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新闻>社会> 正文

2019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举行 专家探讨人类未来生活

  此次大会吸引了全球近百位顶尖科学家。

  埃塞姆·阿培丁

  席忠民

  曾晓东

  王成

  吴信东

  王汝林

  游人杰

  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计算神经生物学实验室主任特伦斯·谢诺夫斯基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

  荣耀总裁赵明

  汇桔网董事长谢旭辉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吉姆·李可

  无人驾驶、无人餐厅、利用人机协同去“抓贼”……26日,在广州举行的2019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上,来自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等领域的国内外专家畅谈人类未来生活。专家认为,无人驾驶、人机协同、物联网等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将走进人们的生活,人工智能的发展会越来越快,将可能像水和电一样成为基础,每个智能端的设计都将以它为基础演变。而数据质量、数据隐私等问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机器学习已发展至“解释性AI”

  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呢?峰会上,蚂蚁金服创新科技事业部高级技术专家曾晓东指出,人工智能已经从最开始的实验室阶段迈向了商业化阶段,视觉、语言、机器翻译等任务的精度已经非常高,商业化的产品里已经或多或少带有人工智能元素。深度学习的算法模型出现,大力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算力和大数据也是很关键的因素。

  机器学习教材之一《机器学习导论》的作者、土耳其科学院院士、安兹耶因大学教授埃塞姆·阿培丁也在峰会上指出,机器学习改变了整个计算机科学的方向,“现在不再从算法开始了。现在通过数据可以做出有意思的程序,提供有意思的服务,这是一个变化,我们不再是考虑算法,而是更多地考虑数据,这是一个关键的区别。”

  对于机器学习的未来方向,他介绍,现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已发展到研究“解释性AI”,即一个计算机做出决策的时候,可以解释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策。也就是说,现在简单地给出一个输出已经不够,还要给出为什么给出这样输出的解释。

  三五年内将出现新型设备终端

  点点手机,无人驾驶的出租车就停在家门口,到达的时间精确到分钟。在未来,各种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将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峰会上,长江学者、明略科技集团创始人吴信东指出,智能交通将是人工智能其中一个全球性战略发展目标,因为涉及人们的衣食住行。

  发展人工智能,并不意味着人类将被替代。吴信东提出一个“HAO”概念,即“Human intelligence”“Artificial lntelligence”“Organization”,目标就是把人工智能已经落地的技术,比如说感知、视频识别、图谱、识别技术,能让机器人做的就用人工智能做,要洞察、高屋建瓴地用人类智慧,进行人机协同工作。

  “每一次信息时代的进化都代表着一个端的变革,这个端就是硬件终端。”曾晓东说,在互联网初期,可能只通过单一的端,比如电脑、笔记本电脑连接互联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会通过平板电脑、手机等连接互联网。“在物联网阶段,到底什么样的端是最主流的流量入口,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非常期待。而且这个端的演化会在未来3-5年内发生。”

  曾晓东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会越来越快,还有可能像水和电一样成为基础。

  数据伦理等应成机器学习入门内容

  机器学习入门教育该教什么内容呢?埃塞姆·阿培丁认为,基础的运算知识、高性能的运算、数据的在社会伦理及法律方面的意义,这三方面应该成为机器学习教育的内容。

  “可以教小孩子一些基础的数据和统计的理论和方法,比如如何抽样,如何阐释数据等基础知识。我认为应该尽早地开展教育,要在学校里面就给孩子们教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和方法,这样他们就懂得怎么识别数据、使用数据。”埃塞姆·阿培丁指出,与以前样本抽取不同,现在数据的应用与识别工作更加复杂,需要更多地了解数据的特征。

  同时,人们还需要知道一些高性能运算的特征,“大数据既是一个垂直的数量的‘多’,也是横向的范围的‘广’。现在人们也在不断升级硬件和软件,以便更好地利用实时的数据。”

  最后,机器学习的教育还要考虑“社会效益”,“如果一切都基于数据,一些伦理、法律问题也随之发生,比如用别人的数据有没有一个隐私的问题。”埃塞姆·阿培丁认为,在学习数据时也应学会怎么负责任地使用、如何更好地保护数据。

  在26日举行的GMIC全球领袖峰会上,来自新能源汽车、家电、人工智能、芯片等领域的大咖纷纷分享了其对5G技术的观点和看法。多位行业领袖均表示,人才和技术储备将是最重要的企业竞争力,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在4G时代具有优势的企业,也有可能面临更大的挑战,要学会转变思维,“跑得更快一些”。

  人才是5G时代建立企业优势的核心

  近日,华为公司在全球高薪聘请“天才少年”的新闻引发了社会热议。在GMIC全球领袖峰会下午举行的圆桌论坛上,多位科技大咖纷纷表示,在5G时代下,人才会是一个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TCL电子CEO王成表示,对高端人才的争夺,甚至是基础科学的研究,对未来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TCL在波兰、武汉、成都等一些具有科技人才优势的地方建立了科研机构,此外也和许多全球知名高校就发展中遇到的前瞻性的课题进行了一对一的专门合作。

  优必选COO王汝林则表示,优必选作为一家人工智能领域的独角兽公司,用七年时间就在行业里形成一定的竞争力,最重要的原因是注重人才的引进。“人工智能这个行业就是靠人才支撑的”。

