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艾平中篇小说新作《包·哈斯三回科右中旗》(《人民文学》2019年第4期),让我想起跟艾平一起在呼伦贝尔采风的经历。在新巴尔虎左旗与当地作家、诗人和民间艺人交流时,艾平带我们探访了一位专门做马鞍子的老牧民巴特尔,马鞍巴特尔后来就成为这部小说中包·哈斯的人物原型和灵感来源。
包·哈斯是远近闻名的牧马人,草原上神奇的通才,只要是和草原有关的事物,没有他不懂的。随着年龄增加、生活富足,孩子成器,在城市里生活的老人却感到某种缺憾。这种缺憾和情感有关,他想起母亲生前挂念的一个人,那个人是他很小时候就失散的姐姐敖道呼。有一天他从一只马靴里发现一节姐姐出生时剪下的脐带,于是做出决定,回到科尔沁草原上的科右中旗去寻找失散多年的姐姐。整部小说就在这样的寻找中展开了。
这是深情的三次回乡之路。包·哈斯在一次次回乡中逐渐贴近记忆的核心地带,也在一次次探寻中给我们展开一条条充满感情的记忆小路。哪怕是熟悉草原故事的读者,在读这部小说时,还是会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鲜感。整部小说在寻找姐姐敖道呼的大故事里面,又伸展出枝蔓和花草,套着一个个新时代草原人物和故事,这些人物和故事像串珠一样,串在包·哈斯的寻亲过程中,让我们看到小说的结构艺术之美。
三次寻亲,姐姐敖道呼的讯息像断片一样,一点点地拼合起来。每次回乡,对作为草原老把式的包·哈斯来说,也在激活他对草原深沉的爱。这里无论是大自然的馈赠,还是人与人的亲情,都浓烈非常。在三次回访科右中旗中,包·哈斯的生活被现代通信方式,被手机、电脑、互联网、高速公路,被摩托车、汽车所包裹,这与他记忆里的岁月,与他的套马杆、烧酒、蒙古长袍形成鲜明对比,让我们看到草原生活的变迁;而故乡科右中旗人热情淳朴地帮他寻找和回忆,又呈现出草原上的不变。新变化是交通、通信方式的快捷和现代生活的便利,不变的则是草原上的道德、情感、人伦,以及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包·哈斯这个人物形象非常鲜明而且立得住。作为当年在草原上叱咤风云的老一代牧人,他对草原放牧技巧的总结和发扬,至今都是传奇。人类古老游牧生活的文化内涵,在包·哈斯寻亲过程中被张扬、挖掘和呈现出来,带给我们文化人类学般的魅力和吸引力。尤其是,当包·哈斯发现姐姐敖道呼当年绣的萨日朗花在科右中旗已经传承为民族手工艺品绝佳代表时,在他内心里回旋的,是深沉悠长的记忆和情感交织的草原之歌。70岁老人包·哈斯的寻亲之路,因此成为我们理解新时代草原生态、草原文化、草原人道德世界的绝佳路径,包·哈斯老人对家乡的爱、对亲人的爱,由此上升为一种对家园、土地、祖国和人民的深沉感情。
作家艾平长年生活在呼伦贝尔,在创作上不断求新求真。她曾获得徐迟报告文学奖,写过精彩的报告文学《一个记者的九年长征》,出版过《聆听草原》《风景的深度》等多部大气的散文集。这篇小说是艾平践行“四力”结出的硕果。一个作家脚踩到哪里,写作半径就会扩展到哪里;眼看到哪里,写作宽度就能伸展到哪里;脑袋思考到哪里,作品深度就呈现在哪里;笔力体现在哪里,哪里就有千帆竞发和万马奔腾的气势和局面。艾平写出这样一部好作品,就在于她对家乡呼伦贝尔的热爱,对科尔沁草原的热爱,还体现在她多年来对基层牧区生活的深入观察、体验和思考。她在科尔沁草原和呼伦贝尔草原这两大相邻的内蒙古大草原上到处游走,对科右中旗的脱贫攻坚采访经年,对当地牧民蓬勃焕发的生活热情了然于心,同时,作为一位写作经验丰富的作家,她笔力强健,为我们端出这部充满浓烈情感的现实题材佳作。阅读这部小说,我们能看到新时代草原人内心蕴含的丰富深沉的爱和博大的家国情怀,就像是蒙古长调那样悠长回旋在耳边。是的,回乡之路并不漫长,只要那是一条充满了爱和情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