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新闻>社会> 正文

跨国春晚奏响春天的旋律 向世界送出春节祝福

原标题:跨国春晚奏响春天的旋律

2月3日起,由13个国家和地区的17家媒体共同举办的“春天的旋律·2019”跨国春节晚会,相继在中国南宁、香港、澳门,以及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印尼等国家的电视台播出。晚会以“经典咏团圆”为主题,讲述“一带一路”上的华人故事,奏响一支美妙动人的“春天的旋律”。

自2007年以来,跨国春晚已举办了12届,搭建起了一座跨越国界的文化桥梁,成为国家广电总局“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重点支持项目和广西、南宁对外文化交流的重点品牌,也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促进对外文化交流的成功范例。

向世界送出春节祝福

清脆悦耳的歌声,婉转动人的曲风,柔和温馨的舞美……一首由越南歌手杜氏青花献唱的《过桥风吹》,诉说着京族青年男女浪漫的爱情故事,讲述着中越两国民歌的故事和其中的渊源。“希望通过跨国春晚将越南民歌带到中国,分享给更多的中国朋友。”杜氏青花说。

节目录制期间,来自中国、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印尼、新西兰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420多人相聚南宁,不同国度和异域文化的文艺节目,在“春天的旋律·2019”跨国春节晚会舞台上,碰撞出别样的艺术火花,展现了一幅融合异国地域特色的多彩画面。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雁,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由中国、新西兰和马来西亚的年轻人参与演出的《声律启蒙》,将中华传统文化意蕴演绎得淋漓尽致。

本届跨国春晚,有120名外籍演员参加演出,主持人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大家共同向世界送出春节祝福。越南组合节目《春节到了》、泰国舞蹈串烧、印尼《萨满舞》等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精彩新春节目,歌曲《船歌》等12个合作节目与中国的传统新春文艺形式等进行碰撞交融,既多元又热闹,实现铿锵合鸣。

架起文化“出海”桥梁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同时融合东盟国家特色文化、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中国和东盟各国各地区“人文相通、民心相近”的认同感,架起中华文化“出海”桥梁和通道,是跨国春晚始终重点考量的初衷。

“春天的旋律·2019”深入挖掘感人的华人故事,展现海外华人的爱国情怀。2018年下半年,摄制组走访了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拍摄记录了当地华人的温情故事,以专题视频的形式呈现在春晚中。

香港国际卫视驻外机构事业部总监任清泉形象地将跨国春晚比作“一场家宴”。“借助这个契机和平台,再次会聚东盟国家华人、港澳台地区华人乃至全球华人,齐聚一堂,共同品味中国年。”任清泉表示,希望借此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美好、友善、不断拼搏进取的一面。

今年是马来西亚嘉丽电视台总裁梁耀聪参与跨国春晚的第11个年头。对他而言,每年岁末,最期待的便是赶赴广西,前去探望南宁的老友。“跨国春晚不仅促进了国与国之间民众的友好往来,更使千千万万的海外华人与广西民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梁耀聪说。

从“对唱”到“大合唱”

从政府高层互访到民间交往,从文化艺术到文化产业,从公共服务到学术交流……经过南宁市多年精心打造,以“春天的旋律”跨国春晚、“文化走亲东盟行”“南宁渠道·丝路交响”跨国采访等品牌活动为载体的南宁市“以走促亲”对外文化交流体系进一步充实、拓展。

首届“春天的旋律”跨国春晚于2007年在南宁成功举办。经过12届精心耕耘,从第一届中越两国“对唱”,到13个国家和地区17家媒体携手合作演绎的“大合唱”,越来越多的国家以传统文化为纽带,加入跨国春晚大家庭,共庆新春佳节,为全球观众奉献了兼具思想深度、艺术高度和情感温度的视听盛宴。

十多年间,晚会规模愈来愈大,形式常办常新,内涵丰富多样,“朋友圈”跨越一个又一个国度,不断向世界各地延伸,先后在80余家境外媒体落地播出,覆盖范围包括中国和东盟各国,以及北美洲、大洋洲、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本报南宁2月8日电 本报记者 周仕兴 本报通讯员 陈玲艳)

责任编辑: 修己
相关阅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