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健康> 正文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行为发育科主任张青龙:“蜗牛宝宝”的现状该如何改变?

在天佑,我每天都要接触几十个家庭,他们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慢性病患儿,他们中有不少是自闭症、多动症、语言发育迟缓、精神发育迟滞、智力低下的孩子,很多孩子存在多种并发症,我想为他们做点事。

我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家长,他们对孩子的病症、病因知之甚少,盲目的焦虑和训斥孩子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对于慢性病的孩子来说,身体发育的问题很多是打娘胎里带的,尽早干预刻不容缓。静下来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这些孩子的身体和现状该如何改变。

 

在我碰到的孩子中,自闭症和发育迟缓的案例较多。自闭症这一病症的病因及治疗效果,目前国际医学组织和国内专业领域的权威专家尚未有具体定论,作为一名儿科大夫,我想做的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缩小他们与正常孩子的差距,帮助他们更好的回归校园,回归社会。

对于发育迟缓的孩子,我给他们起了一个可爱又形象的名字——“蜗牛宝宝”,在发育迟缓的案例中,语言发育迟缓的偏多。导致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很多,如智力发育迟缓、其他感觉障碍、交往障碍、构音器官异常、语言环境不适当等。缺乏适宜的语言环境对孩子语言发育是有有很大影响的,很多患儿家长在这方面的意识很淡薄。我发现,孩子在发育的早期如果“被剥夺”或脱离语言环境,很大程度上会导致语言发育障碍,孩子长期处于混杂的语言环境中,也是不利于语言功能发育的。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语言发育迟缓是由于患儿“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所致”即“皆胎弱也”。语迟的发生,与心主言、肝主语、肺成声有关,三脏如有虚亏则可致语迟,在临床治疗中,我都是先从中医角度调理患儿的脾胃,改善体质。

在我看来,导致语迟的原因有这么几点:1、言语表达障碍。孩子运用语音和口语表达的能力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如,过了说话的年龄仍不会说话;开始说话后,语言表达比正常儿童发展慢或出现停滞、倒退;虽会说话,但语言技能较低,词汇和语法应用均低于同龄儿童水平。2、语言理解障碍。语言理解出现不同程度延迟,表现为现语言理解困难和遵循指令困难。3、交流障碍和行为异常。 语迟的孩子,会出现语言学习和交流障碍,如不会说句子只能说单个字、言语不连贯、发音含糊不清、回答问题时出现鹦鹉学舌等表现。由于交流障碍和心理因素,常出现为不愿与他人交流、与别人缺少目光接触、烦躁、多动、不合群和自伤等异常行为。

一般情况,孩子在12到14月龄开始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字。所谓有意义的字,一定是孩子主动、有意识地说。比方孩子看到妈妈下班回来,主动能喊出“妈妈”,如果孩子是在大人的要求下才发出“妈妈”这个词,这只能算是模仿。如果孩子迟于18月龄,还不能主动发出一个明确的、有意义的词,则就需要高度重视了。

现如今,很多孩子都是家里老人在带,隔代宠溺不说,老旧的育儿理念已根深蒂固。“贵人语迟”是民间流传的说法,但并不科学。老一代人的观念是只要孩子不是哑巴,说话晚不是病,长大了自然就好了,殊不知,“老经验”可能会耽误孩子的一生。语迟的孩子还可能同时存在语言理解能力落后、语言沟通能力落后,认知水平低下等问题,除了受语言能力影响外,还取决于原发疾病,所谓的“贵人语迟”不是普遍规律,而是特例。

2021年1月我接诊过一个孩子,我清楚的记得孩子妈妈第一次走进我诊室的情形:一个中年女人,见到我就紧紧握住了我的手说道:“张青龙主任,我们是朋友介绍慕名来找您看病的,她的孩子您给看好了,现在已经上幼儿园了。我孩子跟她家孩子一样不会说话,身材也比同龄孩子矮半截,小时候我们以为是舌系带的问题,在老家医院处理过,但是后来说话仍不利索,家里老人都说贵人语迟,孩子两岁后到现在几乎没有开口说过话。这不,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了,因各方面能力都跟不上,被学校劝学在家,请张主任给我们支支招。”

