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旅游>旅游资讯> 正文

钓鱼台银杏林美景今年更持久

深秋来临,北京的银杏迎来了一年里的最佳观赏期。提起银杏林,最早出名、名气也最响的当属钓鱼台国宾馆东墙外的银杏大道。

这片银杏栽植于上世纪50年代,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栽植的银杏林之一。每到深秋,满树金叶引得游人纷至沓来。今年同样如此。不过,很多市民可能不知道,钓鱼台的这片银杏林已经在两年前经历了一次“复壮”小手术,健康状况大大改善了,颜值也跟着提升了。

最近的一次树木健康调查显示,复壮后的钓鱼台银杏树,叶片量增加了三成。落叶时间也会较往年推迟,金叶挂满枝头的景观更持久。

症状

“弱树”早早掉光了叶子

钓鱼台银杏大道全长约1公里,有银杏树230多棵。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缓慢生长,这些银杏都出落得高大、挺拔,很多胸径已达到二三十厘米。

看似挺美的银杏,这些年长势却不尽如人意。“主要体现在叶片黄得早、落得早,还有干梢的现象。”2016年,市园林绿化局请来专业的树木医生,对钓鱼台银杏进行了30多个指标的健康测评,有部分银杏树虽然看起来枝繁叶茂,但已经有健康隐患。

一个直观的表现是,银杏景观不那么“整齐”了。有些树势弱的,10月中下旬就开始叶片变黄了,黄得早,落得也早,一阵风过,叶片簌簌往下落,没几天树梢就秃了。而树势比较壮的银杏,要到11月上旬才进入变色期,并且不是一次性变黄,而是从叶子的边缘开始,一点点儿变色,即使有风吹过,也不会一落一大片,能在枝头保持较长的时间。

变色期、落叶期参差不一,金秋时候的钓鱼台银杏林,看起来就没那么壮观了。对这些树的复壮提升势在必行。

病灶

地硬让树喘不上气儿

造成部分银杏树势衰弱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土壤层的高度硬化。

作为知名的银杏观赏点,每年从10月中下旬开始,到11月下旬落叶,钓鱼台银杏林里游客熙来攘往,高峰期摩肩接踵,人满为患。经过无数双脚的无数次踩踏,银杏树扎根的土壤层变得越来越坚硬,水肥不易渗透,地下根系几乎无法呼吸。

“因为土壤层硬化严重,日常管护浇的水、施的肥,只能浮在表层土上,直接促进了近地表层的根系生长,埋在地下的深根反而得不到滋养。久而久之,树的整体营养跟不上,而且遇到大风大雨等极端天气,还容易增加倒伏的风险。”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工作人员张博介绍。

2017年,市园林绿化局启动阜成路增彩延绿项目示范区建设时,把紧邻阜成路的钓鱼台银杏大道的复壮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中。

手术

打开呼吸通道透气透水

针对“病灶”所在,钓鱼台银杏林复壮首先要解决透水、透气的问题。这些日子,这片银杏还是半绿半黄,已经有不少游人来来往往。细心的游人会发现,有些树底下整整齐齐趴着几个绿色的小圆盖子,盖子上有密密麻麻的孔隙,揭开圆盖,会看见一根垂直的管道,插入土层深处。

这些管道就是帮银杏透气的利器,大部分是用塑料线绳编织而成,周身布满空隙,外面包裹无纺布。每根管道插入地下60厘米到1米深不等。在树势明显偏弱的银杏周边,这样的管道有8处之多,为的是增加土壤的透气功能。

直插地下的管道不仅打开了树木的呼吸通道,还给浇水、施肥提供了便利。灌溉水以及水溶性肥料,通过管道直接补到地下根系,让因土壤层硬化久久得不到水肥滋养的银杏,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充足的营养补给,慢慢恢复元气。

部分银杏树所扎根的土壤,本来就很贫瘠,或者地下碎石瓦砾太多,影响下一步的生长。复壮施工时,索性进行“换土”,并增加土壤有机质,让树木有更好的生长环境。

调养

施活性菌根肥增强免疫力

为了让树势衰弱的银杏恢复健康,技术人员在设计复壮方案时,给开了两套“药方”,一套就是上面所说的插透气管,施水溶性肥料,相当于西医,针对性强,见效也快。另一套施活性菌根肥,相当于中医,见效稍慢,重在调养。

