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昆明8月14日电 (记者赵汉斌)我国西南地区具有丰富的报春花资源,同时这里也被认为是世界报春花属植物的起源和分布中心。记者14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护团队在报春花属植物自然杂交与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学主流期刊《BMC植物生物学》上。
报春花属植物中真正的自然杂交研究实例很少,在种质资源创新利用与新品种开发方面的研究还相对滞后。近年来,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团队持续关注报春花属植物的自然杂交与杂交后代的园艺利用,前期以橘红灯台报春、霞红灯台报春及其两者形成的杂交后代为研究对象,通过片段测序、分子标记以及大量的野外试验,揭示了这一杂交过程及维持的原因。
他们以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茴香灯台报春与广布种海仙花的天然杂交区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自然杂交与极小种群形成与维持的关系。研究发现,茴香灯台报春目前仅有1个居群保持较纯的遗传背景,其余2个居群均检测到杂交渐渗的存在。尤其是在白水台居群,大部分形态鉴定为茴香灯台报春的个体检测到回交渐渗,其比例远大于广布种海仙花,暗示遗传沼泽会加速茴香灯台报春的濒危。
团队对报春花属引种成功的杂交后代建立了观赏性状评价体系,筛选出观赏性状突出、具有广泛园艺利用前景的天然杂交后代单株,突破了这些优良单株的高效营养繁殖技术,掌握了其高效集成栽培技术。近日,橘红灯台报春和霞红灯台报春的天然杂交后代“红粉佳人”和“金粉佳人”,以及茴香灯台报春与海仙花的天然杂交后代“白水紫霞”,通过了报春花新品种的评审,并获得了3个云南省园艺植物新品种授权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