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房产>专家观点> 正文

“融”出新机遇 “合”出新动力

这里蕴含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空间——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城乡融合发展释放持久动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打通区域协调发展“经络”,各大区域板块良性互动;高水平开放联通国内国外市场……

  今年以来,我国城乡区域空间不断拓展、结构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全面提升,在融合联通中,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新机遇、注入新活力。

  ■以协调发展“拓”出国内大市场

  5月13日9时30分许,4架大型客机在15分钟内依次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跑道上平稳降落。这标志着北京新机场完成首次真机验证,为这一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工程于6月30日竣工、9月30日前通航奠定坚实基础。

  同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我国又一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按下“快进键”。

  这是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向深入推进的生动写照。

  今年以来,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召开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再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的发布,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进一步释放、拓展和深化,中国经济跳动的脉搏更加强劲、有力。

  刚刚过去的“加长版”小长假,4天入境香港的内地旅客将近百万,较去年同期增长约四成。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和港珠澳大桥通车带动“五一”假期内地赴港旅客明显增加。

  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市今年将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京雄城际铁路(北京段)、京张铁路(北京段)、京雄高速(北京段)等一系列重点工程建设,有效助力经济平稳运行。

  如同水流,落差越大,势能越强。城乡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是短板,也是中国强大国内市场的潜力所在。

  加快高速铁路网、通信网、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区域空间互联互通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聚焦乡村振兴、脱贫攻坚、自然灾害防治,在补齐发展短板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经济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活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杨宇霆认为,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明确指向下,中国的城镇化进程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城市群发展将为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产业集群等领域投资提供巨大空间。

  ■以改革创新“融”出发展新动力

  今年一季度,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同比增长6.1%、2.4%、5.3%,为东北振兴写下新的注脚。其中,占东北经济半壁江山的辽宁,经济增速时隔4年多再次回到6%以上;当季民间投资增长17.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9个百分点。

  东北经济企稳回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近年来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

  融合城乡、协调区域,关键是突破体制机制障碍,让人才、信息、资金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使生产力布局充分优化。

  近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区)在上海成立院士联合工作站,吸引两院院士在此发布最新研究成果,依托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与长三角企业家一起探讨成果如何“中转落地”。

  G60科创走廊是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下,依托G60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的沪苏湖高铁这两个交通大通道,由上海松江,浙江嘉兴、杭州,江苏苏州,安徽宣城、合肥等九城(区)协同打造的产业和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平台。

  借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发展大势,让创新要素充分涌流,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不断迸发。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明确,我国将坚决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促进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

  4月份,广东院士联合会联合粤港澳21所主要高校科研院所成立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为粤港澳三地院士专家的创新创业提供支撑;

  年初,京津冀协同创新基础研究首批项目验收,“南水北调对京津冀受水区生态环境影响及调控机制研究”多项成果得到切实应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说,今年以来,东部地区持续转型升级,中西部地区经济较快增长,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回暖,四大板块良性互动,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有力实施。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空间格局渐次优化。

  ■以开放共享“通”出发展新机遇

  向东,通过长江黄金水道出海;向西,中欧班列直达欧洲;向南,“陆海新通道”通达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向北,“渝满俄”班列直达俄罗斯……

  借力区域协调发展大势,西部省份重庆已从昔日的开放末梢成为前沿。2018年重庆进出口总值逆势增长15.9%,在中西部位居前列,今年一季度更是同比大增21.9%。

  近年来,随着区域协调发展大格局逐步展开,中西部、东北等地区成为改革开放新前沿,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面对近海不靠海的“窘境”,吉林省主动谋畅通,借港出海、陆海联运、内陆保税等项目相继落成,正加快向东北亚区域经济中心迈进;

  黑龙江以“中蒙俄经济走廊”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哈尔滨连续多年成为国内对俄出口电商包裹量最大的城市;

  四川省推动中欧班列(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参与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

  今年一季度,我国中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0%,快于全国2.5个百分点,中部和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9.6%和7.8%,分别快于全国3.3和1.5个百分点;东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3%,同比加快1.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加快1.5个百分点,均显示出较强的后发优势。

  “通”带来的是发展机遇和发展成果的共享。4月中旬,长三角地区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试点范围在去年“1+8”地的基础上扩大至“1+17”地,三省一市同时大力推进联网统筹区和医疗机构扩展工作,将有更多长三角地区居民从中获益。自2014年以来,京津冀三地累计打通1600公里“断头路”,百姓生活更方便,也为协同发展带来互联互通新转机。

  记者了解到,随着城乡融合进程的推进,我国正着力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让城乡百姓享受标准统一、制度并轨的基本公共服务。

  千万溪流汇聚,方有大海的波澜壮阔。伴随着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发展画卷徐徐铺展,中国经济正呈现出东西南北纵横联动、多个动力源加快成长的良好局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持久的动能。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 

责任编辑: 修己
相关阅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