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随后美国商务部也将华为纳入“实体名单”,上述做法意味着华为不能向美国出售信息与通讯技术和服务,购买美国的产品和服务也会受到限制。
不过,美国向华为打响的“禁令”枪,首先“中枪”倒下的是美国企业。
“禁令”宣布后,华为的上游供应商股价悉数下跌。高通、博通连续两个交易日下跌,跌幅达5%,对于千亿美元市值的两家芯片巨头来说,这意味着50亿美元的市值蒸发。
受伤的不仅是两家芯片巨头,华为在美供应链体系上至英特尔、甲骨文,下至美国各地的小型技术公司,它们都可能因一纸禁令而丢失掉大洋彼岸的重要客户。
事实上,随着通信电子行业的全球化专业分工,大型科技公司已经成为“命运共同体”。产业内分工越来越细,技术配套越来越复杂,这构成了经济全球化的效率基础及利益所在,也是通信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动力源泉。
产业链全球化,价值链同样全球化。从2018年的年报来看,高通67%的收入,英特尔26%的收入,英伟达24%的收入,苹果20%的收入也都来自中国。
然而,美国用政治手段强行干预商业的做法,让全球专业化分工头顶上高悬达摩克利斯之剑。中美贸易战之后的美日、美欧贸易争端,特朗普是否会故技重施再打“实体名单”牌,都让全球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供应链的风险与安全。美日汽车产业的竞争,波音与空客的大战……任何威胁到美国产业地位的商业竞争,都将面临政治干预的阴影。面对这只“有形之手”,跨国企业或未雨绸缪储备技术,或防范未然转移市场,本质都是被迫进行逆全球化,背后是研发资源的重复投入和消费者负担的增加,更是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拖累。
世界贸易组织发布的《2018年世界贸易报告》显示,信息技术产品贸易在过去20年里增长两倍,2016年达到1.6万亿美元,预计全球服务贸易占比将由目前的21%增至2030年25%。面对逆全球化的势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已经调降了多国经济增长前景,在去年底的报告中,IMF还下调了对全球贸易量增速的预期,预计今明两年商品和服务总贸易量增速分别为4.2%、4%,较此前分别下调0.6及0.5个百分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担心贸易摩擦将对商业信心造成伤害,进而对企业投资和金融市场产生不利影响。
作为当今第一大经济体,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美国难以独善其身。无论短期内对美国产业的打击,还是长期来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美国将华为列入“实体名单”,伤的是全球化的产业链价值链,并非仅仅是一家中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