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新闻>深度> 正文

中国经济的底气所在

 中国有句老话,办法总比困难多。今年以来,应对国内外的错综复杂形势,我们一如既往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经济基本面运行在合理区间,与此同时实施相机调控,及时预调微调,使各类风险隐患被尽早识别、尽快排除,微观主体活力愈发丰沛,国民经济没有出现大起大落。党的十八大以来,宏观调控体系更加有力、有度、有效,调控手段与工具推陈出新、日益完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这是中国经济的信心,更是中国经济的底气。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航船前后历经多次险滩、暗礁,从治理“洋跃进”、通货膨胀,到防范“硬着陆”、扩大内需,从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国际金融海啸,到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之所以能一次次转危为安、化危为机,一次次劈波斩浪、行稳致远,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基础上,主动作为、成功实施了数轮宏观调控,并能在每轮调控实践中斟酌纠偏、持续优化。时至今日,我们的宏观调控日臻稳健,各项机制化建设更加成熟、定型,尤其是“工具箱”的政策储备数量足、种类多、效率高,构成了中国经济防范和化解不确定性的坚实屏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周期性经济,离不开适时适度逆周期调节和相机抉择。调节、抉择,就要留有回旋余地。今年1—4月,减税降费后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仍增长5.3%,以税收为中心的财政政策仍有较大空间。4月CPI温和上涨2.5%,M2同比增长8.5%,稳定的物价和预期为货币政策留足了后手。更何况,“三去一降一补”的结构性调整已为总量调控提供新方法,如为中小企业降成本、补短板比开闸放水更精准、更见效,去杠杆不搞一刀切,通过“定向输血”为转型升级添动力。1—4月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4.3%,4月末外汇储备规模达30950亿美元,国际收支继续稳中提质,贸易与汇率政策同样有后手可见招拆招。有经济肌体的平稳健康,有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我们没有理由不自信前行。

  宏观调控重在有度,相机抉择难在冷静。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高质量发展,必须有把握宏观大势的历史耐心与定力,既要会打政策“组合拳”,更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一方面,只要主要统计指标、特别是就业数据不滑出目标区间,就不下猛药,不搞大水漫灌、强刺激,努力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另一方面,也要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这其中蕴含着当下调控的全部要义。比如去库存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的手段,去产能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较之单纯的工具组合更易唤起企业的活力创造力,此类以改革促调控,本身就是手段的优化和创新,是宏观调控“工具箱”的生命力所在,便于克服体制性因素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风浪越大时,掌舵越重要,领航越关键。发挥好党中央对于经济工作、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定海神针作用,乃是宏观调控能强化政策协同、做到令行禁止的“定盘星”。无论稳中有何变、变中有何忧,只要紧跟党中央的调控号令,提高做经济工作的能力水平,步调一致地落实好“工具箱”中各项政策,我们定能无畏严冬酷暑,上下同心、攻坚克难,打开宏观调控新局面,赢得中国经济新机遇。

责任编辑: 修己
相关阅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