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财经>创业之路> 正文

一位年轻养蜂人的“甜蜜事业”

汽车在蜿蜒的山路上前行,道路两旁的沟壑黄土映入眼帘,车窗外树影不断掠过,景致不停变换,记者脑海中的问题却没变:即将采访的这位90后,为什么辛辛苦苦考上大学,又要返回老家?为什么要舍弃自己的艺术梦,选择了养蜂这个看起来有些“刺激”的行业?

  见到陈泽恩,标准的国字脸上,写着与年龄不太相称的深沉,似乎让人明白了他的选择。

  走出大山又走回来

  陈泽恩家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孟塬乡小石沟村。母亲早逝,他自小随父亲生活,家里经济条件差,父亲打零工供他念书。“高二时,父亲在煤矿干活右臂受伤,再干不动重活累活。”

  山里娃早当家。16岁的陈泽恩,暑假里揣着100元钱,跑到宁北的一个工业园区打工。到了工地,工头嫌他太年轻,但看了他的两只手,把他留下了。“村里娃长干活,手上都是老茧,人家一看就知道我不怕苦。”

  一天下来挣30块钱,陈泽恩一干就是半年,但心中的大学梦始终没有放弃。落下的课,发狠补,高三复读一年后,他终于考入重庆三峡学院美术专业,成了家族里第一个走出来的大学生。

  大二时,和同学的一次聊天让他嗅出了商机。“同学家里一年能产好几吨蜂蜜,挣几十万呢!”陈泽恩说,家里也养土蜂,可就能产几斤,“我要沉下心来,学学如何养蜂。”自那以后,学校附近的蜂场里时常会看到他虚心求教的身影。

  大学毕业时,带着清晰的自我发展规划,陈泽恩回到生他养他的家乡——彭阳县的小石沟村,开始了他的“甜蜜事业”。

  陈泽恩养的蜂,是中华蜜蜂,又叫中蜂。说起蜜蜂养殖,年轻的他立刻显出成熟和老到。他打开蜂箱,密密麻麻的土蜂赫然出现在眼前。他说,土蜂嗅觉灵敏,出巢早、归巢迟,每日外出采集的时间长,并且善于利用零星蜜源,非常适合山区定点养殖。酿成的蜜营养更丰富,加上产量较低,土蜂蜜的价格也相对更高一些。

  近年来,彭阳县生态建设效果显现,森林覆盖率达到26.7%,百花齐放山谷之间,树木郁郁葱葱,为发展土蜂养殖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不知道多少个日夜守着蜂箱,陈泽恩练出了火眼金睛,不用开箱就能知道蜂箱里蜜蜂的情况,有没有问题一眼便知。如今,陈泽恩的养蜂规模已经扩大到近300箱,年产蜂蜜超两吨,年收入50多万元。眼看着陈泽恩的事业一步步发展,曾经背后嘀咕的村民也纷纷竖起了大拇指——“这个大学生就是不一般!”

  和乡亲们分享致富经

  怀着对小石沟村的感情,陈泽恩将自己的致富经与乡亲们分享,带动村里的贫困户一起发展养蜂产业。

  一箱土蜂成本750元,政府给补贴600元,资金的困难一下就小了一大半。回忆起带领乡亲们一起发展养蜂产业的往事,陈泽恩说:“开始时,村里好多人怕被蜜蜂蜇,有的还说这养蜂赚来的钱是‘飞财’,容易来也容易走。一年多下来,看到收益不错,乡亲们的积极性一下就上来了。我给乡亲们说,想把蜂养好,必须懂技术,我提供蜂种,也提供技术。”

  如今,陈泽恩已成为全市致富带头人。仅在孟塬乡,养殖中华蜂的农户就达450多户,蜜蜂4500箱,每户平均增收能有上万元。通过“基地+合作社+协会+农户”的产业链模式,他为乡亲们定期举办养蜂技术培训班,上门为乡亲们做技术指导,手把手传授养蜂技术。建立中蜂养殖技术交流的微信群,为父老乡亲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及时解决他们在养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几年的发展,陈泽恩不仅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荣获了“全市优秀致富带头人”、“全市优秀蜂农”、彭阳县“创业之星”等荣誉。

  5月的西海固,暮春的风轻抚着山谷间的生灵,傍晚时分,蜜蜂采蜜而归,喝一口陈泽恩自酿的蜂蜜酒,清凉爽口,那甜味一直沁入心脾。“搞深加工,做护肤品,发展旅游产业……”陈泽恩给自己的未来规划了很多蓝图,他的“甜蜜事业”还在继续。

责任编辑: 修己
相关阅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