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财经>创业之路> 正文

新疆克拉玛依石油城 热血澎湃的“沙漠美人”

  克拉玛依油泡雕塑群
  本报记者 李亚楠摄

  独山子石油工人俱乐部旧址,现为独山子展览馆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办公旧址
  中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供图

  101窑洞房原貌
  本报记者 李亚楠摄

  101窑洞房内景
  本报记者 李亚楠摄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的克拉玛依油田是新中国成立后发现的第一个大油田。建立在沙漠中的克拉玛依石油城,保存有多处工业遗产,见证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历程

  

  “最荒凉的地方,却有最大的能量,最深的地层,喷涌最宝贵的溶液,最沉默的战士,有最坚强的心,克拉玛依,是沙漠的美人。”诗人艾青的《克拉玛依》,深情歌咏了新疆沙漠中这座由热血和汗水铸就的石油城。

  克拉玛依,在维吾尔语中意为“黑油”。1955年,准噶尔盆地发现了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命名为克拉玛依油田。1958年,依托于石油工业的克拉玛依市建立。如今,克拉玛依已成为中国乃至欧亚大陆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克一号井、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办公旧址、101窑洞房……这些工业遗存诉说着过往的峥嵘岁月。

  克一号井

  出油那天,井场上沸腾了

  盛夏的烈日下,一片半球形不锈钢雕塑群闪着耀眼的光芒。它们高的有十几米,矮的不到1米,造型好似汩汩涌出的油泡。这是克拉玛依油田标志性的景观,以黑油山油池常年自溢的油泡为原型,矗立在克一号井采油树上方,象征着克拉玛依油田诞生于此。

  95岁高龄的张福善老人每年都要来这里看看。回忆起当年的故事,老人忍不住落泪。

  1955年3月,张福善带着6名工人到黑油山南侧安装一号井井架,为开采石油做准备。“你问我当时这里啥样子?一句话,就是啥也没有!”没有路,只能从长满梭梭柴的戈壁上穿过去。白天一刮就是12级大风,经常把人刮得晕头转向。晚上野兽嗷嗷叫,好在没有伤人。沙地里挖个大坑,上面盖些梭梭柴,就是住的“地窝子”。“每天吃雪水泡馕,菜什么的想都没法想。”

  在这样的蛮荒之地,立起了井架,钻出了油井。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一号井喷出原油,标志着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诞生。“井场上沸腾起来了。有的高喊,有的跳跃,有的舞蹈,有的大笑。”张福善回忆道。

  60多年过去,克拉玛依相继发现30多个油气田,累计生产原油超过3亿吨。听年轻人说起油田的发展,张福善简直不敢相信。“他们说现在是‘数字化油田’。点一下鼠标,千里之外的油气田就在眼前,人在办公室就知道下一步做什么,这不就是‘千里眼’‘顺风耳’吗?”

  今天的克拉玛依,已成为一座繁华美丽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克一号井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证着克拉玛依续写更多的精彩。

  独山子矿区

  新疆石油工业,从这里起步

  在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有一栋别致的黄色建筑,是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独山子石油工人俱乐部旧址,现已改造成独山子展览馆。馆中藏有200件具有历史价值的实物和800多张历史照片、300多份文件文献等,记录了独山子自石油矿藏发现以来120多年的发展历程。

  早在19世纪末,独山子就开始开采石油。1936年,中苏合办独山子炼油厂,在独山子逐渐形成石油工人聚居的矿区。1950年,新中国石油工业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在独山子成立。1951年1月,公司设立科学研究总化验室,年初开始生产建设,大批苏联专家和技术工人来到独山子油矿,钻采炼设备也陆续到达。

  “当时,各钻井队队长、技师、钻井员、主任钻工等关键技术技能岗位都由苏联人担任,采集员、场地工等操作性岗位由中国人担任。为了尽快掌握技术,所有中方工作人员都必须在日常工作之外做两件事——学俄语、学技术。”当年负责翻译工作的骆崇禄,如今已满头白发,谈起中苏合作的这段历史,他仍印象深刻。

  1951年来到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的7位“北洋学子”,都是从顶岗工人做起,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后来成为克拉玛依和兄弟油田的骨干人物。到1954年底,公司已有4686名工人和836名干部,为此后新疆乃至全国的石油工业发展储备了力量。

  在恢复和发展独山子油矿生产的同时,公司派出几十支地质勘探队伍、钻井队伍奔赴天山南北,寻找新的石油资源。对准噶尔盆地广大地区的详查、勘探取得了宝贵的地质资料,揭开了克拉玛依油田神秘的面纱,也为此后几十年的地质勘探奠定了基础。

  1955年,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的苏联股份全部移交中国。慢慢起步的中国石油工业,逐渐走向自力更生。

  如今,独山子区保留着石油工人俱乐部、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办公旧址、独山子职工子弟学校等苏式风格的历史建筑,构成独具特色的工业文化景观。

  101窑洞房

  白碱滩上,洒下无数汗水

  在白碱滩区与克拉玛依区的连接处,有一片始建于1964年的窑洞群,称为101窑洞房。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透过这几座窑洞,望见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建设者们在新疆大地上艰苦创业的身影。

  1964年,克拉玛依油田采油二厂100名工人投入一东区生产开发,建成101注水站,并成立101综合采油队。“那时候这里的风特别大,住的帐篷经常被大风刮走。职工们提出‘三人工作两人干,抽出一人搞房建’,在工作之余打土坯自建窑洞房。”采油二厂企业文化科干事李华告诉记者,打土坯是个力气活,先要将黄泥泡水、拌匀,然后用力摔进一个方形木质模子,再将泥块倒在事先铺平的场地上。打土坯时都是赤脚、光背,烈日炎炎,地表温度超过40摄氏度,每个人背上都晒脱了皮,脚底都磨起了泡。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仅用了一个月时间,30名职工家属便建起了5栋窑洞房,其中1栋为办公室,4栋为宿舍。每个宿舍有2间房,外间是厨房兼储藏室,有炉子和火墙,冬天可以取暖,里间是办公室兼卧室。职工们平时就在宿舍里工作、学习、生活。

  1972年,采油队全部搬至现采油二厂厂部,101窑洞房空置下来。2013年,为保护原貌、再现历史,对20间窑洞进行了修复加固。

  101窑洞房是克拉玛依目前唯一一处保存完好的油田开发初期职工的原始居所,建筑面积8886平方米,内有藏品298件。窑洞里还原了当年的场景:简陋的书桌上放着书本、闹钟、搪瓷杯等,墙角搁着一排蒙尘的五金工具,墙上贴着报纸、奖状,挂着流动红旗、会议记录本等,让人仿佛走进了克拉玛依第一代石油人艰苦朴素、埋头实干的生活。

责任编辑: 修己
相关阅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