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财经>重点项目> 正文

行走大湾区 感知新气象

近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峰会在广州举行,并发布《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峰会倡议书》。参会人士一致认为,媒体是建设一流湾区的重要力量,要以更丰富的内容、更多元的表达、更立体的传播,传播好大湾区声音,讲好大湾区故事。

  从5月20日至22日,参会媒体人走访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感受大湾区建设的新气象。

  创新高地正隆起

  2016年6月,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南沙分中心投用。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50个港澳及海外科研团队使用“天河二号”的超算服务。

  放眼大湾区,类似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正加紧建设。中国(东莞)散裂中子源投入运行,中科院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和“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两大科学装置开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区域协同创新也有了新的进展。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落户南沙,6所香港高校在深圳设立72个科研机构,转化成果及技术服务近300项,粤港联合创新资助项目151个。广东省出台了财政科研资金跨境使用办法、港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广东省财政科技计划等一系列措施,同时深化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携手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内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1.89万家。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董事长姜在忠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发展,在进一步深化内地和港澳交流合作,推动港澳参与国家发展战略,提升竞争力的同时,也为新闻报道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对一流媒体如何担当与作为提出了更高要求。

  互联互通融合发展

  “当列车经过福田站四五分钟以后,内地的手机信号会变成香港信号,手机上网也会另外计费。”在广深港高铁上,广九客运段高铁动一车队列车长滕文恒每次值乘,都会特意广播提醒旅客。

  大湾区基础设施融合互通,已有长足进步。在跨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并实现珠澳口岸“合作查验、一次放行”,广深港高铁全线通车并实现西九龙站“一地两检”。

  粤港澳投资贸易自由化也有突破。目前,湾区内地各城市对港澳服务业开放部门达到153个,涉及世贸组织服务贸易160个类别中的95.6%。

  着眼于促进大湾区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广东加强三地在法律服务、金融、医疗等领域的规则对接,优化大湾区内地城市在市场准入、产权保护、法制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安排,推动粤港澳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澳门日报社代总编辑崔志涛表示,无论是讲好湾区故事,还是促成湾区融合,媒体都大有作为。通过舆论平台作用,为大湾区建设、制度创新作理论探索,坦率交流,让磨合达至融合。

  共建国际一流湾区

  自2017年7月1日《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以来,大湾区在“融合”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目前,大湾区各方已建立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广东成立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等6个专项小组,强化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统筹协调;粤港澳三地推进大湾区建设协调机制也在加快推进。

  今年2月颁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是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确保贯彻落实,广东提出“三步走”:到2020年,大湾区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在规则相互衔接和资源要素便捷有序流动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到2022年,大湾区基本形成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到2035年,大湾区全面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刘红兵表示,粤港澳三地媒体联系密切,往来频繁,成为推动和促进粤港澳经贸文化合作的重要纽带,希望进一步加强与港澳同行的合作,全方位多层次展示大湾区建设的生动实践与创新成果,与粤港澳同行一起在三地间搭建连心桥。

责任编辑: 修己
相关阅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