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财经>财经新闻> 正文

深圳南山:双区利好叠加,打造“中国硅谷”核心区

创新湾区,南山先行。一年一度的高交会即将来临,创新驱动发展已成全球共识。作为深圳科技创新“重镇”的南山区,将继续展示独领风骚的科创优势。如今,南山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3579家,同比增长21.7%。预计2019年底还将增加超过400家,重点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双区叠加”的历史性机遇必将为深圳及南山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经济总量突破5000亿元的南山区已是中国百强区之首,也是深圳的创新高地,未来也必将在科技创新领域持续发力,一骑绝尘,谋求核心引擎升级,成为中国硅谷“核心区”驶向世界级湾区。

图片8.png

深圳最牛街道办: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共同“发力”

被称为深圳最牛街道办的南山区粤海街道,不到15平方公里的面积容纳众多知名科技公司。2018年,深圳南山区GDP达到5018亿元,其中粤海街道创造不少于2509亿元的GDP,占南山区的半壁江山。截至2019年6月,南山区有156家上市公司,超过半数在粤海,南山区培育的14家独角兽企业中,9家在粤海。

粤海街道办见证深圳40年来的发展变迁,从罗湖区的国贸大厦,到福田区的华强北,再到如今的南山区的粤海街道办。深圳的产业转型升级从南山区开始。

自深圳90年代在南山区粤海街道办创建科技园开始,这里便承载着产业转型的重任,从“三来一补”转型至“高新技术产业”。90年代在此创建的华为和腾讯,当初不起眼的两家公司日后腾飞成深圳高科技企业的“翘楚”。

从全球城市发展功能看,国际著名的典范城市城市在CBD区域均呈现出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和创业生态三大要素叠加发展的特征。

图片9.png

科技创新是驱动深圳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马达”。作为深圳科技创新发源地的南山区,粤海街道办的“神话”也源于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共同发力。

在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一路高歌猛进中,从90年代在南山区创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开始,政府的引导一直发挥作用。科技园的发展最初靠政府推动。早期,深圳市政府投入几十亿在科技园招商引资,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当时,飞利浦、微软、三星等外企以及华为、中兴、长城等公司依次落户。有数据统计,园区成立三年后,高新产品产值迅速增加,是建区之初的4.7倍,占全市的36%。

而科技园所在的粤海街道在10多年内,相继成立软件园、国家IC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多个孵化器。科技园的氛围逐渐浓厚,把原本散落在其他区的高新技术公司都汇聚于此。腾讯大厦、大族科技中心、金证科技大厦等写字楼在粤海街道相继拔地而起。粤海也开始孵化出一大批土生土长的科技创业公司,比如大疆、柔宇、腾讯云、菜鸟网络等,都成为了独角兽。

尊重市场规律:政府创设好环境和服务

“政府能做的事情有很多,包括科技创新扶持、拓展产业空间、创新生态环境等。”南山区科创局介绍,高科技产业在南山的蓬勃兴盛主要是市场的结果,但政府也在为企业及产业发展创设更好的生态环境和营商环境。

南山区携手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四所高校驻深研究院共建学府军民融合产业园,重点引进和培育四所高校研究院自主科研成果项目、快响小组培育孵化项目、民间创新创业项目等。

在寸土寸金的深圳,南山区为高科技产业却是大手笔支持。包括做好南山“智”系列的空间拓展及产业规划,预计到年底前,智园三期崇文园区可提供23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重点用于布局人工智能、互联网、高校及科研机构和旧改片区的重点项目等;智园二期可提供22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规划布局生物与生命健康、军民融合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产业。

图片10.png

另外,加快推进南山智城的建设、设计,预计五年内可提供约10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重点用于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等。

拓展产业空间同时也是布局产业,用有限的土地和资源去战略性选择新兴产业、朝阳产业。深圳用40年时间,摸索了一条产业升级的路径。南山区培育的14家独角兽企业中,有9家在粤海。

在专家看来,科技企业能够集聚南山是市场行为,背后有多种原因,区政府主要做的是尊重市场规律,很少干扰企业发展。

深圳的科技创新始终以企业为主体。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就认为,深圳坚持创新需求主要由企业提出,创新活动主要由企业组织,创新成果主要在企业转化,依靠市场经济和自主创新走出一条企业内生研发力量的创新发展之路。2018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超100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4.2%)居全球前列,与韩国、以色列相当,其中企业投入占95%。

区域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是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的“源动力”。南山区去年国内专利申请量6万余件,占全市26.6%,发明专利申请量3万余件,占全市45%。PCT国际专利申请量7055件,占全市39%,全国12.8%。两位科学家包揽深圳市科学技术“市长奖”。

图片11.png

打造“两链一环”: 全力构筑创新高地

在深圳第一个40年高速发展中,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抢得先机,迎来第一个黄金发展时期,成为深圳强大经济“后盾”之一。

最新成绩显示,南山区打造“两链一环”,全力构筑创新高地的典型经验近日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南山区还被确定为以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典型,由省委办公厅进行专题调研,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上报中央财经委员会。

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蔚然成势背后是南山区产业的战略布局、创新的步步谋划。

南山区打造的“两链一环”,一是“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创新层级链,二是“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创新形态链,整合优质创新生态之“环”,创新驱动发展成绩优异。腾讯、创维、研祥等11家企业入选2018中国企业500强,其中9家为高科技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3500家,国内外上市企业148家。

南山区科创局介绍,以打造“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链为例,南山区加强对原始创新的引进和培育,夯实创新根基。一是引进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是我国第一所设于园区内的高端院校,由两院院士和发达国家院士等世界顶尖学者组建实验室,重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科学研究和产学研合作,成立以来已实现重要学术成果近30项。

