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文化>文学> 正文

田野上长出的文学社

核心阅读

在北京顺义望泉寺村,一群爱文学的村民聚在一起,成立了文学社。他们写农村故事、说农民心声,还带动村里人把文化活动搞得红红火火。

如今,村民们切磋写作、到文化大院上培训班、自编自演办村晚,日子过得很文艺。

有人形容,这里也许是最小的文学编辑部:“一个人,两平方米,10多年风雨无阻”。有人称赞,这本农村文学爱好者的内部交流刊物《希望》,写的是农民故事,说的是农民心声,孕育着农民的文学梦想。

位于北京市顺义区仁和镇望泉寺村的望泉寺文学社于2006年成立,被称为全国首个农民文学社。文学社定期出版社刊《希望》,扶持草根作者,成为农民的“文学之家”。在这片沃土上,笔耕不辍的人们创作出了一批高质量文学作品,诉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街坊邻里就是读者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句话用在望泉寺文学社的成立上挺合适。按社员们的话说,社刊主编王克臣像“蜂王”一样,聚起了一个群体。

他们口中的王克臣虽近耄耋,但声音洪亮。王克臣形容自己“本是个扛锄头的农民”,但因为爱文学,逐渐写出了名堂。他自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风雨故园》、短篇小说集《心曲》《生活》,以及散文集、杂文集、报告文学集等。

王克臣坦言:“我从小想当作家,认为作家既能塑造别人也能塑造自己。我是‘土包子’,不指望自己的作品产生轰动效应,只要还有村里的大伯大婶、大哥大姐当读者,喜欢听我讲老百姓的故事,就足够了。”

为何创建文学社?王克臣说,他一直生活在顺义农村,看到家乡的变化,年轻时自己参加村里的文学小组,与成员一起写作的情景历历在目,“新农村建设需要提高农民的素质,文学是不可或缺的。”村干部采纳了他的建议,决定成立望泉寺文学社,聘请王克臣当文学社顾问和社刊主编。

2006年,望泉寺文学社正式成立。文学社成立的海报在村里村外贴出,人们踊跃报名,热爱文学的村民们重新聚拢,几天工夫,就征集来十几篇稿子。鲁迅文学院教授何镇邦前去赠书、讲课,称赞望泉寺村为“文学第一村”。

为草根作家搭台

在文学社大伙儿心中,《希望》是本浪漫的刊物——坐落于首都机场附近,诞生在飞机起落的地方,每天随着第一架飞机起飞,待到最后一架夜航飞机返程,文字伴着飞机的轰鸣此起彼伏。

望泉寺文学社创办以来,编辑发行社刊50余期,发现了一大批文学新星。文学社最初成立时只有十几个人,到现在已经有779人。顺义文学队伍也已初具规模:3名中国作协会员、3名中国散文学会会员、2名北京市写作学会会员,另有晨风、启明星、新芽等中小学生文学社,初步形成了老、中、青、少4个梯队。

姑娘向湖来自一座东北小城,目前已是顺义区作家协会会员。几年前来到北京打工的她心中一直有一个作家梦,机缘巧合下认识了王克臣并开始给《希望》投稿,笔下越写越有劲,刊发了数篇小说和随笔,“文学这条路,不好走。但有文友们陪伴,我会一直坚持,用我的手,写我的心,写这世间的人海涨落、四季晴雨和恋恋真情。”

王克臣把对基层业余作家的扶持称为“点灯”。《希望》开辟了两个特色栏目,一个叫“来来往往”,是作者、读者、编者相互交流的园地;一个是“星星点灯”,刊发基层青年作者作品,并配发序言进行评介。目前,文学社已经“点亮”了30多位基层青年作者,有的从教师转职当了报刊编辑,有的加入了顺义区作协或北京市作协。

农民许福元也是被“点亮”的人之一。他201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被称为作家时,他常幽默地自我调侃:“自幼摸过鱼捞过虾,摘过李子爬过瓜。不玩扑克和麻将,专跟文学处对象。”他写的都是农家的生活,庄稼老汉和年轻小伙都爱读:“老许的作品,好比炕桌上的小米饭和南瓜汤,解饱解渴。”

有了《希望》,村里许多独身老人找到了寄托,年轻人找到了生活乐趣。不少文学社成员写出作品后,第一时间念给家里人听,征求意见。逢年过节亲朋好友串门,别人拿出零食瓜果待客,社员们却拿出自己的文学作品给客人欣赏。“文学社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全村人,也吸引着外地人。”望泉寺村村支书贾爱华说。

激发村民文艺热情

过去,“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是农村生活的写照。在望泉寺村村干部眼里,《希望》这本刊物,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他们的文化缺失。

成立文学社后,村里又建起文化大院。院子正中为体育、休闲场所,四周房屋分别是文化娱乐大厅、图书馆、书画室、电脑屋等。村图书馆藏书1万余册,其中8000多册是各个报社和作家的赠书。

为了提高文学爱好者的写作水平,文学社还组织各种学习班,有时会邀请知名作家来授课。平日里,文学社成员除了写作、授课外,还积极参加村子里的体育、文娱活动。2007年,文学社邀请村里的“土专家”王宝森为大家举办专题讲座,在没有暖气的屋子里,讲座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才结束,大伙儿仍意犹未尽。

顺义电视台曾举办过楹联比赛,33名获奖者中有11人来自望泉寺村,捧走两个一等奖。不只是为了参加比赛,文学社平日也进行征联活动,由村民创作,再由文学社的成员们誊写出来,写好的春联挂满了文学社礼堂的墙面。

村民们的文艺创作热情日益高涨,每年腊月都会自己编排节目,经过村委会的选拔,在腊月二十三上演,登台的都是街坊邻居,村民看着也觉得亲切。

王克臣相信,这片肥沃的文学土地大有希望,他借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想法:“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

书写热气腾腾的故事(记者手记)

翻开《希望》,很容易就能被里面的故事和文字打动。

“昨夜细雨沙沙,新雨之后的桃林仿佛饮了一壶春酒,倏忽一片嫣红,如雪如蝶的花儿纷纷攘攘地挤满了枝头……”“捧一捧家乡的黄土,数一数我成长的故事,每一颗粒都留有经历的脚趾;亲一亲村后山坝石子,坡与坡都是长满的情意,每一寸触角都如妹似姊……”若不了解背景,很难相信这些散发着泥土气息和五谷芬芳的文字都出自这本小小的乡村文学社社刊,很多作者都是地道的农民。

在上世纪80年代,乡村大地上曾兴起无数文学社。经过时光淘洗后,像望泉寺文学社这般依然“活”得很好、愈加壮大的寥寥无几。其实,在农村题材的文学作品中,农民自己参与文学创作的比例也很小。这更显示出像《希望》这样的乡村文学刊物的珍贵。有了文学社的带头和引导,望泉寺村村民以书写热气腾腾的农村故事为爱好,为争当时代的记录者而自豪。他们写农村真情事,说农民心里话,做乡亲代言人,给火热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

责任编辑: 修己
相关阅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