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杏花书院“青年之声”服务队来到和顺许村,宣传非遗文化,追寻最美工匠。志愿者们走进抗战红色文化记忆展室,聆听抗战故事;走进艺术传习点,感悟工匠精神,学习非遗技艺;走进国际艺术公社,感受废铁艺术,观赏精美彩绘。以青年之声,传文化之魂,为传统文化、传统工艺的传承奉献自己的力量。
穿丝纳锦牵太行风情
传习点的老艺人白巧英是和顺县牵绣、组合立体绣创始人,是祖辈传承牵绣技艺“第八代传人”。她是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被称为“和顺最美工匠”,她的牵绣精品在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比赛中获得20多项金奖。尽管荣誉满身,她却始终不忘初心,不断雕琢自己的作品,完善自己的工艺,用追求卓越的心态完美诠释“工匠精神”的内涵。
在传习点志愿者们看到白巧英师傅亲自指导村民牵绣针法、配色等,和村民们一起探讨、分享经验,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以及更多人的牵绣技艺水平。白巧英师傅也利用农村农闲时节,多次为和顺县妇女及贫困户集中培训,和顺县大部分的农村贫困户妇女技术得到提升,通过牵绣作品增加家庭收入,助推脱贫增收。
打浆、糊裱、晾晒、裁剪、绣制,在牵绣传习点聆听白巧英师傅介绍牵绣工艺,向手工艺人学习简单的牵绣技艺,一丝一缕、一针一线,绣花针在手中的绣样上游走,认真的去学习去请教,亲自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用实际行动去传承传统文化、传统手工艺。
民俗文化传经典
在民俗博物馆,陈列了成百上千的民俗用具,从古老的车轮到极富年代感的收音机、机械钟表。展馆中每一件陈列的物品,都记录了和顺人过往生活的点点滴滴。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农业生产工具,展现了和顺人古老的农耕文化,这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志愿者们在民俗展馆,重温老一辈人的记忆,曾经的煤油灯、烛台、纸糊的灯笼...慢慢将回忆拉长,再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感受民俗博物馆的魅力。
金锤打花有新意
废铁艺术利用不同形状的工业废旧零件材料,经过创作热熔的巧妙构思和焊接加工,变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志愿者们来到许村第一代铁艺创始人郝志强的家中,和铁艺匠人进行了别开生面的交谈。许村铁艺匠人把一块块冰冷僵硬的废铁、零件,变成栩栩如生、有趣好玩的艺术品。志愿者们感受着匠人的奇巧构思,为这些被赋予生命的工艺品发声。
镂空的美——剪纸艺术
民间剪纸在山西是一种很普遍的群众艺术,一张朱纸,一把剪刀,几番转折,就可以表达生活中的各种喜怒哀乐,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动物、人物、花草树木便跃然纸上。志愿者们感受着匠人的奇巧构思,为这些被赋予生命的工艺品在许村这个朴素而祥和的古村落里,刺绣和剪纸已经成为许村妇女的日常。一张小小的纸片在年过半百的老人或是妇女们手中行云流水般展现出独特地魅力。
张青在接受采访中说:“许村的剪纸不仅包含着中国民间美术的共性,还具有鲜明的地方风韵。艺术来源于生活,仔细留心身边的物件,灵感就会不断涌现。”志愿者们在张青姐姐的指导下,剪出了属于自己的剪纸作品,让剪纸艺术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在这儿深切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存黑留白,点烫成书
“勾、勒、点、染、擦、白、描”,在香阑雅室中,志愿者们看到了又一民俗手工艺品——烙画。烙画的内容从中国的古代四大美女到风景山水,展现了不同的风格。烙画又称烫画、火笔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珍品,用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丰富的层次与色调,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志愿者们身临其境,沉浸在民俗手工品中,了解到了许村这个古老小村庄传承千年的文化内涵。
志愿者从实践出发,用心感悟这些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体验传统文化,感受传统工艺,学习手工艺者的工匠精神,带给“青年之声”服务队志愿者们新的文化感悟,身体力行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伟大的艺术瑰宝,在千年历史的熏陶之下,让志愿者们更加铭记历史,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王伟 史曼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