  汽车行业将进入“数字定义车”时代

  广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席忠民表示,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轮新的革命,5G时代更是加速了行业变革,打通了更多应用场景的业务变化。

  席忠民表示,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趋势都与5G的发展密切相关。5G技术能够引领智能汽车进入自动驾驶阶段,使得车路协同成为可能,能够彻底地改变人类的出行模式,实现真正的共享出行。

  席忠民认为,未来的车将是数字化的车,即“用数字来定义汽车”:以模块化单位和5G的车载技术为核心对汽车进行迭代。现在,汽车的许多软件迭代速度仅是以小时计,但到了5G时代,迭代速度将以分钟、秒来计算,进入“以数字来定义车的时代”。

  “这将是许多企业新的机会”

  5G作为一项具有深刻变革能力的技术,对于企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利用好5G机遇来壮大自己,也是所有企业面临的问题。对此,联发科技副总游人杰生动地阐述为“个个有机会,人人没把握”。

  游人杰表示,面对新的技术,每个企业都一定要去积极拥抱新技术。面对手机行业连续三年负增长的现实,5G也将会被运用在如车联网、智慧工程等其他领域中,“这将是许多企业新的机会”。

  5G对众多行业具有“飞跃性的影响”

  5G相比于4G而言拥有着巨大的优势,其“高速率、低时延、广连接”的特性也让科技界格外看好5G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对此,王成表示,5G技术将会为4K乃至8K的内容传送书带来非常好的手段。高清而丰富的内容,再配合摄像头、麦克风等设备,将极大地扩展电视屏应用的场景。

  5G技术同样将会为机器人领域带来深刻变革。王汝林表示,5G时代到来后,将会让机器人技术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5G的发展将会为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咖声音

  信息技术会影响

  人们行为和思考方式

  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计算神经生物学实验室主任特伦斯·谢诺夫斯基

  我是《星际迷航》的科幻小说迷。在那些众多的科幻场景中,有一幕令我尤为深刻。小说里有一个通用语言翻译器,人类可以通过它来与外星文明沟通。

  这些天马行空的科幻场景,如今正慢慢变成现实。五年前,人工智能中的深度学习功能被用在了翻译上,通过数据库的积累解决许多复杂的问题,一夜之间推进了翻译技术的发展。昨天我到中餐馆点菜,拿手机对着菜单,翻译软件就能把菜单翻译成英文,这种技术不仅能给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人们带来更便捷的交流体验,同时也可能减少很多因交流困难产生的误解。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让人们更好地连接和沟通世界,但如果信息技术让人们的时间愈发碎片化,从神经科学角度来看,也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考方式,这是令我最为担忧的一件事。

  科学带来的问题

  实际上是社会的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

  科技发展的同时,人们也在担忧,是否会对人类的发展有潜在的威胁?从人类历史来看,科学对人类的改变一直在发生,但也面临科学伦理等问题,实际上科学带来的问题是社会的问题,我们不能把这些带来的新问题归罪于科学。

  如果将科学技术比喻成发动机,人文社科比喻成方向盘和刹车,那么车应该是社会,因此科学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影响,需要人文、科学界和整个社会来共同思考。

  没有核心技术

  就无法定义5G节奏

  荣耀总裁赵明

  企业要把创新当作抵御疾风的“棉袄、盔甲、武器”。在如今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用全新的思维去赢得市场竞争。

  如今手机行业里“配置等于品质,拼凑就是创新”的传统思维还在盛行。企业要更加重视创新,“成功没有捷径,持续的科技创新、不断地积累底牌才是王道” 。

  5G是一个关系到数万亿,甚至数十万亿美元的庞大市场,5G将构筑一个全新的万物互联的世界,也是未来各行各业要追逐的风口。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是无法定义自己的5G节奏的。

  无论5G还是6G

  内容的创作是不变的

  汇桔网董事长谢旭辉

  部分人认为技术的更新会导致很多事物随之而变化,然而在思考变的同时,也应当思考什么是不变的,无论现在的5G,还是未来的6G、7G,内容的创作、人类创新创意的成果,这些层出不穷的趋势和方向是不变的。

  随着5G的发展,AI创业型公司、人工智能企业……相关的上下游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而未来知识产权会成为整个人工智能行业与5G产业的核心壁垒之一,每个人都拥有IP(知识产权)资产,都应参与到IP资产的保护与运用中。

  科学技术不是

  气候变化问题的瓶颈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吉姆·李可

  科学技术,并不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瓶颈。能够解决环境问题的新技术、新工具,我们其实都有了,真正的瓶颈是“政治”。

  各国政府必须要做出努力,同时,世界也需要全球范围的政治领导力一起来做这件事。接下来的几十年,人类要共同面对的环境问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单枪匹马地解决,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世界公民,要共同承担起关注环境问题的责任。

  我们不但要修复我们造成的伤害,更需要预防未来可能带来的灾害。很多发达国家,有能力、有资源去抵御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但是在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欠发达国家,气候变化就将是一场灭顶之灾。比如在孟加拉国,如果海平面继续上升,那将有50%—70%的人口生活在海平面以下,全球可能会出现几亿的环境难民。(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颖思、贾政、李天研、苏赞、邓宇晨、王楚涵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伟浓)

责任编辑: 修己
相关阅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