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文化>名人> 正文

承古意,绽新枝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巨变,而艺术创作的发展和演进,正是这一巨变的佐证和缩影。就中国画而言,人物画可视为与历史距离最近的一个画科,而历史题材人物画,又因特定的文化传统、主题精神和审美旨趣,成为长期以来探讨历史与美术的关系时,值得关注和考察的一个门类。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历史题材人物画的艺术成就与创作经验,展望这一题材的发展趋势,挖掘相关理论问题,可为今后创作提供可资借鉴的范本。它们来自于艺术史,又丰富了艺术史。

  不断积蓄传世佳作

  70年中,历史题材人物画取得丰硕成果,时有砥砺与自省,不断积蓄着传世的佳作与经典的图像。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物画在大众艺术普及中成为不可替代的主角。以描绘历史和歌颂英雄人物为内容,历史题材人物画留下一批重要作品。如潘絜兹的《石窟艺术的创造者》、徐燕荪的《兵车行》、刘凌沧的《赤眉军无盐大捷图》等,多歌颂人民英雄,或记录农民起义。另有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塑造,如傅抱石的《屈原〈九歌〉组画》、蒋兆和的《杜甫像》等。这些创作大都在实践层面上探索了历史题材如何传达时代新意、古代人物如何转化为现实英雄等问题。

  1979年第五届全国美展中,涌现出一批优秀人物画。谢振瓯的《丝绸之路》和梅定开、任兆祥的《唐文成公主入藏图》皆为获奖的历史题材作品,都是工笔人物群像,气势磅礴,设色明丽,形式感突出。这一时期,历史题材人物画承续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对屈原、杜甫、岳飞等重要历史人物的刻画传统,更寄托着新时期民族振兴的希冀。如不少画家倾心的屈原和《楚辞》题材,既蕴涵文化寻根的色调,又在古典文脉中寻觅自我价值和生长源流,像李少文的《九歌》组画、潘絜兹的《九歌》、卢沉的《屈子行吟》、刘凌沧的《天问》等。

  80年代中期,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的青年美术群体遍布全国各地。90年代初,在“主旋律”和“多样化”相结合的文艺理论倡导下,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第八届、第九届全国美展中,都有历史题材人物画作品涌现。整体而言,这一阶段该题材创作呈现生长态势,枝蔓繁生,充满多维拓展的可能,正如当代中国画的整体发展一样,时刻凝结着自觉与不自觉的省察、调整、突破与再生。

  新世纪以来,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进入一个繁荣期。政府指导并大力支持实施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和“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等,是该题材创作的最重要推助。在这样的创作平台上,诞生了众多颇具代表性的历史题材人物画作品,如冯远的《屈原与楚辞》、唐勇力的《盛唐书画艺术》、田黎明的《桃花源记》等等。通观这些作品,人物肖像外,更多的是寓人物于历史事件和文化情境中,在不同侧面勃发出逾越以往同类创作的新意,包括对历史和典故的细微体认与把握,对人物和文化的内在复杂关系的判断和感知,以及艺术形式探索上超乎寻常的想象力等,这些重要探索和创获都成为该题材进入繁荣阶段的关键要素。

  总结“寓古于新”的经验

  回顾70年的发展,首先应认真总结“寓古于新”的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崭新气象,在艺术上体现为思想观念的解放、个性化审美的回归、形式的多元探索等。这70年来的历史题材人物画,每个阶段都出现过在艺术创新上可圈可点的佳作,贡献了值得重视的“寓古于新”的经验。

  如李少文《九歌》组画,在屈原辞篇原义和浪漫瑰奇的楚文化精神之间,摄入作者合理的想象与奔放自由的气息。在历史主题、民族意象与现代探索的融合方面,具有开拓之功和启示价值,预示着一股奔涌的崭新气度骎骎而至,借屈子的浩瀚辞篇开启了时代的奏鸣曲。这些优秀画作共同的特点是,创作者对美术史和文化史熟悉,对经典历史绘画的人物塑造、诗意表现、构图特征等要素有选择、有策略地继承,并积极生发时代新说。

  在绘制古人形象上,一类作品承续此前的写实画风,创造出一些血肉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增益人物性格的丰富和生动方面,写实确为一项重要手段,但过度或机械的写实也会让观者感觉画中古人如出邻家左右,是现实生活中谙熟的甲乙丙丁,这样就自然消解了此类作品本应具备的古典韵致。还有一类突破了此前单纯的写实画风,吸收陈老莲等人的变形致奇之术,成功塑造出一系列徘徊于古典和现代之间的古人形象。

  在构图上,当代的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尤其是宏大主题作品,为了满足主题所需和观看的震撼力,往往倾向高度饱满的构图和巨大的尺幅。这本无可厚非,但某些画作仅是表象上的巨幛宽幅,主题内涵却很单薄,气韵亦显颓弱,画中人物欠缺某种直指人心的神采。

  其次,应高度关注并努力培植历史感。这里所说的历史感,需要创作者和观画者两方共同培植。

  在努力培植历史感以更为传神地刻画古人方面,是否有可操作的做法?傅抱石曾记录下自己的经验。他在《陈老莲〈水浒叶子〉序》中总结道:“刻画历史人物,有它的方便处,也有它的困难处。画家只有通过较长期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体会,心仪其人,凝而成象,所谓得之于心,然后才能形之于笔,把每个人物的精神气质性格特征表现出来。”这一以“心仪其人”为核心的创作法度,是植根于传统故实画史的,也是画家历史感的自然外化。

  激扬新时代的精气神

  《文心雕龙》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以图绘古人为内容的历史题材人物画,必须将磅礴的格局与深切的感情集结一体,画中的古人和故实才是亲切可感、生命常新的。欲做到此点,必须先“往深处走”,而“古意”的有无是基本的判断依据。

  所谓“古意”,并不是复制古人面目,更不是浅层的袭古,而是一种通贯古今之间的审美创造。历史题材作品如何让今人喜爱,因何能有一种摄心的艺术伟力?融萃诚挚的古典情怀和深隽的当代思考,才能使笔下图绘饱蕴深度和力度。绘古人形貌难得古人心魂,或可说,任何缺失历史感与对民族文化领悟的人物画,必不能蕴涵畅达的古意与风神。

  当代的历史题材人物画,虽然在选题上已有较大开拓,但尚多集中于历史文化中某些最广为人知的人物和典故,或是家喻户晓的诗词与名著,若从宏观上看,相较于我国浩瀚、博赡的历代文化,依然狭窄。在未来的创作中,应引导创作者和研究者们不断从画学文献与文史资源中合理掘发。当代大国的泱泱气魄,需要有恢弘文化来做稳健的支撑,而选题高度丰富的历史题材人物画,正是最好的讲述者之一。这些,都是该题材“往深处走”的有力举措。

  “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历史题材人物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欲令其不息传承和有效传播,必须思考“往心里走”的问题,必须思考历史题材创作如何感染受众。

  当代传播的方式由单一变多元,绘画静态陈列的传播效能,在很多方面都不能与适应现代节奏和年轻人观看习惯的影像视频等争胜,创作者和研究者需认清这一现实,深思历史题材人物画如何定位,如何把美好的精神与情感传播给大众,如何深入人心。

  回顾70年来历史题材人物画的创作轨迹,可以发现:在以图像致敬前贤的同时,深隽的旨趣和真切的情感不容缺失,今天的艺术创造仍须贯联千载文脉。无论何时,艺术创作都应观之可置身古典情境,而又具有映照时代的人文光芒,唤起观者反思与关怀当下的诉求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振发当代历史题材人物画的生命力。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修己
相关阅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