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A股正式扩容融资融券标的以来,已满一周时间,在此期间,两融余额也从8月16日的8939亿元增至8月22日的9165亿元(由于深交所暂未公布8月23日公布融资融券交易情况,故只统计上周前四个交易日情况),累计增加逾226亿元。
“两融标的股票的扩容,对提高市场流动性起到了正面影响。”太平洋证券策略分析师金达莱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此次两融标的股票数量扩围,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杠杆资金入市,从而带来增量资金入场。
结合日前证监会指导沪深交易所修订的《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来看,融资融券标的股票数量由950只扩大至1600只,其中沪市由525只升至800只,深市由425只升至800只。标的扩容后,市场融资融券标的市值占总市值比重由约70%达到80%以上,中小板、创业板股票市值占比大幅提升。除此之外,《实施细则》还取消了最低维持担保比例不得低于130%的统一限制,以及完善维持担保比例计算公式。
天风证券分析师夏昌盛预计,《实施细则》将推动券商两融业务的差异化发展,资本金充足且风险管理水平高的券商规模有望实现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沪深两市融资融券的规模变化主要受市场影响,但叠加此前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决定,自2019年8月8日起整体下调转融资费率80个基点的利好消息,夏昌盛认为,这有望促进券商两融业务的快速发展。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后发现,自2010年融资融券推出以来,此前已经历过五轮扩容。时间分别发生在2011年12月5日、2013年1月31日、2013年9月16日、2014年9月22日和2016年12月12日。融资融券标的股票数量也正式从90只增至目前的1600只。
“此次扩容新增的650只股票绝大多数是中小市值股票,而中小市值股票对于融资的弹性更大,因此利好影响更加明显。”东北证券分析师许俊称,此次两融扩容意味着监管层对于股市的态度更偏积极。从行业层面来看,轻工制造与计算机的新增可融资市值边际增量较大。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同花顺统计得知,上周(8月19日至8月23日)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仅建筑装饰和家用电器两行业呈现融资净偿还态势,其余26个行业均为融资仅买入。其中,融资净买入额超过10亿元的有6个行业,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电子39.79亿元、计算机30.58亿元、医药生物25.56亿元、通信13.72亿元、农林牧渔11.79亿元、银行11.55亿元。
许俊表示,目前融资买入占全市场成交比例接近7%,此次两融标的扩容后,若两融资金按近期的配置比例去配置新增的两融标的,预计将迎来2000亿元左右的潜在增量资金流入,后期市场上行弹性增大。
也就是说,除去上周两融余额新增的226亿元资金,未来,还有约1800亿元增量资金“场外候场”。(杜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