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中心某保障队总工程师尹璐(右二)在重大任务中帮带技术骨干。 |
现代战争,来自陆、海、空、天等多维战场的信息流无影无踪,却实实在在影响乃至决定着战争的胜败。
如何将这无影踪的信息实时精准地呈现出来,辅助指挥员作出科学决策?中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中心某保障队总工程师尹璐,从军33年来,尤其是转隶战区3年多来,不停思索、潜心研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如果把指挥员比作‘大脑’,把部队比作‘四肢’,我要做的就是打通‘神经中枢’,为联合作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尹璐说。
心底的呼唤:到离打仗更近的地方去
2016年2月1日,五大战区成立。对各类人员分流时,尹璐面临着两种选择:一边是熟悉的工作环境和对口的技术岗位,另一边是大跨度的全新领域。
“战区主战,到离打仗更近的地方去!”几经考虑,尹璐坚定地选择了后者,站在了联合作战指挥的“第一环”。她也知道,选择后者意味着从头起步,挑战多、压力大。
其实,出身军人家庭的尹璐,心中一直都喜欢征战沙场的感觉。入伍以来,她先后出色地完成上合联演、全军联训、沙场阅兵等20多项重大演训任务保障。其中,朱日和军事训练基地执行任务就多达5次。
履新不久,尹璐在首场“大考”中掉了链子。演习中,指挥员命令她的团队查找一个目标数据,由于准备不足且与友邻单位配合不畅,她的团队耗时很久,才勉强提交一份意图不准、信息不精的报告,远不能满足指挥员的需求。
“战区成立之初,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干,却还要告诉别人怎么干。”尹璐说,那段时间最苦恼。“没有捷径,就是不停地学习。”陆军出身的尹璐扎进资料堆里,恶补联合作战知识,钻研各军种各领域信息系统建设情况,半年就“啃”下了数百万字的资料。同时,她经过详实的调研和缜密的思考,找准了技术突破的方向,开启了“战场综合信息辅助分析系统” 研究的艰难跋涉。
“这个系统完全是我们团队自行研制的,不仅实现了作战信息精起来、动起来、立起来,还能根据战场情况历史数据、作战信息之间的关联等,辅助推断出‘敌方’的作战意图。”谈及此,尹璐颇为自豪。
课题的牵引:要当“技术控”,更要当“作战通”
20多年前,尹璐亲身经历了一段糗事。当时信息化建设刚兴起。在一场层级很高的演习中,为了搞好作战保障,她加班加点熬夜,完成信息系统的搭建。然而演习开始后,这套系统基本上被搁置一边,发挥的作用相当有限。
20多年后,战区组织的一场诸军种联合演习中,尹璐参与研制的指挥信息系统大显身手。她带领保障组运用信息系统精算细算,在极短时间内生成了由各方信息流融合的“战场情况图”,及时保障了对“敌”联合打击。
为了这套信息系统,尹璐倾注了大量心血。各军种信息系统自成一体、相对独立,想实现“一网连三军,一令传八方”,既无经验可循,技术层面上的难度也非同一般。那段时间,她把大脑中原有的逻辑、概念全部“格式化”,方案一次次推出又自我否定。她带领团队调阅参考了3000多个软件程序,组织了上万次对接、融合、调试,不分白天黑夜辗转于办公室和试验机房。最终,如期构建起新的联合作战指挥信息系统。
“这套系统,实现了诸多信源融合为‘战场情况图’的历史性跨越,为战区联指中心迅速运转提供了有力支撑,尹璐功不可没。”战区联合参谋部某局副局长王连仲如是评价。
这20多年,正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尹璐从维护一台信息终端起步,到后来开发单一军种的信息系统,再到现在着眼联合作战设计信息系统,工作内容在拓展,“用信息流驱动联合战车”的初心追求始终没变。
熟悉尹璐的人都知道,她从来不把自己当成单纯的技术人员。她常讲:问题就是课题,要当“技术控”,更要当“作战通”。
多次与尹璐打交道的地方协作单位谈起她来,用“又敬又怕”4个字来形容。因为在军民融合研发某信息系统时,她对技术研发的每道关口都把得紧、抠得细,反复调整、返工加班几乎成了家常便饭。有一次,她向某研究所的一位专家请教技术问题,恰逢专家要出差,她天不亮就赶过去请教,后来又为了一个计算公式跑了4趟。
“某综合空情预警系统”“某信息安全管控系统”……历数她牵头和参与的30多项科研课题,处处体现着确保联合作战胜利的前瞻性思考和服务打赢的实干精神。
师者的情怀:为联合作战带出技术尖兵
尹璐是远近闻名的“金牌教官”。她先后为6000多名指挥员、参谋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授课教学;现场或电话指导部队解决系统建设及运用中的技术难题上万次;她的学生中,有的成为军以上机关处长、参谋,有的成为总工程师、高工,还有的成为团以上领导干部和业务室主任。
尹璐所在保障队的副队长卫斌,就是尹璐的“得意门生”。当年,尹璐发现从国防科大作战指挥学硕士毕业的卫斌很有发展潜力,就为他量身定制“三步教学法”,即她做他看、她讲解他领悟、他做她看并点评。言传身教之下,卫斌很快成长为单位业务骨干。扶上马还要送一程。见时机成熟,尹璐鼓励卫斌转变角色,独立担纲课题项目,并全力为他创造条件。毕业没几年,卫斌就取得5项科研成果,荣获全军科技进步奖。
在尹璐悉心培育下,一大批信息领域的“新兵”,很快成长为能独立承担值班和科研任务的“技术尖兵”。
尹璐所在的保障队是技术性很强的团队。近两年,先后有多名来自各军种和院校信息技术专业的年轻博士、硕士充实到该队。如何尽快将这些高材生培养成顶得上去的技术骨干,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总工程师的尹璐,创造性地突破业务室建制,跨专业抽组,各学科交叉,成立6个紧贴联合作战的课题组,让一批敢想敢干的年轻人担任课题组长,放开手脚展开研究攻关。
保障队信息处理室博士技师郭强在战区联指中心值班时,发现每天海量信息都靠人工检索、抽取,既耗时又费力,便产生了依靠刚刚兴起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智能处理的想法。尹璐得知后,特意为郭强申请成立课题组,立项“多源信息融合”项目,提供设计思路、研究方法,推进该项目取得突破。
3年多来,尹璐所在的保障队技术人员业务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她直接帮带的上百名人员全部成为联合作战指挥和保障的过硬尖子。该保障队连续被战区评为“联合作战保障能力建设先进单位”,她本人被战区评为优秀教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