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重质油生产乙烯技术突破是汪燮卿的重要成就之一。图为中石油广西石化公司生产基地,乙烯是该基地的一大主要产品。
王 芳摄
汪燮卿(左)现场指导科研
“1978年,我受命参与研究对比中国几大油田的油品,从中找到适合铺设公路沥青的最佳原料。通过去国外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和进行大量对比研究,我们终于找到了适合中国道路铺设的沥青,为后来进行的大规模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基础。”这是石油炼制分析化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汪燮卿对改革开放启航之年的记忆。没有多少热烈的场面,也没有时代大转折的壮怀激烈,只有为国家基础建设解决具体问题的踏实进取和兢兢业业的精神。
找到最好的沥青原料,这是汪燮卿和同伴们在改革开放新时代立下的首功。他的科技人生也由此开始焕发出新的光彩。此后,他主持研制成功具有独创性的用重质原料生产轻质烯烃和高质量汽油的新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研究成功符合DCC(以重质石油为原料生产气体烯烃的催化裂解技术)等工艺要求的系列催化剂并实现了工业化;指导研制成功钛硅分子筛作氧化催化剂并实现了工业化应用。这些突出成就为中国石化行业的发展,为中国能源自主自立自强开辟了广阔道路。
读书救国 走上科学之路
1933年,汪燮卿出生于安徽休宁的徽商之家。彼时,深重的民族危机激发一批志士仁人掀起救亡图存运动。年幼的汪燮卿就明白了学堂大门上“读书救国”的深刻含义,并立下学习现代科学成为优秀科学家的远大志向,为此他刻苦研读。为激励自己,他在课本上写下岳飞《满江红》中的词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951年,18岁的汪燮卿如愿考上清华大学化工系,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知识。勤奋刻苦和扎实基础使他脱颖而出,1956年,他被选中派遣到当时的民主德国留学深造。然而,他首先面对的语言障碍,如何过得德语关,不仅能进行日常沟通而且将其作为获得先进科技的工具,这是摆在他面前的严峻挑战。凭着一股蛮劲和拼命精神,他一年后就能熟练用德语交流了。随后,他被分配到麦塞堡化工学院莱勃尼茨教授的门下作研究生。
过了语言交流关还有更难的专业知识关等着汪燮卿去克服。在莱勃尼茨的要求和指导下,他认真补了两年专业课。回忆起当时的补课岁月,汪燮卿深有感触地说:“德国人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甚至刻板。莱勃尼茨要求我们必须先补课,把基础打扎实再深入下去。正是那段补课为我以后搞专业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终身受益。”
1961年,28岁的汪燮卿拿到麦塞堡化工学院博士学位,他由此成为该校历史上第一个拿到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同年,他回国被分配到石油科学研究院,从事长达25年的军用油品分析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汪燮卿于1972年参与了对马王堆西汉古尸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揭示了古尸千年不腐之谜在于当时采用了硫化汞防腐处理。该项研究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
勇挑重担 开发催化裂解新工艺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石化工业面临制约发展的一大瓶颈:如何突破技术难题,用重质原油生产乙烯和丙烯。1986年,这一历史重担落在了时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的汪燮卿肩上,由他主持开发重质油生产轻烯烃。
“重质油生产轻质烯烃走中国自主的科技发展道路,这是我们的战略选择,也是中国当时原料性质和市场需求决定的。我临危受命,必须义无反顾。”汪燮卿说。
作为科研课题攻关组组长和技术总负责人,汪燮卿着手主持了研究课题技术方案的论证工作,制定了技术研究总体方案和研制任务书。之后,集中科研资源全力投入技术攻关。然而,创新是艰难的。汪燮卿说,他作为技术总负责人要做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发挥各方专长,整合推进。“大家有时各持己见、争吵不休。我就居中协调,告诉大家,谁的观点都可以质疑,但是看看对方方案中有没有可取的地方,把每个正确的地方肯定下来,形成完整的东西就是很好的成果,就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基础。”
1990年11月,万众瞩目的催化裂解技术首次工业试验开始了,对于汪燮卿领导的科研团队而言,压力巨大。然而,出师不利,试验一开始就出现了问题。试验要不要停下来?这是摆在汪燮卿面前的决策难题。汪燮卿召集现场各方面专家,釆集数据,分析操作,寻找原因,商讨对策。那次关键决策会议从晚上12点讨论到凌晨4点,汪燮卿充分听取大家意见后果断拍板:“试验不停!装置暂停,按修改方案再开车。一切责任我来担。”第二天,装置按新方案调整后顺利运行。试验最终大获成功。他领衔开发的技术被鉴定为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1991年摘得中国专利金奖,1995年获国家发明一等奖,打破了国家这一奖项此前多年空缺。
探索未知 创新是兴趣更是责任
1996年,63岁的汪燮卿改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1999年,他退居二线,任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在这一时期,汪燮卿仍坚持不懈地继续科研事业。值得称道的是,他老骥伏枥,奋斗不止,指导研制成功了作为氧化催化剂的新型钛硅分子筛-空心纳米钛硅分子筛并实现了工业化应用,成为他科研生涯的又一个高峰。这一成果的应用使中国石化成为了继意大利埃尼公司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工业化生产钛硅分子筛的大型企业。
“我认为,创新是科学家的兴趣所在,科学家如果失去了对自己研究领域的兴趣,也就丧失了灵感;创新更是科学家的责任,科学家如果没有创新责任,就失去了灵魂。”汪燮卿说。正是凭着对创新的深刻领悟和理解,他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追求新知,探索未知,不断开创科研新境界。他这样要求自己,也这样对待自己的学生,他教导他们说,做科研的人不能作灯泡,虽然光芒四射,但被遮挡后光线就无法前进,无法照射到背后的本质。他鼓励学生作“激光”,聚集起能量,把物体打“穿”,直奔事物本质。
“我这85年的人生经历可以划分成前45年和后40年两个阶段。比较而言,第一个阶段比较动荡,见证了国家自立自主;第二个阶段是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我在科学春天里挥洒汗水,努力做出一些贡献。”汪燮卿颇为感慨地说。对于未来,汪燮卿表示,科学家的人生就像一团火焰,始终都要发出生命的璀璨光华。他将继续关注领域内的最新进展,为科技创新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