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第一次听说斋郎。我知道的丽水,被一脉瓯江滋养得山水锦绣,不管什么季节,不论什么地方,都是一幅美丽的江南风光,没想到曾有悲壮的革命历史。
斋郎村,地处浙西南丽水市庆元县东北,是庆元、龙泉、景宁三县市交界处的交汇点。海拔一千二百多米,周遭都是崇山峻岭,一条深不见底的峡谷,草深林密,乱石遍野。正是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让它成为一个易守难攻的险要之地。史料记载:1935年初,中央红军离开中央根据地,师长粟裕和政委刘英率领北上抗日先遣队余部组成挺进师,进入浙西南一带开展游击战争。
去斋郎村。车在山中盘旋而上。一侧是万丈悬崖,一侧是嶙峋峭壁。春山葳蕤,在这山野之中,哪一片曾染过红军的鲜血,哪一处留下过他们的脚印,又有哪一些树木挡过敌人的子弹,遮蔽过他们的身体?当年红军只凭双腿在这山里奔走打游击,与敌人一周旋就是数年,食物匮乏,缺衣少药,毒虫叮咬,猛兽侵袭,每一天都是动荡的,每一次都是不可预料的死亡威胁,“天当房,地当床,野菜当干粮”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如今,数十年过去,那些艰苦卓绝的岁月,那些先烈留下的脚印,会被时光湮没吗?良久,一座由一面飘扬的红旗和斋郎村字样组成的地标雕塑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我以为到斋郎村了,当地朋友说,斋郎村还在山的那边。
终于,车穿过一个高大的门楼,驶入宁静的村庄,村支书叶伙有等在村口。村中道路整洁,古树参天。许多地方的墙上都绘有“斋郎战斗”画面。初晴的天空湛蓝透亮,阳光从云层里斜照下来。粟裕将军的指挥所就在村中的一个小山坡上,从村中小广场边拾级而上,一座墙面斑驳的老房子出现在眼前。屋子里保存着粟裕和刘英当年工作和生活的房间,房间里仅一桌一床,桌上一盏小油灯。在当年那场载入中国革命史册的斋郎战斗中,他们就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运筹帷幄,以少胜多,取得挺进师进入浙西南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为建立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创造了条件。
站在指挥所的天井里,村民给我们讲斋郎红军的故事,其中“两只红军碗”的故事尤其动人。
1935年4月下旬,挺进师进入斋郎村时,村民以为又是白匪进村,都纷纷逃进山里躲藏。六岁的叶庆炉跟姐姐一起,也加入到逃跑村民的队伍中。叶庆炉在逃跑途中摔了一跤,脚受了重伤,剧烈的伤痛让他不能自抑地大哭起来。哭喊声势必会暴露全村人的行踪,无奈之下,他姐姐只好把他背回村里。
红军进村后,看到村民们都走了,就住宿在村外的灰房、牛栏等地方,还将村里的道路打扫得干干净净,对群众的东西秋毫无犯。正当红军煮好一锅面准备就餐时,突然一民房里传出一阵阵孩子撕心的哭喊声,三个红军马上循声找去,一推开门,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女孩坐在地上哭,地上还躺着一个脸色发白的男孩,当时男孩的哭喊声已经很微弱,一只膝盖红肿成皮球大的包。
看到这场景,红军二话没说,一个留守,其他夺门而出。不一会儿,两个红军端来两碗面,取来伤药膏贴,给男孩清洗上药……吃了面,上了药,后半夜,伤痛渐渐退去,姐弟俩进入梦乡。
这样过了两天,个别胆大的村民偷偷回来查看,看到红军两天来没有进入村民家里一步,村里的一切完好无损,知道红军是好人,于是上山将村民们叫了回来。村民们回家后看到村里的一切,十分感动,于是纷纷将红军叫进自家屋子里住下。在此后红军在村里的六天时间里,村民们积极配合红军完成各项任务。其间叶庆炉姐弟俩每餐都能吃到红军送来的热腾腾的饭菜。第六天,红军已经走了,只留下送饭给姐弟的两只碗。
这是两只救命的碗啊,之后的八十余年,叶庆炉一直珍藏着,直到八十五岁那年,他将碗捐赠给斋郎战斗指挥部旧址……
斋郎村文化礼堂有一面“学子墙”,墙上是村里历年考上大学的学子。这个户籍人口不足千人的小山村,竟培养出博士、硕士十余人,本科毕业生五十八人,专科毕业生六十九人。
“学子墙”上,一眼就看到一个我知道的姑娘。这个考上北大的女孩写的《斋郎记忆》一文,让人印象深刻。她在文中说:
“我生在斋郎,长在斋郎。恬静的乡村生活承载着我最美好的童年记忆,淳朴的乡俗民风绘就我最初为人处世的底色。自打记事起,就从长辈的口中听到无数关于斋郎的革命故事,我还在不同场合见过当时留下来的草鞋、绿色水壶等,村里耸立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也是我每天上学路过、时常驻足仰望之所。斋郎的红色基因就是这样在不经意间融入我们的血液,那种不畏艰难困苦的韧性、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都在代代相传的故事中,在祖父辈的言传身教中,成为我们一代代斋郎人不断前进、不忘初心的精神内核,也是指引我人生道路的不灭灯塔。”
这应该也是斋郎学子共同的记忆吧。作为村支书,叶伙有为这些孩子们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每天他都会到这“学子墙”前驻足,如有游客到斋郎,他就会充当红色旅游的“地接导游”。如今的斋郎,正发挥村庄的地理优势,发展高山红米、生态洋姜等作物,打造“旅游、生态、休闲”相结合的集休闲观光、农事体验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
从村庄里出来,回望暮色里的静谧,心中分外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