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摄(影像中国) |
登高临水,车窗外,在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的夹击下,怒江艰难盘旋,峡谷之中左冲右突,闯前撞后,钟鼓雷鸣,奔腾不息,和澜沧江、金沙江一起冲激“三江并流”的奇瑰壮丽景象。我想,那些奔波在怒江峡谷间的扶贫队伍,不就是一道道奋力冲出贫困大峡谷的瑰丽激流吗?
一
许多人都读过杨朔的散文名篇《荔枝蜜》,文中主人公“老梁”如今成了“梁老”,是广东省蜂产品协会的名誉会长。不久前,偶然得知“梁老”被珠海市驻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扶贫工作组请了过去,到怒江考察养蜂扶贫。他不顾高龄,翻山越岭考察之后,认为怒江十分适合养蜂,还顺道给怒江的干部们传授了生动的“养蜂经”。随后,珠海在怒江帮扶了两百多个本地中华蜂养殖点,帮助当地群众成就甜蜜的事业。
中秋节前,为了看个究竟,我马不停蹄去怒江州跑了几天。古人曾以“水无不怒石,山有欲来峰”来描写怒江。我震撼于高山峡谷、石裂川奔的壮美景色,目睹水石相搏、响之激越的惊涛骇浪,亲见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两山夹一江,一江拽二山”的画面:“挂”在陡坡的耕地,木棚屋的篝火塘,危险的溜索,以及茶马古道。正如宋代王安石所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壮丽的风景往往绽放有志者非同寻常的壮美人生。
珠海驻怒江扶贫工作组组长张松,一上车就说起他的养蜂扶贫经历:从珠海带来的企业,考察一遍多数都跑了。为啥?交通不便,百分之九十八的高山峡谷,怒江五十多万人口,贫困的占了一半。当地无机场、无火车、无航运、无高速公路,进出一趟要几天时间。一年两百多天都在下雨,道路常见塌方。
一路颠簸一路看,我逐渐对怒江作为我国最贫困的“三区三州”之一有了切身认识。怒江的大山里,很多地方风景优美,却也是与贫困作斗争的一线。海拔越低,平地越少,山顶的村民除了在缓坡上种些玉米等粮食外,少有可脱贫致富的产业。
怒江,浑身透露着大自然的那股韧劲儿。一边云雾缭绕,风光旖旎,幽谷悬岩,绝壑奔流,秾花异草,山水如画;一边面临着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鲜红的三角梅,一簇簇迎风摇曳,山坡上开得正艳。张松说,扶贫还是要结合怒江当地实际,找准产业扶贫项目。“这不,我们把梁老请了过来,一番考察,发现怒江生态环境好,蜂蜜质量高,技术容易学,当地就有树桶养蜂的传统。而养蜂最需要的花源和蜜源,怒江都具备。玉米多,有充足的花粉供养小蜜蜂,利于蜂群繁殖。崇山峻岭,生态植被好,野桂花、杜鹃花、板栗花、草果花、油菜花……各种花多,有充足的蜜源,缺的是技术培训和扶贫引领。”
扶贫先扶志,有志者事竟成。扶贫项目确定后,工作组找到珠海专业养蜂的何伯农业公司合作,请他们派技术人员负责培训,双方一拍即合。一年来,派驻的一百多名珠海养蜂人行走在怒江的高山峡谷间,风餐露宿,披星戴月,培训了两千多名怒江养蜂人。
养蜂人的到来打破了峡谷的宁静,给怒江的山水增添了几分热闹,也为我重新审视怒江打开了想象空间。怒江州因怒江而闻名。我以前觉得,怒江之美,最壮观的是大峡谷,但现在觉得,怒江之美,还有那行走峡谷间,日夜与贫困顽强抗争的养蜂人的坚韧。对为帮助他人实现美好生活而奔走的人,我们应该表达足够的敬意!这正是人们绵延不息、不屈不挠、砥砺前行的精神伟力!
登高临水,车窗外,在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的夹击下,怒江艰难盘旋,峡谷之中左冲右突,闯前撞后,钟鼓雷鸣,奔腾不息,和澜沧江、金沙江一起冲激“三江并流”的奇瑰壮丽景象。我想,那些奔波在怒江峡谷间的扶贫队伍,不就是一道道奋力冲出贫困大峡谷的瑰丽激流吗?