小毅(以下均为化名)4周岁,是家中二宝。妈妈生他时已属高龄产妇,因顺产产程过长导致严重缺氧,出生后黄疸高且持续了一个月之久。多方因素影响下小毅的体质很弱,身形也比同龄孩子瘦小,两岁多才勉强学走路,因脑部神经受损,左脚不是很灵活。专业测评显示,孩子综合发育水平只相当于正常孩子2岁多的水平,自主语言少,不会仿说,口齿不清。我建议小毅妈妈多给他嚼牛肉条、饼干条、苹果条等,逐步锻炼口部肌肉力量,提高唇舌灵活性,增加口腔整体协调能力,改善发音的清晰度。

 

小毅在南京天佑儿童医院治了3个疗程,恢复效果甚佳。妈妈在电话中给我报喜说,孩子一口气能说7个字了,配合家庭康复训练,现在能主动交流了。我经常跟小毅的爸爸微信交流孩子的恢复情况,他多次表示,小毅在天佑治疗了3个疗程,孩子追了2年的能力。今年年初,我还特地去小毅家看望过他,家访的情形至今历历在目。小家伙很喜欢叫我张青龙主任,一直手舞足蹈的说着“欢迎张青龙主任来我家玩!”。现如今,小毅已经在上亲子园,老师评价他在园表现很不错,上课能安坐、配合,还成了老师的小帮手。看着孩子几乎跟正常的孩子无异,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语言的输入是语言表达的基础,交流性语言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多鼓励表扬孩子。夸张的表情、惊讶的语气可以有效吸引到孩子的注意力,不管孩子的语言能力处于何种水平,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动是前提,了解孩子的需求动机,有效地引导孩子作出正确的表达。

前几天,有一位奶奶夜里十点给我发来一段视频,让我指导下孩子的语言问题。整个视频47秒,是在关灯情况下录制的,完全黑屏,没有画面。

奶奶在视频里一直重复2个问题:奶奶问:“谁是奶奶呀?”

孩子则答:“这呢!”

奶奶继续问:“谁是宝宝呀?”

孩子不作声,我估摸着他正用小手指着自己的小鼻子。

47秒,这2个问题,奶奶一直在不断地重复。

随后的沟通,奶奶言语中透着着急、焦虑,她担心因为自己教育不当影响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聊天中,我帮老人进行了心理疏导,并教授了一些引导孩子主动表达的方法给她。事后我一直在思考:孩子语言发育存在问题,家里人着急,但又辛苦的做着一些错误的引导,这样的现状该如何改变呢?

在跟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我也时常提醒他们:跟孩子说话要有目光对视,在引导孩子发声的时候,家长要蹲下来,这样接近的不止是实际距离,还有心灵的距离,同时让孩子看到我们嘴型的变化。让孩子对着我们说,眼睛看,一方面能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我们嘴型的变化更好的进行仿说。在每日的查房中,我也经常示范给患儿家长看,希望能对他们有帮助。

 

另外,跟孩子沟通不必过多重复。这个案例中,奶奶第2个错误地方就是过多重复问题。类似的问题不断重复是很多家长的误区,这样的引导,孩子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逐渐不再配合,时间久了,孩子也会容易机械的仿说。跟孩子说话语言要简练,尽量控制在3-5个字之间,打个比方,给孩子穿衣服,我们可以把衣服举起来并给孩子示范:“穿衣服。”在“穿”和“衣服”字眼上面多强调,提高音量并停顿,将穿衣服这件事和此刻的场景行为产生关连,让孩子明白穿衣服这件事,以及这样的动作就是穿衣服。切忌说出一连串的话,如:“宝宝我们穿衣服了~妈妈给你买的衣服漂亮吗?哇,真漂亮!”说太多就不能突出重点,孩子也容易听不懂。每天查房,我经常会给陪护的家长做示范。

 

语迟的孩子,虽然表达能力差,但孩子主动说话时,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地听,并可适当的给予提示,帮助孩子完善的表达,并鼓励激发孩子说话的热情。

在门诊,我经常碰到一些鹦鹉学舌的孩子,我问他“你叫什么名字?”孩子会重复着跟我说:“你叫什么名字?”一旁的家长则引导着孩子说:“叫叔叔!”孩子也跟着说:“叫叔叔!”这种情况非常普遍。鹦鹉学舌说明孩子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意思才机械的进行仿说,这个问题是可以通过辅助方法让孩子理解问题从而进行正确的对话问答的。

3岁前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6岁之前是干预的黄金期,孩子语言能力的开发,就是在和时间赛跑。当怀疑孩子语言发育迟缓时,一定要带孩子到专业机构进行评估、诊治,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别让“蜗牛宝宝”错过最佳康复期!

冷俊成

责任编辑: 修己
相关阅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