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教育>教育新闻> 正文

奋斗,和祖国同频共振

披荆斩棘,他们是新中国科教事业的先行者;拼搏奉献,他们是新时代科教兴国的开拓人……在2018“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有一个特殊群体荣获群体奖。其中大部分人已经离世,健在的老人也已白发苍苍。

  今年1月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两院院士刘永坦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了沉甸甸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章和证书。时光倒流近70年,20多岁的刘永坦和800多位青年师生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他们后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哈工大“八百壮士”。

  上世纪50年代,为支持哈工大发展,800多名青年师生响应国家号召,扎根龙江,把青春挥洒在北疆大地上。

  当年,这支教师队伍的平均年龄只有27.5岁。这批满怀理想的热血青年,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哈工大工作、求学,他们之中不少人来自温暖富庶的江沪浙地区,气候寒冷、物资匮乏的北疆对他们而言挑战巨大。

  窗外是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但哈工大“八百壮士”的心是滚烫的。“我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经历过那些真切的苦难。新中国成立后,年轻人干劲儿十足,都想为建设祖国贡献一份力量。我所理解的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就是爱国奋斗精神。”回首当年的艰苦岁月,中国钢结构最高成就奖得主沈世钊院士这样说道。

  “国家有什么需要,我们就为国家输送什么样的人才!”哈工大原副校长强文义回忆。

  上世纪60年代,一批一批机电、土木、电气专业人才从哈工大走向哈尔滨电机厂、鞍钢、一汽……这就是哈工大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的缘由。

  我国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奠基人之一陈光熙,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国防科技工业战线楷模、中国科学院院士马祖光,我国首位进入国际制冷学会的空调制冷专家徐邦裕……“八百壮士”人才辈出,哈工大科研屡创佳绩。这里诞生了第一台会下棋能说话的计算机、第一台弧焊机器人和点焊机器人、第一颗由高校牵头自主研制的小卫星……

  如今,“八百壮士”的精神继续引领着新一代哈工大人砥砺前行。哈工大有一项传统:让青年教师挑重担,尽快成才。1957年,哈工大晋升首批13名副教授,其中年龄最大的37岁,最年轻的李家宝只有31岁。

  这一优良传统传承至今。2012年3月,青年学者黄志伟从哈佛大学博士后出站后,来到哈工大从零开始组建实验室,建设了结构分子生物学与天然免疫信号转导研究室。短短几年时间,黄志伟带领团队连续攻克3个世界生命科学难题,让中国艾滋病结构生物学研究跻身世界前列。

  “我喜欢学校朴实厚重的感觉,来到这里马上就能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黄志伟说。

  明年,哈工大将迎来建校百年。一代代哈工大人践行“八百壮士”艰苦创业、拼搏奉献的精神,勇攀科学高峰,一笔一笔写就辉煌篇章。

责任编辑: 修己
相关阅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