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新闻>社会> 正文

广东澳珍:在自我改革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历史中的1963年,实在是个普通的年份。

虽然这一年,也发生了不少影响日后世界格局的事件,比如黑人运动崛起,非洲发展银行成立等等,但相比后来跌宕起伏的八九十年代,这些都只能算是序曲。

但就在这一年,在遥远的中国南方,那个多年后“被划了一个圈”的城市,诞生了一家企业。这家企业赶上了最激荡的年代,又在年富力强之时拥抱机遇,继而创下了影响行业的商业模式,并以自己的方式成为行业领袖。这家企业就是——广东省珍珠企业总公司澳头珍珠养殖场,后改名为广东澳珍药业有限公司。

诞生于政策的光环下

广东澳珍成立之初只是一家国营企业。恰逢那时候,中国做了一个决定——“搞三线建设”。原因也很简单,外部有形势压力,而内部发展存在马太效应,为了改善沿海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当地政府便决定出资创办“广东省珍珠企业总公司澳头珍珠养殖场”。

成立之初,澳珍虽然只是一个规模很小的养殖基地,但它却为当地的人带来了除捕鱼之外的新收入,极大的改善了当地人的生活。而且由于海珠的产量不错,由澳珍出产的珍珠几乎占到了当时广东珍珠总产量的80%,成了名副其实的“珍珠之乡”。

但遗憾的是,在那个年代美丽的珍珠只是首饰和服饰,它们的用途也仅限于装扮,使用的范围非常之小,更创造不出什么大利润。

就是在这种无人敢想,无人敢做的情况下,澳珍打破了当时珍珠产业的平衡,它们研发出了珍珠的新用途——用作药品的“珍珠层粉”和“珍珠末”!

一时间,业内哗然一片!“独领风骚”的澳珍,一直将“珍珠层粉”和“珍珠末”的优势持续到了1994年,中国开始加入WTO。那时候,国外的雪花膏、美肤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外表洁白如雪,带有淡淡香味的雪花膏受到了工厂女工以及女学生的热烈欢迎,快速打开了国内市场。

随着进入市场的进口品牌化妆品越来越多,珍珠霜、银耳霜、美白霜......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放弃国有老品牌,转而使用舶来品,而激烈的市场竞争逼着澳珍不得不转型。

此后,国有“澳头珍珠养殖场”开始变为私有,并从养殖场转型为“广东省珍珠企业总公司”,从单一的养殖型企业转型为以养殖为主、加工与销售为辅的企业。

在之后的几年,“澳珍”还经过几次转让和转型,但遗憾的是这些破釜沉舟般的举动,虽然给公司挣到了一口“喘气”的机会,却没有惊起什么大风浪。

机遇下的变革

就这样,“澳珍”不温不火的发展状态,一直持续到迎来了下一位接管它的“良人”——裘建社。

21世纪初,这位在医药研发领域颇具盛名的研发者为“澳珍”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裘建社结合自己在中医多年的研发经验,在原澳头珍珠养殖场的基础上,将医药的安全品质理念植入珍珠及系列产品研发中。

从这时起,“澳珍”的业务模式再次升级,不再只是一家简单的养殖、加工销售企业,转而成为了“以研发为主,生产为辅”,并先后研发出了医药、保健、美容等在内的几十个系列产品,例如珍珠层粉、珍珠末中成药系列、珍珠粉美容产品等。

从销售到研发的跨越式发展,让“澳珍”具备了更强的竞争力。而裘建社研发的产品也于2004年首次通过国家食品监督管理局的GMP认证,2016年5月顺利通过了第四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GMP认证,在质量获得了肯定。

风潮冲击之下的“澳珍”无疑是幸运的,它存活下来,并得到了再一次发展的机会。

无论是2010年“澳珍”顺利加入广东省单体药店联盟会——金百合,并成为了‘金百合单体联盟会员’,还是2017年10月“澳珍”的珍珠层粉系列产品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都是市场对其的认可。

而此后的几年,在裘建社带领下的“澳珍”也在不断突破自我,现代的生产设备、具备国内先进水平的质检体系、严格按照GMP要求实行的标准管理模式,都被不断引进,为团队注入新的血液。

同时在追求产品质量的道路上,“澳珍”也愈发严格。他们以“天然安全,无添加、有保障”为研发准则,以原生态、绿色环保为健康护肤理念,不断开拓自己的产品版图,为行业带来了健康原生态药品级的珍珠护肤新潮流。

懂得创新的“澳珍”是中国企业发展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他的改革、整合之路,是中国创业史的“缩影”。而在社交新零售时代,不断前行的“澳珍”能否又一次抓住机会,在“全方位、网络化的管理和服务”的理念指导下实现腾飞?或许也值得我们期待!

责任编辑: 修己
相关阅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