另外,瞄准国际前沿,引进中村修二激光照明研究院等诺奖科学家实验室,支持建设鹏城实验室等高端创新平台,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公共创新设计平台,出台集成电路产业专项扶持资金,发展本土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解决芯片设计“卡脖子”困境。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市场决定性作用,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机融合。”南山区科创局介绍,还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目前区内90%的科技型企业设立了研发机构,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5%,上市企业中90%为高科技企业。

截至目前,南山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3579家,上市企业就有148家,腾讯、恒大入选世界500强,9家企业入选中国500强,新增国高企业639家。

图片12.png

补足基础研发短板:打造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核心区

创新引领产业,科创利箭在发,已稳踞“科创高地”的南山区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两大抓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成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核心区。

站在时代的风口,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国家战略前,“双区”利好叠加必将给南山区的科技创新带来历史性的机遇,为南山区迈入世界级创新型中心城区加足马力,如虎添翼。这也意味着南山区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在粤海街道辖区,目前有900多家高新企业,覆盖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新能源与节能、新材料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硬科技”居多,尤其以集成电路产业(即芯片,缩写IC)为典型。

深圳IC产业发展,从一开始就走了一条有别于其他地方的路径。北京的优势是有众多高校、科研院所,长三角一带因为“909”工程和地方政府的投入,产业链也相对完善。而民营企业聚集、科研基础薄弱、高校少的深圳,选择了更为务实的发展路线。

深圳很多科技型企业技术门槛并不高,研发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并非基础原创。科技园乃至深圳的基础研究仍然是短板。地处粤海街道的深圳大学和虚拟大学园虽然正在加强基础研发,但仍然以应用型研究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居多。

在南山,90%以上的研发机构、人员都在企业,90%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中,民营企业同样是创新主体。

图片13.png

在深圳市人大有关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研发报告中,也指出深圳在基础研究领域长期处在薄弱的局面,特别是深圳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比重不仅低于北京上海,还低于全国水平,国家级创新载体数量、获国家资助的基础科研项目都较少。

南山区作为深圳科技创新的“主阵地”,也在补足短板。7家广东省实验室中,有2家落户南山,鹏城实验室着力突破网络空间领域重大核心基础理论问题,引领未来学术发展方向,在网络空间领域形成技术突袭能力,培养顶尖科学精英,培育未来万亿级新兴产业;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广东省实验室由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牵头建设,已于11月中旬正式挂牌。 

图片14.png

在持续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深圳正在从以技术创新见长向注重基础研究转型。吴思康也提到,近年来,在市级科研资金结构中,基础研究资金大约占科技研发资金比重的30%-40%。深圳专门设立了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加大基础研究力度,确保基础研究投入比重。

南山区也在优化区域创新环境,鹏城实验室落户南山,ARM中国签约落户,空客(中国)创新中心投入运营,联手商汤科技发布人工智能教育平台,布局国家级众创空间达54家,占全市60%。

鹏城实验室是省市重点打造的“国家实验室预备队”。目前,鹏城实验室已经入驻万科云城8B栋,并形成了3位院士战略领军、5个研究中心、7个重点项目团队和11个院士工作室的基本格局。

这些都传递出南山对科创升级的渴望,寻求产业发展的源头创新“引擎”。

打造西丽国际科教城:科创“新动力”成就中国硅谷“核心区”

图片15.png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湾区要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深圳要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而当前迫切需要的是进一步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向高端迈进。

南山区要对标国际,要奋力迈进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就必须成为中国硅谷的核心区。

在深圳的创新版图上,提出依托这三个重点片区,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北面规划建设21平方公里的光明科学城,布局一批前沿领域的大科学装置;南面规划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推动深港科创合作;中间则是西丽湖国际科教城。

深圳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的目标是紧盯基础研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源头创新引擎。该片区科研资源富集,结合南山蓬勃的产业创新活力,将为深圳乃至大湾区的科创提供更多“源头活水”。

“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高端人才集中,产业化优势明显。”南山区科创区介绍,同时,西丽湖片区是闹市中的净土、深圳的桃花源,放眼全国范围都是中心城区中自然环境最好的片区之一。

图片16.png

整个区域科技资源集聚,基础教育优势明显,布局了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西丽校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3所包含本科教育的高等院校,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等国内顶级高等院校以及全国最好专科学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另外,这一区域科研基础雄厚,布局了鹏城实验室、国家超算深圳中心等科研平台和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等创新机构,拥有368个国家、省、市级创新载体。

交通也极为便利,空间释放潜力大。可以说,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是支撑南山区乃至深圳市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片区,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支撑。

图片17.png

如今,南山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3579家,同比增长21.7%。预计2019年底还将增加超过400家,重点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提及重点产业的发展势头,南山区科创局是如数家珍:5G产业势头迅猛、人工智能产业取得可喜成绩、互联网产业百花齐放、无人驾驶科技成果取得新进展、集成电路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效等。

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例, 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腾讯入选中国人工智能商业落地20大巨头,金证股份、中兴通讯、中国长城等入选商业落地成熟企业60强,优必选等入选商业落地初创企业100强;此外,腾讯安全天御“业务安全大脑”斩获“2019世界人工智能产业安全十大创新实践”奖项。

截至目前,南山已完成点猫科技、全局照明、昂士特科技、汉盛汇融再生医学科技、哈深智材、中船重工、新邦威、中成卫星、煜炜光学、贝尔科教等企业落地南山,并正协调对接华讯方舟总部落户南山;引进5家创新性企业及创业团队,以及136家军民融合企业落户南山,为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

“双区叠加”的历史性机遇将为南山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未来也必将在科技创新领域持续发力,成为中国硅谷“核心区”驶向世界级湾区。

图片18.png

责任编辑: 文豪
相关阅读
关键词: