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新闻>深度> 正文

天蓝水碧靠奋斗(锐评)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需要一支基层一线铁军

  

  “一钢独大”的河北省武安市,2017年空气质量下降,曾受到河北省政府约谈和问责。怎么办?武安市痛定思痛,痛下决心,打出一套凌厉的治霾组合拳,其中一个“大招”是组织开展大规模夜查行动,市级领导带头扑下身子频繁夜查污染。大夜查针对的是突出短板:当地晚9时至凌晨6时的大气污染物浓度,比白天高20%到30%,反映出夜间环境管理不到位。

  夜以继日地紧盯不放,这是个苦办法、“笨”办法。但渐渐地,苦干产生效果,有效打击了违法违规行为,发挥了震慑和导向作用,加快了蓝天保卫战的进程。“一微克一微克地抠PM2.5”,去年,武安市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上年增加24天。看到头顶增多的蓝天白云,当地群众竖起大拇指:“抓和不抓,就是不一样!”

  污染防治攻坚战难不难?确实难!要不也不会称之为“攻坚战”。但近年来京津冀等主战场的战况表明,领导干部坚决把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扛在肩上,敢打硬仗,冲在前面,就能攻破长期形成的污染“堡垒”。

  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对于污染防治攻坚战涉及的各地各部门领导干部,应切实做到“军中无戏言”,赏罚分明、令行禁止。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将考核结果作为奖惩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这一点至关重要。“指挥棒”指向明确,才能所向披靡。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需要一支基层一线铁军。最近,中国环境报社等单位组织评选出10名“最美基层环保人”以及“年度感动人物”,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凡业绩。其中,“年度感动人物”浙江省温岭市环境监察大队副大队长陈奔,在查处违法犯罪行为时不幸牺牲,被浙江省政府追授为烈士。基层生态环境守望者不仅挥洒汗水,有的甚至流血牺牲。环境变好,是因为有他们在负重前行。他们理应得到更多关心、爱护和支持。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也离不开公众广泛参与。保护生态环境,既需要生产方式的变革,也需要公众生活方式的改变。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更加勤俭节约,更加绿色低碳,更加文明健康,努力做一个“绿色达人”。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稳扎稳打,共同奋斗,生态环境定会持续好转。

责任编辑: 修己
相关阅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