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全国广场舞成果汇报展演现场 傅德伟 摄
没有哪个舞蹈像广场舞有着这样广泛的群众基础,不管是在四季分明的北方,还是绿树常青的南方,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只要有一块空地,都可以见到随着音乐翩翩起舞的人群。简单易学、没有门槛、有益身心……广场舞以亲民的姿态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近些年,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出,广场舞扰民等问题已不再突出。健康有序、积极向上的广场舞正在焕发新的光彩,它将如何俘获亿万国民的心?
“大妈”标签渐渐淡去
广场舞还是大妈们的专利么?如果你还这样认为,你就out啦。
虽然,广场舞的潮流前线中,大多是大妈们的身影,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高,社会老龄化加剧,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老年人退休后,有了大把的空闲时间。基于锻炼身体的需要,脱胎于健身操的广场舞越来越受到老年人垂青,不仅有大妈,大爷们也越来越活跃在舞蹈的人群中。广场舞正在笼络男性以及其他年龄层的“人心”。
记者在“我和我的祖国”——文化新生活全国广场舞展演中见到了来自河北张家口的武志刚,他所在的广场舞队伍中男性占据了近三分之一。为什么会跳广场舞?武志刚说,以前男性退休后,大多打打牌、遛遛鸟,或者宅在家中。看着跳广场舞的人每天都朝气蓬勃的,他们也就加入进来,一可以锻炼身体,二可以结识朋友,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朋友圈。
“广场舞=大妈们的运动”这种传统印象正在改变,全国各地的年轻人也开始对广场舞趋之若鹜。街舞、拉丁舞、爵士舞等流行舞种被年轻人带到广场。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文化馆青年艺术团的16岁女孩张萍,通过跳舞来倾诉内心。为了提升舞蹈水平,她加入广场舞团队,在这里既体味到长辈们的关爱,也可以学到新的舞蹈技巧。
近些年,青少年在广场舞比赛中越来越频繁地现身。据记者了解,青少年通过参加比赛增加了自我锻炼和自我展示的机会,“多一个舞台,多一次锻炼,就可以离自己的舞蹈梦想更近一步。”这是他们共同的想法。
健身需求逐渐多元
对跳广场舞的老年群体进行调研,你会发现,他们选择跳广场舞不仅是为了健身,更重要的是可以“健心”。
退休后的生活单调而孤独,不是围着儿孙转,就是抬脚跑医院,老年人逐渐在单一的生活中失去了自己的社交圈,这是现代社会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作为一种集体舞蹈,广场舞带给老年人集体的温暖,在一帮志同道合的舞友中,老年人获得的不仅是身心愉悦,更是社会归属感的重拾。
令人惊喜的是,年轻人除了通过跳舞释放压力外,他们走上广场还与街舞的流行有关:2018年,中国首部原创交响乐街舞作品《黄河》在“荷花奖”当代舞、现代舞评选中荣获“当代舞奖”;北京舞蹈学院成立了中国街舞文化研究中心;《这就是街舞》《热血街舞团》等多款街舞综艺节目大热;大学校园里,街舞社团也越来越多……街舞场所与广场舞场所的重合,是广场上出现年轻人的重要原因。
从“草台”跳上了舞台
经过多年的发展,由群众自发组织并在大江南北迅速风靡的广场舞,已经不只是在公园和广场上简单呈现,它们登上了更大的舞台绽放魅力。
成立于2000年的湖北武汉的农民艺术团,是一个平均年龄55岁的群众广场舞团队。最初他们只是在公园里、广场上进行活动,如今,由于广场舞的火热,他们多次受邀参加活动,足迹遍及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城市。中国舞蹈家协会民族民间舞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阮兰玉说,广场舞不仅体现出基层的文化,更能展现出群众积极向上、蓬勃活跃的精神面貌。随着新时代老百姓对生活的新期待和对美的追求的提升,他们更希望走上更大的舞台。
追求艺术性将成未来发展趋势
对广场舞未来的发展,舞者与专家各有期许。来自北京的蒋艳芝希望将来的广场舞有更多专业老师的指导,“草台班子”已经不能满足她们的需求,她们想要向更高水平迈进。来自江西的朱丽娟认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广场舞队伍,需要充足的场地和空间以供使用。中国文化馆协会舞蹈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南通市文化馆馆长曹锦扬则认为,广场舞是一种表演形式,不是一个舞种。只要动作优美、音乐悦耳、风格浓郁、难易适度就可以归入广场舞。集艺术性、审美性、民族性、风格性、娱乐性、科学性为一体,一定是未来广场舞的发展方向。(记者 杜洁芳 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