这种活性菌根肥,这一两年来在北京的绿化工程中应用得较为普遍。从外表看就是一些粉末状的颗粒,顺着透气管道施入地下。这种活性物质与树木的根系缓慢结合,会生出“根瘤”,一方面会起到固氮的作用,另一方面会刺激根系长出大量的须根,扩大与土壤的接触面,从而能够吸收更多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有科技人员把菌根肥比作树木的疫苗,树木施了这种活性肥料后,免疫能力会大幅度提升,就和人一样,身体素质变强了,就不太容易闹病了。

2017年9月至11月,施工人员通过多种措施给树势衰弱的银杏,壮筋骨,补营养,经过近两年的休养,已经有了明显成效。

11月5日,记者在钓鱼台银杏林里看到,绝大部分银杏树是黄绿参半,有个别树仍存在干梢现象,但提早落叶的不多。按照目前的天气状况,预计11月10日左右,钓鱼台银杏林将迎来最佳观赏期,从满树金黄到满地金黄,整个景观可持续到这个月底。

延伸

给银杏量身定制养护方案

银杏是深受北京市民喜爱的景观树种。不少重要交通干道两侧的行道树栽植的就是银杏,如长安街沿线、北二环、阜成路等等。公园绿地里栽植银杏的就更多了,地坛公园的银杏大道、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银杏树阵、东坝郊野公园的银杏景观林,数不胜数。

作为公园景观树种,银杏长势普遍还可以。相比之下,作为行道树的银杏,长势不尽如人意的却不在少数。和钓鱼台银杏林一样,它们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地面硬化程度过高,再加上树坑窄小,生长空间受到限制,如盆景般蹲在路边,自然长势不好。

记者从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了解到,针对银杏这类相对娇贵的行道树,本市近年来已经总结出一套比较成熟的管护经验、复壮措施。例如安装透气管、改善土壤、增施叶面肥、给树干输营养液、施菌根肥等等。

继钓鱼台银杏大道,北京林业大学的银杏大道最近也在实施复壮工程。其主要措施就是减少地面硬化,将普通地砖改为透水铺装。移除银杏树下的绿篱,减少养分竞争等等。通过综合的对症措施,改善银杏的整体生长环境。

另外,科技人员提醒,银杏树栽下后头5年的管护非常重要,“头5年精心管护,苗木一旦扎下根,自己就能长好了。”

展望

未来有望培育更顽强树种

银杏个体的长势和自身DNA有密切关系。在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古树名木基因保存与DNA指纹图谱构建”课题正在进行。这项课题的成果有望应用于分子育种领域。

该课题选取了京津冀三地的25棵古银杏为检测对象,其中有18棵位于北京市域范围内,5棵位于河北省,2棵位于天津市。大名鼎鼎的潭柘寺帝王树、大觉寺银杏王、昌平关沟大神木、密云巨各庄镇银杏王等都在其中。通过研究,科研人员试图揭开这些古树长寿的秘密。

课题为时3年,将在2020年结题。其研究成果今后可应用于分子育种领域,即培育出生命力更顽强、更能适应北方环境的银杏树种。

链接

潭柘寺树王入选全国最美十大银杏

北京是有银杏自然分布的靠北边缘区域,过了山海关,就很难再看到自然生长的银杏。除了近几十年来新建的银杏大道,不少长寿、高大的古银杏也是秋日里一道迷人的风景。

北京的众多古银杏中,最著名的是门头沟潭柘寺风景区的“帝王树”,树龄1300年,胸围9.29米,平均冠幅18米,树高24米。这株古银杏枝繁叶茂,直干探天,气势恢宏。清乾隆皇帝御封此树为“帝王树”,这是迄今为止皇帝对树木御封的最高封号。

2018年,潭柘寺“帝王树”入选“全国十大最美古银杏”。同年12月,又获得了“北京最美十大树王”称号。(记者 王海燕文并摄)

责任编辑: 修己
相关阅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