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中国青年网融合报道两会的记者们。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中国青年网融合报道两会的记者们。
如果说记者收集的各种新闻素材是一粒粒珍珠的话,我这次两会的全媒体实践就是将这一粒粒的珍珠串成一条条美丽的项链。过去单一的文字新闻做成全媒体精品报道后,变得更加丰富、厚重,有了色彩。
——总编室副主任 刘声
“守正创新”才能“道正声远”。“融合”是这次中青报两会报道最大的感受,前方与后方的融合,报社成立两会融媒指挥部,将记者采集新闻的“菜”,放到融媒小厨精心“烹制”,形成报纸、微信、微博、图表、视频等新闻形式,绝不是简单的“加工”,而是根据新闻特点寻找传播渠道,符合新闻规律。
——共青团新闻中心记者 章正
每年的两会是媒体融合转型注入新理念、新思维、新模式的练兵场。从记者人人举着手机直播,到如今前后方团队打破传统边界的跨界融合,我深切地感受到,传统媒体人融合转型的尝试进入了更深入的阶段。
——记者部记者 胡春艳
这次两会我和小伙伴们并肩同行,在融媒报道大浪潮里,跨越传统文字记者的边界,拼命“补课”和锤炼新媒体技能,我在每个新闻现场尽力抓拍短视频快速发布,也参与“两会青年说”视频节目的系列报道,10多天的时间,让我看见了自己的成长,也盼望更好的自己。
——文化周刊记者 沈杰群
再次参加全国两会的报道,感觉更加自如。在前方,记者根据自己的选题方向采访,相互交流采访素材,相互补充以提高报道质量;在后方,根据当天的热点和本报作品,配发视频、漫画、长图、评论等进行融媒再造,形成更完整、更全面、更多形式的融合。
——经济部记者 王林
作为一个“两会”新手,能够有机会参与到这次报道活动中,透过“两会”看到中国发展的巨大车轮如何运转,也看到报社通过一次次大的“战斗”不断融合转型,这提醒了像我一样年轻的媒体人,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李翀
今年两会,报社在融媒体报道上下了大功夫,漫画、短视频、整合融媒体报道等,都令人耳目一新。在这背后有着同事们夜以继日的努力,同时也应该看到的是,这种努力值得常态化,或许需要体制机制的改革与配套,给予这些“闪光点”更加体系化的支撑。
——冰点周刊记者 程盟超
在本报加速向新媒体主战场整体融合转型的重要时期,按照“视觉锤”的思路,我们在采访中把有价值、有意义、有趣的故事用融媒报道的方式呈现,前后方同事默契配合,“一鱼多吃”,既做“小而美”,又有“大而深”。
——中青在线记者 张曼玉
北京风最大的那天下午,我和融媒小伙伴一同拍摄“青小豹”的宣传片,大风灌顶,同事们围着我一圈一圈拍摄,这是写稿以外的独特体验。今年大家举起手机,融媒报道的意识越来越强,让新闻以更多样的方式呈现出来。后方则通宵熬夜,把会上的“料”缝制成华美的“衣服”,融合报道又前进了一步。
——冰点周刊记者 杨杰
在江苏团组一次全体会议后,我迅速“堵”到了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瞬间决定掏出手机赶紧录下来,边录像边提问关于学术不端的问题,得到了他的回应。这个两分钟的视频拆分成三段,在报社官微、抖音等平台传播后,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
——教育科学部记者 叶雨婷
今年首次上会,我一件冲锋衣、一个双肩包、一套摄像设备。用眼睛记录瞬间,用镜头讲述故事。两会让自己的思维和见识得到了拓展。从完全陌生到逐渐上手,我发现原来第一个采访就是最好的一堂入门课。
——中青在线视频记者 王荣华
两个陌生的团队,在极短时间内联手打造出“两会青年说”现象级爆款精品,展示了《中国青年报》与中国青年网媒体融合爆发出的威力。正可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系列短视频围绕两会主题,紧扣青年问题,解答社会议题,实现了青年叫好、网上叫座、各界点赞。《中国青年报》坐拥优秀传统媒体的独特优势,强策划、重深度、有厚度、善文本、能打磨,做到了内容的厚重走心、精彩灵动;中国青年网具有天然的互联网基因,有技术、有网感、有渠道,是拍摄、后期和渠道传播的行家里手。团队创意完美呈现,渠道和平台优势发挥到极致,实现了中青报网首个融合项目的最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两会青年说》总策划、中国青年网副总编辑 王海
青年“痛点”和需求如何直抵两会现场?轻松诙谐和深度思考如何共存?今年两会,《两会青年说》横空出世。主持人不再正襟危坐,嘉宾不再一板一眼;打造融媒产品不能单枪匹马,优势互补、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融媒产品由此落地生根。
——《两会青年说》节目总策划、中青在线副总编辑 王俊秀
全国“两会”这样一个严肃的舆论场里,“青年说”这档新生节目切中青年人成长阵痛,直面戳心的话题,力求选题有深度,表达有锐度,成为一盏思想的聚光灯。
——《两会青年说》总制片、中国青年网副总编辑 吴楚
《两会青年说》节目形式创新融合,将代表委员、名人明星和基层青年汇聚在同一演播室中,给不同领域的青年发声机会。融合传播,一次采集、多元生成、极致传播,每期节目还选取精彩瞬间,分剪出不同版本,多频次碎片化传播。
——《两会青年说》总制片、中青在线副总编辑 唐轶
“摄像开机,打板进”“全场休息1分钟”“盒饭来了,大家先吃饭”“杀青啦”……《两会青年说》录制中的几天,从导演到后期有太多名词装满了整个栏目的幕后,那是我们“中青”大家庭相聚的“光影片段”。融在中青,心聚“青年说”。
——中国青年网 王增强
《两会青年说》在拍摄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节目质量、镜头效果,会给影片制作的环节带来困难。没有消极和抱怨,而是打起十二分精神去克服并解决。毕竟相比于“麻烦”,它背后藏着的“终极画面效果”才更让人心潮澎湃。——中国青年网 陈一雄
整日挂着黑眼圈披星戴月,和每一帧每一秒“死磕”到底,虽然很多人饭量上涨,但一上秤,仍发现自己掉了肉。融媒记者集体转型,这一次,我又深刻感受到“中青”小伙伴的强大拼劲儿。
——《两会青年说》执行导演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