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文化>文化> 正文

跨越文化语境与时空的对话

  《中国日记》书籍封面。
  资料图片

  于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在北京举行的“大卫·霍克尼:大水花”特展海报。
  资料图片

  《中国日记》中桂林山水插图。
  资料图片

  大卫·霍克尼是刷新在世画家作品最高拍卖纪录的英国国宝级艺术家。中国改革开放不久,他即与好友首次访华。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与传统中国字画的近距离接触、与中国艺术家们的深入交流,为霍克尼的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启发和灵感,他也因此与中国和中国艺术结下了特殊的缘分。

  “我们3人长达3周的旅行非常愉快、激动,是难以忘怀的回忆”

  1981年,44岁的霍克尼偕助手与72岁的英国诗人斯蒂芬·斯彭德开启了他们的首次中国之行。在3个星期的时间里,他们一行3人先后游历了香港、北京、西安、南京、杭州、无锡、上海、桂林、广州等地。旅程结束后,霍克尼与斯彭德共同出版了《中国日记》一书。既是画家又是摄影师的霍克尼,用画笔和相机记录下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发展面貌,斯彭德则用文字写下二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刚到北京时,霍克尼以为他能有足够的时间画画,他画下了壮观的长安街景象、故宫、天安门广场。看着宽阔的长安街,他感叹道:“北京交通的爆炸式发展还没开始呢。”然而几天后,眼前的新奇景色目不暇接,完全来不及用画笔一幅幅记录。霍克尼不得不大量地拍摄照片,试图记录眼前见到的一切:紫禁城红色的高墙,成群的行人,街上的自行车,照相馆外贴着的肖像照……这些细节即使拆散成卡片,仍能让人一眼认出是中国。

  “我们3人长达3周的旅行非常愉快、激动,是难以忘怀的回忆。”霍克尼说。在旅行之前,霍克尼几乎对中国没有任何概念。这趟中国深度之旅,给他们留下了极好的印象:第一次听京剧带来的独特喜悦、出人意料的美味中餐、颐和园里人们在林中或水上享受生活的情景……

  在旅行结束8个月后,霍克尼与斯彭德在洛杉矶相聚,他们翻阅了收集的素材,回想旅行的过程,讨论印象深刻的部分,共同完成了《中国日记》一书。“这个原本只存在于想象之中的国度突然出现在面前。我现在要做的,是静静地坐下来,好好思考那时的人和事。”他说。书中记录的故事,既有关于他们在中国碰到的诗人、画家们,也有关于他们对中国各年龄段普通人的观察。阅读他们在旅途中富有启发性的谈话,通过他们的眼睛观察中国日常或奇特的生活亦能有所感触。

  “尽管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进行交流,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中国日记》一书收录了霍克尼在途中创作和拍摄的158幅作品作为插图,其中不乏写生作品。淡红色水彩勾勒出天安门城楼,深浅不一的黑色画出一排排的自行车,靛青褐色为桂林山水上色……霍克尼用简单而准确的色块和线条,寥寥几笔,以写意的手法描绘并记录了他视觉里的中国。

  霍克尼笔下,以北京和桂林风景为主题的作品居多。事实上,一到桂林,他便被眼前的景色深深吸引,立刻开始以群山为主题作画。书中记录道:“从下飞机的那一刻我们就意识到,这里的奇异景致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不凡、让人激动。我们曾看过一些描绘桂林陡峭山水的画作,当时我们以为这些神奇的景观不可能是真的。”他们顺漓江乘船而下,对沿途风景留恋不已。霍克尼举起相机不停地拍照,可两岸的景色也不断地变换,“在这里,自然景观变成了视觉的乐章”。

  几乎每到一处,他们都要与当地的艺术家、诗人们进行交流。在北京的第一个上午,他们就与一批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年轻艺术家进行了十分深入的对话。霍克尼提出要看看中国年轻艺术家们的作品,他非常仔细地观赏了这些作品,脸几乎要贴到画上;在桂林,他们见到了一位8岁半的小朋友,霍克尼与他通过画笔交流,成了忘年的艺术伙伴;在南京书画院欣赏墙上挂着的字画作品时,他们这样感慨:“不知道有没有一个汉字同时意味着见面和离别,意味着消除地理和思想的区别,用友谊将人们联系在一起”“尽管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进行交流,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在杭州艺术学校,霍克尼第一次尝试使用中国的毛笔在宣纸上作画,他对中国传统水墨画喜爱不已。霍克尼主动提出要为艺术学校校长画一幅肖像画。在询问了材料的使用方法之后,他先用毛笔蘸了蘸水,又蘸了蘸碟子里的墨汁,开始在纸上画线条。他把这毛笔当作是一种带尖的铅笔式工具来使用,注意力平均分配,一半在校长的脸上,一半在纸上。当天晚些时候,霍克尼自己买了墨汁和几支毛笔,开始模拟中国书法为朋友们写明信片。在霍克尼看来,中国画家善于聚焦眼前事物的主要形象,去除不必要的细节,表现事物的本质,这是许多西方艺术家们学习中国艺术创作方法的原因之一。这些与中国字画的近距离接触、理解与尝试的经历,为霍克尼后来的艺术创作开启了新的视角。

  “一生中最兴奋的一天”

  整个旅行中,霍克尼试图做一位记者式的艺术家。一路上,他与斯彭德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进行了深入的观察,试图理解中国文化。

  与中国艺术家、诗人们交流,他们感到中国同行对于创作的专注、交流思想观点时的真诚;近距离接触中国普通老百姓,他们感到中国人天性善良、友好,对中国人的勇气和希望充满敬佩;观察嬉戏中的孩子们,让霍克尼心情愉悦。“中国孩子描绘了一个美好世界——有礼貌,快乐,充满魅力、色彩和幸福。”他相信,中国会在未来10年内变得更好。

  离开时,他们脑海中净是回忆,霍克尼突然感叹:“我们要向友好的中国人说再见了。”这趟旅行留下的印象,深刻影响了他们对中国的理解,哪怕后来再读一些关于中国的著作,这次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也很难被超越。

  几年后,霍克尼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看到了《康熙南巡图》,激动地发现清代宫廷画家们处理运动与空间的再现方式,竟然与自己的风景创作很相似。那天,霍克尼仔细观看了三四个小时,这一天也被他描述为“一生中最兴奋的一天”。随后,霍克尼策划并执导了纪录片《与中国皇帝的大运河一日游》,解析中国卷轴画里的移步换景及散点透视所带来的不同于西方绘画的丰富观感。霍克尼认为,在中国卷轴画中,观众能置身于画中,而非被画框限制在外。随着镜头徐徐摆动,他带着观众共同欣赏中国古画的艺术魅力。

  霍克尼与中国的故事仍在延续。2015年,他来到北京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进行了题为“我的观看”的讲座。两场讲座均人气爆棚,相关机构和媒体进行了多个现场直播。去年,“大卫·霍克尼:大水花”特展走进了位于北京钱粮胡同的木木艺术社区。展览策划了特别单元,不仅展出了《中国日记》中的部分内容和画作,还将《康熙南巡图》与霍克尼的相关作品并置,激发出跨越文化语境和时空的对话,也是霍克尼与中国的再一次重逢。

责任编辑: 修己
相关阅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