人,论试错资本不如应届生,竞争力堪忧。人生没有多少8年可以浪费,走一条不一样的路,就失去了顺势而行的机会,在未来的就业阶段犹如逆风行船,需要付出加倍努力。倘若在规划人生时只考虑局部因素而不去整体规划,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视野局限,很可能让今天的选择,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时常遭遇挫折的拷问。
如果说上述问题可以通过努力来弥补,那么重复进行本科学习造成的经济和教育资源的浪费,则是不可挽回的。不知张同学是否有能力独立承担学习所需的费用,如果26岁还要依赖父母资助完成学业,只能让我们感叹一句:为人父母不易。更重要的是,高等教育,特别是到了硕士教育阶段,教学资源是极其宝贵的。学而不用,犹如在拍卖会上竞得珍宝后却弃如敝帚,这对真正需要这个机会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费中有相当一部分由财政分担,因此大学学费负担算不上太重。须知,在英美等一些高等教育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学生因负担不起所喜爱专业的学费,无奈之下选择其他专业的情形非常普遍。任性地重读本科,浪费了父母投入的教育成本,也浪费了国家补贴的教育资金,是让人难以认同的浪费行为。
喜爱某个专业,何必非要重读本科?《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导演杨宇本科学医,喜爱动画的他并没有重读动画专业,而是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一步步成就他的梦想。换个角度说,学了8年的专业,难道就没法培养出一些兴趣来?在所学专业上“敢爱敢恨”是勇气,“学一行爱一行”又何尝不是一种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