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对创新的呼唤,给每一位科技工作者提供了绽放光彩的机会。不论是三尺讲台、基层一线,还是实验室里、田间地头,科技工作者找到了施展才华的天地,因辛勤奉献而绽放自己的美丽。
三尺讲台,桃李芬芳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陶文铨是国际数值传热学知名专家、中科院院士,也兼任西交利物浦大学校长、学报主编。身份在变,三尺讲台上的坚守不变。
“不能耽误学生的一堂课”是陶文铨的宗旨。他的学生,西安交大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何雅玲回忆,有一次,为了赶着给学生上课,陶老师提前结束国外访学,从机场直奔教室;还有一次,陶老师上午刚做完白内障手术,下午就来到课堂。从1966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至今,陶文铨在教学一线度过了50多个春秋,一直深受学生欢迎。上大课时,慕名而来的学生常常挤满教室,他掏钱买了20个小马扎,每次上课前在教室摆好。
如今,年过八十的陶文铨依然保持着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坚持给学生授课。2014年,他成为首位西安交大教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此前,他还是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
陶文铨指导的学生中,有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长江学者、4名国家杰出基金获得者、4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很多学生以陶文铨为榜样,投身教育,扎根西部。2013年,陶文铨的学生们一同设立了西安交大陶文铨教育基金,助力母校培养更多能源动力学科优秀教师和创新型人才。
投身公益,大爱无疆
施行和指导施行各种肝胆胰手术2万多例,在肝癌外科治疗和肝移植方面打破5个手术禁区,创立3项中国人的原创手术方式……任何一项成就,都足以让中科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肝脏外科中心主任陈孝平获得足够的赞誉。除此以外,他投身公益的医者仁心更令人感动。
近年来,陈孝平当起了志愿者,带领团队深入贵州、甘肃和大别山区、恩施等地区开展义诊活动,给人们送去“院士级”的医疗服务。
2018年,陈孝平还倡导成立了中国肝胆胰专科联盟,整合资源、实现共享,帮助基层医生成长。他身体力行,每季度为偏远地区、革命老区的基层医院举办一次青年医师培训班,讲解操作规范,探讨疑难手术技术。
和陈孝平不同,来自赣南边远山区寻乌县寻乌中学物理教师黄才发,面对的是一群群孩子。
在寻乌中学,黄才发成立了由3位老师组成的科技小组,制定了寻乌中学科技馆活动室规章制度,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科技活动,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和科技创新类大赛,激发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在2018年全国科普日“中学科技馆在行动”活动中,寻乌中学的“益智有趣的机器人组装比赛”荣获“最佳活动奖”。
“对山里的孩子来说,早点接触科普资源对培养他们的兴趣很重要,希望社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黄才发说,“我忘不了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愿意做孩子们通往科学殿堂的桥梁。”
扎根基层,科技助农
2007年,夏南牛在河南泌阳县横空出世,这是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品种,成为我国肉牛产业发展里程碑。泌阳县夏南牛研究推广中心研究员祁兴磊被人们称为“夏南牛之父”。
为了研究夏南牛,祁兴磊带领科研团队持续攻关了21年。其间,技术人员换了一拨又一拨,祁兴磊4次放弃提拔升迁的机会,选择坚守。他跑遍了全县2000多个村庄的沟沟坎坎,行程10万公里以上,磨坏了30多双鞋,骑坏了13辆自行车。
坚守,源自祁兴磊科技富农的初心。他学的是畜牧兽医专业,大学三年级时,邻村的一位农民找他给牛治病,他当时无能为力,心生愧疚,由此萌生要用自己所学让农民脱贫致富的愿望。
如今,夏南牛的数量已近千万头,成为我国主推的肉牛品种。他把资产总额7000余万元的泌阳县夏南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无偿捐献给了泌阳县人民政府,自己专心从事夏南牛的技术推广和后续研发。
西藏自治区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姬秋梅的研究也与牛有缘。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寒牧区,30多年来,她和团队专注破译青藏高原牦牛的生命密码,解决了多个西藏牦牛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开发了世界首个牦牛基因芯片,建立了中国牦牛基因库;建立了一整套牦牛胚胎生产技术,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姬秋梅说:“工作这些年,就做了一些有关牦牛的事。别的事你别问我,我什么都不懂。”
日复一日在高寒牧区工作,她的身体承受了极大的负荷,光是心脏手术就做了三次,但姬秋梅说:“我在牧区生活过,知道那里的苦,只要我的工作能让牧民过上好日子,这些付出就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