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境内的光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无尘车间里,21岁的田玲正在完成一道手机零配件组装工序。
她将不足指甲盖大小的屏蔽罩从生产线上轻轻取下,然后用大拇指将它摁进手机内——这一动作看似简单,但用力过大就会导致零配件破损,用力过轻又会导致粘贴不牢,对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要求很高。作为一名熟练工人,田玲每天可以完成3000次左右的装配。
光弘科技是一家员工队伍规模达到一万人的大型电子制造服务企业,也是华为、OPPO和LG等品牌手机的主要代工企业之一。
最多的时候,光弘科技曾经设置近千人的生产队伍完成屏蔽罩工序。但现在田玲所在的生产工序只需要约100人的生产团队。和他们相伴的,还有两条最新建成的、配有9台“机器臂”的全自动化生产线,每天可以完成13000个类似的加工件。
光弘科技2018年产量继续保持增长,董事长唐建兴说,这家企业2018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达到1.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91%。
对于很多业界人士而言,光弘科技只是中国企业成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稳压器”的一个缩影。2018年,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现变化、出货量下滑的背景下,中国企业仍然是这一产业重要的创新活力来源之一。
来自市场调查机构群智咨询(Sigmaintell)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手机的出货量约18.2亿部,其中智能手机的销量约13.7亿部,同比下降4.3%。与此同时,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上的占比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一些品牌还被视为全球增长的主要拉动力;而在中国国内市场,国产手机品牌的市场份额优势也进一步增强,并且在高端产品领域实现了新的突破。
事实上,组成这些光芒的,是竞争力进一步加强、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的中国手机研发、生产、销售产业链条。
全球品牌也从中国的电子制造服务业的技术革新中受益。伯恩光学有限公司是苹果公司在全球的主要玻璃屏幕供应商之一,这家同样位于惠州的企业目前在当地已建有4个生产基地,总面积达180万平方米。
伯恩光学总裁办副主任李林说,在全球市场变化的情况下,这家企业2018年的营收约为350亿元人民币,与2017年持平。这家企业已经和苹果公司达成了新的合作意向,正在惠州开辟一个建筑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的新厂区。
“我们今年成立了自动化部门,将在新的厂区引进、布局工业机器人及配套自动化生产线。”伯恩光学人事经理叶劲松说。
群智咨询(Sigmaintell)总经理李亚琴说,当前全球产业链合作日益深入,中国企业对终端产业链和零部件的贡献也在不断增强,以驱动芯片为例,全球驱动IC产值增加值中的67%来自中国大陆面板企业,“这对于全球的产业链是一个非常强的推动”。
目前,在保持国内产能整体稳定的同时,不少中国手机及零配件企业都在积极布局海外产能,以应对全球市场的潜在风险和挑战。但对大多数企业而言,持续的技术创新才是保持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华为、OPPO、中兴、联想4家企业位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企业排名前十位,其中华为以1775件位居第一。随着5G市场大幕的拉开,一些中国品牌已经率先推出面向市场的各类5G终端和智能产品。
李亚琴认为,展望未来,全球手机产业的创新将主要来自外观和功能两大领域,包括全面屏和屏下指纹、可折叠等方向。2018年,中国企业已经率先发布了可折叠终端产品工程机,预计2019年会有更多的中国品牌陆续发布可折叠终端产品。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2019年既意味着挑战,也意味着机遇,在成本上会有所下降,但随着竞逐的加快,特别是加快全球产能布局,企业整合供应链条的难度会进一步加大,需要做好更多的准备。”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