二
扶贫工作组的同志热情邀请我们去一个养蜂培训点看看。绵绵细雨中,车子从丙中洛出发,沿怒江而行,崎岖山路,斗折蛇行。远眺山峰,一座座高脚木楼,错落有致。约一个小时,来到一处山坡。坡地一字形摆放好几排蜂箱,小蜜蜂从箱底沿小孔忙碌地进进出出。
这里是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闪当村吉木登小组的养蜂培训点。村小组干部领我们爬上山坡,钻进一个简陋的塑料棚。地上几个木箱,箱上铺着军大衣,这就是守夜的床了。刚一坐下,他就介绍起小组养蜂培训情况。
“包了五十箱蜂,有一箱跑了蜂王,还有四十九箱蜂。”
“大伙培训了一个多月,每天傍晚5点到9点,集中培训三四个小时。”
他指着蜂箱旁边席地散坐的十余个村民说:“来培训的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培训,我们村干部要先学会,再教组里的人。我有信心带领大家学好养蜂技术,带动脱贫。”
老谭,是珠海何伯公司派驻的技术员,负责吉木登村小组培训。他一身黄色的技术员服,十分醒目。谈起养蜂,老谭滔滔不绝:“先要学习分蜂,繁育蜂群,一箱分成两箱,一群分成两群,也就几天工夫。再有十多天就可以产蜜了。”
“分群就要育王,育王先要制作育王杯。”
老谭举起一排蜂蜡制作的蜂巢说:“瞧,这就是育王杯,把一到三天的蜜蜂幼虫放进去,喂以蜂王浆,长大就是蜂王,再挑选出强壮的放进蜂箱就可以分群了。”
“新蜂王放进去前,先要把老蜂王关起来,不然会打架。”老谭小心地打开蜂箱,从箱角拿起一个火柴盒大小的白塑料盒,有细栏杆遮拦。细瞅,里面关着一只大个头的黑蜂王。“蜂王个头大,钻不出蜂盒,瞧,那几只进出忙碌的小蜜蜂在忙着喂它呢。”
“蜂群如果没有蜂王,蜜蜂就会四散而去。刚放的新蜂王需要老蜂王压压阵容,等到新蜂王立稳了,就可以和老蜂王分开,分出新的群。蜂群多,产蜜才多啊!”
我好奇地问:“为什么老要换新蜂王呢?”
“蜂王寿命三年,繁殖能力下降。新蜂王年轻力壮,蜂群的繁殖就快。年轻的蜂王一天多的可产八百多粒子。”
面对众人的好奇,老谭小心翼翼取出一巢框蜜蜂给我们看,巢框密密麻麻爬满蜜蜂。蜂王早早躲藏起来。他指着巢框白色的部分说:“白色的是蜂蜡,下面覆盖的就是蜂蜜。取蜜时要先割掉蜡。黄色的部分是花粉,哺喂花粉长大的就是小蜜蜂。”
“蜂蜜是蜜蜂的粮食,人类都取走后,蜜蜂怎么办?”
老谭笑着说:“不用担心,每次取蜜,都会给蜜蜂留口粮的。蜜蜂虽然很勤劳,但是,当蜂蜜充足的时候,蜜蜂也会懒惰不再工作。人们取走蜂蜜后,小蜜蜂就又会辛勤劳动了。”
我开始为蜜蜂着迷。蜜蜂的团结合作、勤劳奉献,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参与”到东西部结对扶贫事业中。今年,珠海投入帮扶资金三千多万元,向怒江一百八十七个养殖点赠送一万八千余箱蜜蜂。村里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可分到五箱蜜蜂,按一箱年产十斤蜜、每斤五十元计算,一户年收入两千五百元。如果学会分箱技术,收入就更高,并且由何伯公司以保底价收购。贫困户可以采取承包养、合作社养等多种方式。
“收蜜啦,收蜜啦!”山花绽放,老窝河欢快地汇入怒江,清脆的欢呼声传遍山林。泸水新寨村的养蜂点,第一次收蜜就摇出三百斤纯蜜,不等收购,被本地市场一扫而光。去年,怒江三十个养殖点,就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千五百多户,六千五百多人受益,其中七百四十多人当年脱贫。
养蜂扶贫账,越算越开心。“这中间还有个小曲折,刚开始贡山县个别同志对引进外地中蜂养殖有疑虑,我赶到县里组织养蜂座谈会,从科学角度作解释,说服大家同意引进珠海中蜂养殖。”梁老的一番话解开了谜底,“过去怒江人也养蜂,是从树洞、岩穴里的蜂窝猎蜜取子,毁巢取蜜,方法原始。如今科学驯化养蜂,送蜂上门、技术帮扶、保底收购,加上其他种养项目,收入倍增,很快迈上脱贫奔小康之路……”
短短几天,我目睹了峡谷万物从不放弃生长的强大生命力。树木枝繁叶茂,灌木千姿百态。野蔷薇,就跟装了弹簧似的,要蹦到太阳身边去。万物生长,增添了我对蜜蜂的喜爱,也启迪我找到了此行的收获:扶贫一定要扶到群众心坎上。只有切合实际的精准扶贫,村民收获才会更大。不仅要扶智扶志,还要做好技术服务,这样扶贫会更有生命力。
养蜂的知识还没学够,催生植物的雨水又到了,滴滴答答地送来了漫山遍野的花期。像蜜蜂抓紧花期酿蜜一样,怒江也到了脱贫攻坚的关键期。让我感动的是,梁老以七十七岁高龄与三百多名珠海扶贫干部一起,奔走在怒江的高山峡谷间,为消除贫困而跋山涉水。珠海市三年来在此地投入帮扶资金近九亿元,支持了养蜂、中药种植、蔬菜基地、扶贫搬迁等四百多个扶贫项目,带动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两万多人脱贫。当地群众正在摆脱深度贫困,迎来新的历史性跨越。
望着飞来飞去的小蜜蜂,我也忽然想到,这些勤劳的小蜜蜂知不知道自己的辛勤劳动,也是在为怒江脱贫攻坚而酿造甜蜜的未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