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文化>文学> 正文

重拾童话现实主义精神

20世纪上半叶,叶圣陶《稻草人》、张天翼《大林和小林》《宝葫芦的秘密》等作品奠定中国童话独特的现实主义传统。近年来儿童文学写作出版蓬勃发展,但童话写作尤其是秉承现实主义精神的童话精品并不多见。作家汤素兰最新作品《犇向绿心》重拾童话现实主义精神,鲜明现实指向凸显作家写作的问题意识;浪漫童话想象因为植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现实,具有切实感召力。

  《犇向绿心》同时编织两条叙事线索,展现城市化提出的生态建设等问题。在城里孩子田犇的视野中,覆盖着林木、被称为“城市绿心”的小山包被推平修建大楼,校园中深受孩子们喜爱的“百草园”也即将改建为停车场;当代青少年对大自然的渴望、对中华农耕文化的陌生,经由一只骨雕黄牛摆件娓娓道来。

  《犇向绿心》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现实的也是浪漫的。惊蛰这一天,外婆家早已荒芜的梯田被惊醒,大地渴求耕种的心声唤醒沉睡中的骨雕黄牛。黄牛被带回云岭故乡,既唤起大地生机,又集结人心,召回外出务工的青年劳力重返农田。与此同时在城市中,田犇和同学们积极奔走,不仅成功解决停车场问题,留下“百草园”,而且在校园中多出一块“脚板丘”,使城里的孩子们识五谷、接地气。

  汤素兰匠心独运,在作品中成功营造童话叙事的真善美境界。“真”即作品中强烈现实主义底色,作家以贴近少年儿童生活经验的语言,将自己对故乡的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以及对城市文明的建设性思考传递出来,鼓励今天的青少年从传统中汲取营养、积极关注社会发展,有所担当。“善”和“美”则关乎童心之善、愿望之美,如作品对惊蛰的描写。“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春雷惊醒的不只是骨雕黄牛,还有城市里的草木繁花。一夜之间,田犇家中阳台长满青草,卧室里的芦笙长成竹林,走廊摆放的树墩长出树苗,客厅的紫藤秋千椅开满紫藤花,凡此种种,取细节之微,尽描摹之工,以真实生动的形象感牵动读者思绪。其中,骨雕黄牛的故事最具浪漫色彩。黄牛重返故土后,生活在云岭的人、飞禽走兽都陷入沉睡,独有黄牛在田间耕作,一夜之间犁遍云岭所有梯田,四处是泥土欢快的歌声。再比如,骨雕黄牛代表的农耕之美、充满诗意的乡愁、农人与黄牛间感人至深的依恋,在传递出善和美的同时,也赋予作品较高审美境界。

  生活之树长青。作为古老的文学类型,童话所以一直葆有蓬勃生命力,离不开奇幻色彩和闪耀美善之光的浪漫主义情怀,更离不开现实生活和传统文化根脉对它的滋养。童话幻想和现实、历史的紧密关系容易被忽略,童话容易被误解为纯粹的幻想故事。事实上,童话具有积极的建构功能和鲜明的社会意义,如《犇向绿心》中,田犇舅舅田有粮从外地赶回云岭,请来考古学家、水利专家、农业专家前来考察,发现云岭梯田自然天成的储水保水系统,进而开发出自流灌溉工程和云岭农场,带动村民共同发展。

  童话《犇向绿心》构建起童话幻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重要联系,重拾我国童话现实主义写作传统,对当代童话作家如何关注现实生活、如何在写作中兼具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很有启发。关注当代青少年生活现实,以真善美引导青少年珍重传统、关怀现实,进而有所作为,这是儿童文学创作者的使命担当。我们期待更多优秀童话面世,赋予当代文学新的活力,引领更多青少年读者积极面对生活、创造未来。

责任编辑: 修己
相关阅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