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时45分,袁国明准时踏入安静的香港马登中学校园。
戴一副眼镜,手拿着一沓公文纸,是袁国明惯常的形象。在投身语文学科教育30年后,袁国明2010年来到马登中学,担任副校长一职,并于2013年成为校长。
一校之长,责任重大。“学校现在有300多名学生,除了香港和内地之外,有六成学生来自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和尼泊尔等16个国家,信仰不同的宗教,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我们肩上的担子不轻。”袁国明坦言。
创立于1977年的马登中学前身是一所培育学生技能的职业中学。上世纪90年代,随着香港产业转型,马登中学转为以大学升学为目标的文法中学,并成为香港首批招收非华语学生的国际学校。目前,学校设置了初一至高三六个年级。
“我们的非华语学生全部来自‘一带一路’沿线。”袁国明说。如何让“一带一路”成为这些学生之间的纽带,是他一直在探索的课题。终于,他想了个好方法:将“一带一路”与学科教育结合,分三阶段由浅入深,让学生们切身体会。
马登中学在校内设立“一带一路”通识资料馆,在一间50多平方米的教室内设置了12个展柜,学生们捐出的巴基斯坦长裙、印尼皮影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族服饰和器物都是特色馆藏。
馆内还装设了电子显示屏幕,定期播放民族语言、国家介绍和饮食传统等专题展示片,让学生们体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风土人情。
有了资料馆,课堂教育也得跟上。除了开设乌尔都语、西班牙语等小语种课程,袁国明和学校教师还编写相关教材。
马登中学向初三年级学生开了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通识课。这门通识课为期十周,内容翔实,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地理等多方面,以辩论、问答以及课后测试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一带一路”相关的知识。
除了校内学习,袁国明还将“一带一路”教育延伸至校外。在第三阶段,学校教师带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去内地学校参观,每位学生在就读期间,至少可以去内地参观一次。
袁国明积极和内地高校洽谈,不仅和深圳、广州等地多所中学结成姐妹学校,还鼓励学生报考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内地高校。
他说,香港市场小,这些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空间不大,但内地市场广阔,且和多个国家有密切的商贸、经济往来,学生可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
“这个男生来自菲律宾,他考入北外,目前就读工商管理;这是在中山大学读临床医学的尼泊尔学生;还有这个塞拉利昂学生,她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读国际商贸……”袁国明指着办公室墙上挂着的一幅升学海报,自豪地告诉记者。
袁国明说,马登中学和内地多所高校开展“一带一路”人才合作培养项目,“我们的学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走进内地,他们会有更好的发展,也能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